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什么是“有我”?
在文艺作品中带入作者的感情,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说简单点,你在描写景物或者事情的时候,必然带有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作品传达了出来,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就是“有我”。
什么是诗词的“有我”?诗词的“有我”、“无我”之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经做过阐叙: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这话不难理解。“有我”,即是“以我观物”,诗人所写的情境都是诗人看到的东西,所以所代表的都是诗人本身的内心想法。比如我们看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之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我们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能感觉到杜甫的状态吗?他当时托庇于成都地方大员严武,衣食无忧,算是他颠沛流离一生中最安稳的时刻。人一旦没了生存压力,他也暂时不忧国忧民了。“黄四娘家花满蹊”,起句如此轻佻,你能想象得到他像个浪荡公子的状态吗?这些景色,这些“戏蝶”、“娇莺”的词汇组合出来的意象确切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
再看一首写春景的诗,袁枚的《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 ,碧桃花下感流年 。
残红尚有三千树 ,不及初开一朵鲜。
都是春天,都是花下,为何这首诗却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残红”、“不及”这些词汇的组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追悔不及的心情。
同样的景色,写出不一样的味道,这就是因为“有我”。
我这是随意找了两首诗,其实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大家肯定能找到更合适的。
如何在诗词中体现“有我”?
作为一个写诗的人,感情充沛、细腻简直就是必备条件。当你为景色和事情感动,觉得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写诗了。
那么这个时候,找准感动你自己的点,用最合适的词汇精准地表达出来。
如果自己都不能感动,肯定不能感动读者了。
你的感情准确无误地传达到了读者脑海里,并且打动了读者,你的诗词,就“有我”了。
其实,这个“有我”的“我”只是你心中的感情罢了。
什么是无我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以物观物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将作者本身物化,诗里面即便有描写诗人活动的句子,看起来却是不相关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有点类似于“上帝视角”,诗作里面的人物与我不再相干,他做了什么,传达了什么意境,都是物化的行为。这种视角有天生的超然感觉,我们在田园诗派,隐逸诗派以及僧道诗词常见这种境界。
最典型的就是陶渊明和王维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好像在看一幅画卷,诗人在南山东篱下悠然采菊,我们感受到的是整个画面带来的恬静,悠闲,而不是诗人这个人物本身的行为带来的情绪波动。
又如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为什么王维的诗给人一种空灵、冷寂的感觉?我们称他为诗佛,就是来源于读他的诗,会得到这种独特的超然物外的感受。这种超然物外,超越了已经物化的诗人自己。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里是谁在独坐,谁在弹琴,谁在长啸?可能是诗人,也更有可能不是诗人。整首诗就是一副挂在墙上的画,即便是诗人在弹琴复长啸,也只是这幅山水画中的一个人物而已。
这就是“以物观物”的写法,达到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效果。
无我,其实就是没有自己。
如何达到“无我”
诗词作为感情抒发的文艺作品,“有我”是很普遍的境界,诗词本身的好坏,包括其他文学作品,要感人至深,都需要感情进行传递,让读者产生通感而共鸣,这是一部好作品,一首好诗的基本条件。
所以说,“有我”相对来说是容易体现出来的,做不到“有我“,难说是好诗。
而要达到“无我之境”,则需要超然的心态,跳出自己营造的诗的意境,让自己高于自己的作品世界,从内心俯视自己。
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完全由读者自己来感受阅读当时的感觉,诗人本身形象只是一个道具,隐藏在这种“无我”之境下的感情更加含蓄、委婉,但是也就更加隽永。
这不光是写作手法的问题,更是心境问题。
所以王国维又说: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非诗词豪杰不能为之啊。
首先是原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说到底,是一种主体在进行审美观照时采取的心境选择的不同。
首先,“有我之境”—移情。
他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可以看到此时注重的是主体的情感,不论是创作主体还是鉴赏主体,情感因素都是很重的,花草鸟木都因为“我”的情感而有了“情感”。这种现象在文学上其实很多见,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就拿自身体验而说,心情好的时候,好像四周的景物都会变得不同。
再者是“无我之境”—审美的无功利,纯粹的无意识
他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这里举一个小典故“悠然望南山”。苏轼就就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而有人改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见南山”之所以颇有灵韵,就在于诗人与山是“不期而遇”。是一种纯粹的无意志的自然的审美观照状态。而“望”一字一下子就目的凸显,反而多了几分世俗,少了几分仙气。中西方类似美学思想还是很多的,比如康德提出“审美无功利”,认为“艺术是不涉及任何功利,没有任何目的的。”
老子“涤除玄鉴”、“大音希声”。等等。(也是我学的还不精,不能完全明白其中差异)
最后想说,可能是因为老庄哲学美学的影响和王国维自己受叔本华的影响。“无我之境”是把情感和物象分割开来。其实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自然是情与景,意与象统一的,如果完全脱离情感那其实意象是难以被接受和理解的,艺术的内容美又从哪谈起呢?。而且他本人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与他说的“有我无我”区分就些矛盾。
ps:我说的只是最近我看书的一些想法,真的这些美学概念,要做到深入而浅出很难,况且思想的东西是继承和发展于一体的。我建议去看看朱光潜先生的书比如《谈美》,《诗论》或者叶朗先生的书《中国美学史大纲》。里面其实能看到这个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可能理解的更深一点吧。但这个东西我觉得只要不错的太离谱,其实各有各看法。
其主要观点为无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物观物,结果给人的美感是优美,而有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我观物 ,结果给人的美感是宏壮。
所谓无我之境不是作品不带任何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而是指审美主体“无丝毫生活之欲”与外物“无利害关系”,审美时“吾心之状态部”,全部沉浸在外物中,达至与物俱化的境界。如“采菊东蘺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所谓有我之境不是指感情强烈,个性鲜明之境,而是指我之意志尚存,且与外物有某种对立关系。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起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