佛教的三皈依受五戒是指那五戒?

 我来答
G瀹竌y鏄熲瓙
2019-06-04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2.1万
展开全部

佛教中的五戒指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1)不杀生戒:大乘佛教以慈悲心为主体,慈悲就是有恻隐众生之心,不忍伤害一切众生,我们学佛法应该与上师一样有同等的慈悲心。

(2)不偷盗戒:凡是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财物,纵然仅是一丝一毫,绝对不随便去拿取,应该从事各种正当的事业,凭着我们血汗有劳而获所换取的代价,才是正当的。要是不劳而获,和偷盗的行为并没有差别。

(3)不邪淫戒: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涉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4)不妄语戒:也就是守口业。既然是佛教徒,我们就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一个人言谈,关系一生的信誉,所以我们与人相处,要以诚信为基础,说话必须心口一致。让人家相信我们,而且要多赞叹人家,鼓励人家。

(5)不饮酒戒: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往往还会导致生命的危险。由于饮酒而导致的犯罪很多,如酒后驾车而出事故,酒后无德而打架斗殴等现象屡见不鲜都是由于饮酒而造成的。

扩展资料:

不仅仅佛教有五戒,道教也有五戒,即老君五戒,托称太上老君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道教规定,篆生弟子受三戒后,再受五戒,五戒与三戒为八戒

(1)不杀生:古圣云:"天有好生之德",禽兽,昆虫,草木,非万物至灵,但有上天赐予的生命,与人一样具备"好生恶死"本能,临死之时,一样有求生的目光,一样会发出渴望的声音,甚至落下伤心的眼泪,为最后的生命而挣扎。此外,还有一种无形的杀生:口出恶语。

(2)不荤酒:适量饮酒,有调气血、身心等养生功效,但长期嗜酒,会使人失去理智,口出恶语,身行恶事,遂至形骸颠倒,礼法丧失,甚至致病构祸。因嗜酒而给自身、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

(3)不妄语:人生在世,每天都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谈话,与人交谈应当诚恳,说真实话,不可谎言欺人,谎言欺人便是欺己。与人交谈更不能指鹿为马,不知说知,见说未见。

(4)不偷盗:偷盗是索取不属于自己的钱物。骗、诈、抢劫,以及赌博、贪污等等,无不在偷盗之列。

(5)不淫邪:邪淫就是夫妻以外的淫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戒

零上尘C
高粉答主

2019-06-05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2.6万
展开全部

佛教的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的受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出家为不淫戒)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此五戒是由十善所摄缩,其内容的意思,无多大差别。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为,而十善是兼明心的动念而已。因此可以说,开五戒第四的不妄语为: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的四戒;开第五不饮酒戒为:不贪、不嗔、不痴。

五戒展开来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便是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

扩展资料

佛陀制定五戒的原因:

五戒本来是做人的根本,不论佛陀制定与否,五戒中的杀、盗、淫、妄这四条戒,是人都会知道它是罪恶的,既是在没有佛法的地方也会有人懂得要守持五戒。佛说有一种所谓自通之法,既是:

1、不杀生:应作如是观想:我们不希望被人断掉己命,就不应该断别人的命;我们想要别人的命,那我们的性命就难保了。你、我不互相杀害,大家就可以相安无事。

2、不偷盗:我们的财物不希望被别人偷,那我们也不应该偷别人的财物。

3、不邪淫:哪个男人希望自己的太太红杏出墙,给自己戴绿帽?哪个女人希望自己的丈夫在外搞婚外情?相信是人都不希望此种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我们也不要破坏别人的家庭。

4、不妄语:我们不希望被别人欺骗,所以我们也不应该欺骗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皈五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冰箱里的可乐8
高粉答主

2019-06-04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457
展开全部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

“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础。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

一、不杀生戒

大乘佛教以慈悲心为主体,慈悲就是有恻隐众生之心,不忍伤害一切众生,我们学佛法应该与上师一样有同等的慈悲心。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要知刀兵大劫,皆是人类累劫以来杀生无数所造成的共业所致。慈受禅师云:“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所以社会秩序的维持,人类生存的保障,全靠大家能够共同遵守“不杀生”,因此,“不杀生”不但是佛教第一条的戒律,同时也成为国家重要的法律了。

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性智。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可成佛道。 释尊 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九有之属皆包括在内。

因此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旁生鸟雀虫蚁等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杀害,并戒杀因、杀缘;如渔猎者为直接杀害,而贩卖猎具鱼网者亦为间接的助杀。

二、不偷盗戒

如《大智度论》卷十三有云:

偷盗有十罪:

“一者物主常嗔,

二者重疑,

三者非行时不筹量,

四者朋党恶人,远离贤善,

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于官,

七者财物没入,

八者种贫穷业因缘,

九者死入地狱,

十者若出为人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由此可知,偷盗的果报如此惨酷,岂能不怵然警醒!佛法与世法,为什么把偷盗一事看得这样重要?因为人的本性,由无始无明,有贪的的习惯,对于金银珠宝财物,都是极为重爱的。

佛经说:“不与而取谓之盗。”擅自把人家的财物占为己有,就是盗了。说到钱财,有谁不喜爱?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是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财物,纵然仅是一丝一毫,绝对不随便去拿取,应该从事各种正当的事业,凭着我们血汗有劳而获所换取的代价,才是正当的。

要是不劳而获,和偷盗的行为并没有差别。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

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盗。

三、不邪淫戒

大乘佛教四众弟子,有出家众在家众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涉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四、不妄语戒

也就是守口业。既然是佛教徒,我们就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一个人言谈,关系一生的信誉,所以我们与人相处,要以诚信为基础,说话必须心口一致。让人家相信我们,而且要多赞叹人家,鼓励人家。如果一人老是爱撒谎,没有信用,那么谁还会相信他?因此不得不慎防重口业。

中国古人说:“言而有信,童叟无欺。”也就是这个道理,佛教的妄语戒除了有其特定的意义外,更重视以诚实为人的道理。

五、不饮酒戒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往往还会导致生命的危险。由于饮酒而导致的犯罪很多,如酒后驾车而出事故,酒后无德而打架斗殴等现象屡见不鲜都是由于饮酒而造成的。

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

饮酒虽然不是犯罪,但是容易使人去犯罪,在佛经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位五戒的信士,一向持戒很清净,有一天从外面回家,因为他很渴,见有一碗酒放在桌上他以为是水,一口喝下了肚,才知是酒,但他仍然是把一碗酒喝光了,由于酒精的刺激,使他失去理智的控制,

看有一只鸡从隔壁走过他家,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便把鸡偷来杀了,作了下酒菜,由此而犯了盗、杀二戒。邻居太太不见了鸡,便来问他,他见邻居太太长得极美,起了欲念的淫心,在冲动之下把她强暴了,事后别人问他,他都说没作,

这样又犯了淫、妄二戒,他喝了一碗酒,竟然连犯了五戒,由此可见酒的罪恶,可谓大矣!所以佛陀才制不饮酒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大自在音悦
推荐于2017-10-07 · TA获得超过328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4.8万
展开全部
五戒分别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础。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30
展开全部
三皈依指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