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中的通假字及意思?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8-24
展开全部
在第一部诗歌总集里,弥散着草叶的清味,这是大地的气息,一股最纯粹的气息,那是薇菜、葛藤、苹草、蘩叶、荇菜等散出的气息。人们不停地采摘,“采采卷耳”“采采芣苢”“采蘩祁祁”,采摘着生活的资料,既辛苦又快乐。“采采芣苢”,芣苢又名车前子,可食用也可入药。先是“有之”,意为采到了。继之是“掇之”、“捋之”、“袺之”、“襭之”:用手指摘取,多了再用手握着摘取,手里握不下了,提着衣襟兜,衣襟沉了下坠,再将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人们满怀里都是芣苢草,都是植物的芬芳,就像拾麦穗的人,满衣襟都是麦草的甜香。这是一个纯粹劳作的情景,更多时候,人们一边采摘,一边怀思。“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这个人在采摘卷耳,还没有采满顷筐,他在怨自己思念的人不回,终于没有心思采摘,他把顷筐放在大路边,翘首张望。“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也是一边采摘荇菜,一边思念意中人。还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些怀思都是劳作中的情思,不同于那种落寞无聊的相思,这种相思是有附着的。那些卷耳、荇菜、葛藤,被着上了爱情之色,爱情也因了这些草木而更显芬芳与活力。《诗经》中采摘的大都是生活资料,也有一部分用于祭祀,所以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采薇、采苓、采萧、采艾、采绿、采蘩……薇可食,葛可织,绿可染,蘩可养蚕,艾可入药,这些都是生活所需。萧有香气可供祭祀。而那些可食的菜叶,我想是不会有异香异味的,它们就像生活本身一样,纯然,淡然。《诗经》中的草叶大都没有状形,也少有着色和辨味。这是劳动中的歌咏,这些田间地头的草叶,是人们最熟悉的伙伴,因为熟悉,所以简略,简略到只有称呼。我们今天虽只能读到这些草叶的名称,但凭着想象,凭着大地对草叶的一路护爱,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不老的枝叶,嗅到那不变的气息。即便有些草叶已成为断代的记忆,我们无法再见,但嘴里涵泳着它们的名称,也觉得滋润,而且在几千年人们不断的吟诵中,一切都获得了永生。“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这里的采摘,已不为实用,只为爱情,这是《诗经.》里浪漫的采摘。荑是一种细嫩的茅草,估计没有香味,而女子从野外采来,把它送给自己的情郎。在情郎眼中,这普通的茅草也变得美而奇特,因为那是心上人送的。爱的信物非金非银,只是一根普通的茅草。以金银为信物,爱被价值丈量;以无价的茅草为信物,爱也无价。这是多么真挚而又朴素的表达,在我们眼中,因了这爱的寄寓,茅草也变得不俗而又浪漫。“芄兰之叶,童子佩韘。”韘是套在大拇指上钩弦的用具,戴韘标志成年,而这韘是用“芄兰之叶”编结佩带的。这种叫芄兰的植物,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有韧劲,不知是否有兰的香气,但一定有植物的清芬。而草编,这是能唤起今人尝试欲的小制作。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莺儿送给黛玉的一个手编柳条花篮,黛玉非常喜欢,这就是“妙造自然”的魅力吧。那“芄兰之支(枝)”、“芄兰之叶”编结的花型,我们不得而见,但也一定是妙手而为。下面是一幅绚烂的场景,香气氤氲,艳丽如霞。春天来了,“士与女方秉蕳兮”,溱沩河边游春的青年男女,手里都持着泽兰。这天是上巳节,他们都到水边祈福消灾来了,同时也揣着一个秘密,期待着一场邂逅。你可以想像这个场景的芬芳,有少男少女青春气息的芬芳,也有着满把满把泽兰的芬芳。在这氤氲的芬芳里,绽开的是一朵朵鲜丽,有被爱情皴染的笑脸的鲜丽,更有互赠的芍药花的鲜丽。青年男女欢聚后,“赠之以芍药”,以示结好。这首诗可以算是《诗经》中花草气息最浓的一首。这一枝枝草叶,如同夹在《诗经》里的一枚枚书签,一翻开,清新扑面。我翻到了“野有蔓草”和“有蒲与荷”,又嗅到了那草叶兼爱情的气息。“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个人见到了旷野里沾满了露水的蔓草,那清纯的景象,让他想起了曾经邂逅的一位美人。“清扬婉兮”,这是个让人怦然心动的词句。“清”是她清纯清爽的形象,虽出生在乡间,但决不土气;“婉”,美丽而又含蓄;一个“扬”字,是这个形象的提升,她绝对超越了美丽村姑的形象,扬有一种不俗高蹈的姿态,跟清露蔓草有气质上的相通。“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之如何?”这个男子也害相思病了,也是源于一次邂逅。那个美人怎样?看前面两句就可以想见了。那水泽边,生长着蒲草与荷花,多么自然,多么清雅。花面交相映,人走了,花成了感伤。《诗经》里歌咏爱情总少不了用这些纯美的花草起兴,爱情里也有了草叶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以着霜的蒹葭,写出了秋的深邃与清凉,也暗喻伊人的凝重与迢远。整首诗中没写伊人的形容,蒹葭既是背景,也是画面上喧宾夺主的形象。这一场爱的追寻,在蒹葭掩映中,似实似虚,扑朔迷离,所以蒹葭不只是起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那美艳盛放的桃花,渲染了一个妖娆喜庆的场面。这是《诗经》中最美艳的一篇,灼灼桃花写尽了新嫁娘的花面和心情。“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是劳作也无法赶走的思念,不停地采,不停地思。 “如三秋兮”、“如三岁兮”,思念越玩味越长,就像那绵绵葛藤。《诗经》的美是多方面的,但来自大地草叶的纯美,永远是一脉让人感到清爽的幽香。嗅之,能荡去你心头的燥热,这些草叶,能为心灵营造一方绿色的生态。《诗经》草叶是素朴的,不招摇,不显浪态,持重、宁静而本色。即便妖娆,也是“素以为绚兮”,是本色的妖娆,是以“素”为底子的绚丽,张扬而不失态。《诗经》是一片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开凿的园地,保留了原有的生态。因为着眼于有用,所以除了为数不多的花,其余大都是绿色的菜蔬和野草。这里不太耀眼,也缺少四溢的浓香,但这里清纯,富有生机,这里的草叶古朴而清扬。子曰: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我们是该多识一些草木在心中。
匿名用户
2013-08-24
展开全部
章通“彰”,突出显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4
展开全部
制荠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