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仗荷倏

 我来答
夜璇宸
高粉答主

2019-04-22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9万
展开全部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一、原文:春秋  孔子与其弟子 《论语·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二、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说是老师 ?”说完,便丢下杖开始锄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出门了。

子路说:“不做官则丢失君臣之义。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我早就知道了。”

扩展资料

一、评析

本章中的隐士,不是不明事理的,起先因为对孔子的不理解才对子路不理睬。子路的恭敬礼让,使他认可了子路的贤德。留下子路住宿在家,并且用鸡肉和黄米饭招待子路,显示出这位隐士的真诚。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与子路相见,显示出他的亲密友好和知礼。

这样的人,即使不是君子,也距离君子的标准不远。然而,当子路奉孔子之命返回来拜见这位隐士的时候,他却不在。因此,子路把君臣大义说明出来,是要隐士的家人转告给这位隐士,也是在告诉天下君子。后世君子不可对此无动于衷。

二、人物介绍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瀛洲烟雨
2019-04-20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瀛洲烟雨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79783 获赞数:1153734
本人热爱数学,在校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愿利用课余时间,诚心诚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翻译为: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出自《论语·微子篇》节选:”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译文: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扩展资料

《论语·微子篇》共十一章,主要内容记叙了孔子济世救国的志向和行为。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仁义主张,虽不得其志,且处境极为狼狈,但他仍矢志不移,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地为“仁”而汲汲奔走。然而,这些行为并不被人理解甚至还要受到嘲讽。

《论语》的后世影响:

1、《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2、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3、《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4、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微子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金牛咲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12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6万
展开全部

翻译为: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出自《论语·微子篇》,原文为: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扩展资料

《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三言两语,少数几章也只记了谈话时的场景。此文却写了一个具有一定情节的小故事,有时间的推移,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有几个相关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上述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如丈人的语带讽刺的话,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出他的态度倨傲,对孔子等不参加生产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的不满。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

孔子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的感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却给予严厉的批评,同时表达了孔子自己“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处世的态度。

这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并成为彼此思想矛盾的根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微子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04
展开全部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上一个老人,用拐杖扛着耘田的工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