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在管理方式,产品,性质,各自特点?各自企业代表?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军事工业发展的特点
1.以国防军事需要为动力,积极开拓军工生产。
2.注意利用国外技术设备,重视培养本国人才。
3.国家政权的支持。创办军事工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在清政府中身居要职,他们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从财力、经济政策和组织制度等方面支持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
4.缺乏资本的人格化。在一般资泳主义企业里.,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推动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化和资本增殖的重要力量。而在近代军事工业中,恰恰缺少这种力量。
军事企业性质 : 带有近代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工业企业
民用企业性质 : 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
民用企业
洋务派兴起办民用企业的热潮,从当时的客观条件来看,实际上是地主阶级企图改变某些封建生产方式的改良运动。这种改良运动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抵抗不住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吞和欺压的,它只有借助于政权的力量才能求得生存。民用企业就是从封建主义经济中脱胎出来的、借助于政权力量的资本主义,它在与外国资本的抗争中发挥了民族资本主义所不可能发挥的作用。许多民族资本企业就是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招牌下幸存下来的,所以它对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其一定的作用。
洋务运动为什么先发展军事工业,后发展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表面上发展的军事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洋务运动的前期的口号是“自强”,这说明了当时的人们迫切想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的愿望,但发展军事不能是没有资金支持的,当时的清政府经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断地向外国列强赔款,财政已经是极度的紧张,而发展军事工业的初期又难以避免的要从西方的发达国家进口先进武器来增加国防实力,而这又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的,当时的清政府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随即又打出“求富”的口号,兴办工业来支持军事的发展。
民用企业,军事企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政府新设立的外交机构。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
并入京师大学堂)。
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第二年又在广州设立一个“广方言馆”。“广方言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军火机器总局(后改名为北洋机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
1875年,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78年,在兰州建立兰州织呢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
1880年,在上海建立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同年,在天津设立京师学堂,购置军舰;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2年,建立旅顺军港。
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在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1.以国防军事需要为动力,积极开拓军工生产。
2.注意利用国外技术设备,重视培养本国人才。
3.国家政权的支持。创办军事工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在清政府中身居要职,他们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从财力、经济政策和组织制度等方面支持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
4.缺乏资本的人格化。在一般资泳主义企业里.,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推动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化和资本增殖的重要力量。而在近代军事工业中,恰恰缺少这种力量。
军事企业性质 : 带有近代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工业企业
民用企业性质 : 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
民用企业
洋务派兴起办民用企业的热潮,从当时的客观条件来看,实际上是地主阶级企图改变某些封建生产方式的改良运动。这种改良运动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抵抗不住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吞和欺压的,它只有借助于政权的力量才能求得生存。民用企业就是从封建主义经济中脱胎出来的、借助于政权力量的资本主义,它在与外国资本的抗争中发挥了民族资本主义所不可能发挥的作用。许多民族资本企业就是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招牌下幸存下来的,所以它对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其一定的作用。
洋务运动为什么先发展军事工业,后发展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表面上发展的军事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洋务运动的前期的口号是“自强”,这说明了当时的人们迫切想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的愿望,但发展军事不能是没有资金支持的,当时的清政府经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断地向外国列强赔款,财政已经是极度的紧张,而发展军事工业的初期又难以避免的要从西方的发达国家进口先进武器来增加国防实力,而这又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的,当时的清政府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随即又打出“求富”的口号,兴办工业来支持军事的发展。
民用企业,军事企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政府新设立的外交机构。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
并入京师大学堂)。
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第二年又在广州设立一个“广方言馆”。“广方言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军火机器总局(后改名为北洋机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
1875年,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78年,在兰州建立兰州织呢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
1880年,在上海建立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同年,在天津设立京师学堂,购置军舰;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2年,建立旅顺军港。
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在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