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前驱和前置后驱有什么区别(高手进)
具体区别,请高手回答,不懂别瞎占沙发!越具体越好! 展开
造价,性能,舒适性,以及操控性.还有安全性上,网上有很多说明,后面再说,先说说结构:
一,结构:
前置就是发动机在前面,前驱就是驱动轴在前面,发动机曲轴与变速箱一轴直接相连,变速箱与差速系统也是集成的(绝大多数是这样的,目前我还没有看过前驱车变速箱与
差速器米有集成的),同时绝大多数的车发动机曲轴与驱动轴都是同向也就是横向的(大多数大众的都不是,都是纵向的)。由于前轮即是动力轮又是转向轮所以从差速机构到车轮的传动半轴上会有一个万向节,由球头和球笼加防尘罩组成。传动机构,转向机构,悬挂机构,刹车机构都堆在一起所以前驱车前轮底盘结构很复杂,一般的机械故障都出在这里。
前置后驱就是驱动轴在后面,大多数也是发动机曲轴与变速箱一轴直接相连,在车的前半部分,然后变速箱与后部的差速系统通过传动轴相联,差速机构在两个轮子的中间,通过半轴将动力输出到轮子,所以相比前驱车,后驱车相对简单一点,前轮由转向机构和悬挂机构组成,后轮由动力和悬挂机构组成。前置后驱车的发动机几呼都是纵向排布的。
二,造价:
由于前置前驱结构紧凑,所以可以做到相当大的集成,这样会使成本更低,所以前置前驱生产成本天生的就有优势。如果都是四轮独立悬挂的,可能成本相差会更低。当然,简单的理解,前置后驱比前置前驱只是多了一个从前到后的传动机构的成本(别和我说前置前驱的奔驰和五菱神车的后驱对比,没的可比性)。
三,性能:
从性能上说两个都有各自的好处和不足,比如前置后驱车因为发动机是纵向排布,加上比前置前驱多了一组传动,所以动力会有损耗,所以性能上差那么一点点。在加速方面,在非满载的情况下,后驱比前驱要好,满载后对比更明显。这就是为啥货车都是后驱,当然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这个体会不到。最多省几块钱油钱的事。
四,舒适性:
对于这个,我不知道怎么说!个人有个人的爱好,没办法说。
五,操控性,安全性
关于这二个,在现代的科技水平下,各类软件如ABS,EBD,车身稳定,牵引力控制这些软件的辅助下,如果你不转弯响胎的情况下你不会体会后驱和前驱的操控性能差别,至于安全性,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发生事故的存活率几近于0,在前驱和后驱这方面考虑这个不如考虑是否多加几个气囊和是否装有主动刹车功能更实际一点。
推荐于2017-11-20
后驱车正好相反,起步加速能力强,四轮负荷平均,但是在转向时时容易出现转向过度,需要很好的技术或先进的电子设备辅助。所以大多数的赛车还是使用后轮驱动。按照操控性能来讲,最理想的布置方式是中置发动机后轮或四轮驱动。
相关资讯链接:
选前驱还是后驱?今天你决定好了吗?
前驱?还是后驱?近两年来国内的车迷也开始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尤其是国产宝马与丰田锐志的投产,使得后驱车受到市场的关注。有人极力推崇后驱,认为它是“高档轿车的DNA”,也有人指出前驱技术其实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如今大多数轿车都采用前驱便是明证。还有人则认为四驱或者是中置引擎后驱才是真正高性能的象征。其实,从他们各自的角度上看,这些论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同的人与不同的需求可能对不同的驱动形式的评价完全不同。
驱动形式:方式不同感觉有别
在讨论各种不同的驱动形式时,首先要明确一下所谓的“驱动形式”主要是指引擎在底盘上的布置,以及其动力如何传递到4个车轮上以带动轿车的。如此说来,目前主要的驱动形式有如下5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四轮驱动。通俗地区别就是前轮拉着走,还是后轮推着走,或者是4个轮子一齐连拉带推地前进,不同的驱动形式给司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说得更加深入一点,前驱车的引擎和驱动部件集中在车辆头部,驱动轮也在两个前轮上,所以在过弯时前部重心因惯性而往前,容易突破前轮的地面附着力,发生转向不足,俗称“推头”。后驱车在车辆重心分配上比前驱车平均,一般可以达到50∶50的最佳比例,所以过弯也更加平顺;但是汽车前轮受转向系统指令已经改变了行驶方向,而后面的驱动轮依然继续保持着向前的惯性,所以容易出现转向过度,俗称“甩尾”。四轮驱动是最平衡的驱动方式,能有效避免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等状况,但由于动力被分配到前后轮,会牺牲一部分动力,而且油耗也会大一点......
前驱轮胎使用心得和注意事项
目前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轿车大多数采用的是前轮驱动方式。由于采用前轮驱动方式,汽车的前胎比后胎磨损快,各位车主在日常使用维护及更换轮胎时需留意。
一般来说,采用前轮驱动的车辆,由于其前胎在负重、加速、驾驶、转向、制动中承受绝大部分作用力,因此前胎比后胎磨损快,其磨损比可达2:1。
在日常维护中,轮胎经常换位有助于保证轮胎的均匀磨损,从而延长轮胎的寿命。如果发现过早磨损、不规则磨损的迹象,可适当提高轮胎换位频率,更换后需做四轮定位,因为四轮定位将使车辆的悬挂系统与驾驶系统均处于标准状态。
车停入车位后,下车看看你的车前轮是不是还扭向一边,最好让两个前轮放直,不管是只停一会,还是一停很多天,让你的爱车前转向束处于正常的放松状态;否则束角改变也会加剧轮胎不规则磨损。
每天停车都要上路肩的车友也应注意了,上路肩是对前轮胎,前转向束和前减震的硬冲击,下路肩是对后减震的冲击,如路肩不高倒也没事儿,但如果较高的话,久而久之对上述部分还是有损伤的,不嫌麻烦的话车上备个小三角木头垫上再上,觉得面子上不好看,那就只有心痛点了。下路肩避免过快车速,造成太大震动,后减震器使劲一墩,手刹的最好用离合半联动慢慢下.....
2013-08-26
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4轮驱动(4WD)
轿车究竟是前轮驱动好还是后轮驱动好?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过去,在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后轮驱动(RWD)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前轮驱动(FWD)的汽车就慢慢开始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尽管现在大多数的轿车都是前轮驱动的,但是后轮驱动的轿车也又开始被许多汽车厂家所采用。例如,尼桑将它的无限(Infiniti)G35型轿车又改回了后轮驱动,卡迪拉克在它的最新的CTS型轿车中也采用了后轮驱动。所以,到底这两种驱动系统各自具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前轮驱动系统,这也是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首先它可以降低轿车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现今许多汽车制造厂商都采用这种驱动系统的原因。前轮驱动(FWD)在制造和安装方面都比后轮驱动(RWD)便宜很多。它没有通过驾驶舱下面的驱动轴,也不用制造后桥壳,变速器和差速器被装配在一个壳体中,这样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这种前轮驱动系统还可以让设计者更方便的在汽车底部安装其他部件,比如制动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排气系统。
减轻整车的重量是前轮驱动的另一个优点。减轻车重可以提高加速性,制动性和燃油经济性。由于前轮驱动的汽车的驱动轮承受着发动机和驱动桥的重量,可以增加驱动轮的附着力,这对于在湿滑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前轮驱动的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可以拥有大的室内空间,驾驶室内不会因为有驱动轴通过而有一个大的凸起。看看本田思域(Civic),你就会发现这种小车也可以拥有许多轿车无法比拟的后座空间,原因就是有了一个平整的底板,同时,没有了后差速器,行李箱的空间也会得到增大。
前轮驱动的主要缺点就是使得汽车的操纵性变差。因为大多数的质量都集中在汽车的前部,汽车的后部将会变得轻一些,这样后轮的的附着力就会变小,在有冰覆盖的路面上行驶车尾就很容易发生侧滑。但是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解决,设计者在设计时会尽可能的将重量设置在汽车的后部,理想的质量分配是前后轮所承受的的质量之比为50:50,但是前轮驱动汽车很少有达到或接近这个比值的。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前轮所承受的负荷。前轮必须传递加速,转向和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轮胎的力。而轮胎拥有的附着力是有限的,当附着力一部分用来加速时,就必定会减少对其它部分的作用力。而后轮承受的这种作用力却很少,它只需要跟着前轮滚动就可以了。
所有前轮驱动系统的缺点都是后轮驱动系统的优点。随着一部分的机械部件从汽车前部移到后部,汽车的平衡性和操作性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后轮驱动的汽车加速时,牵引力将不会由前轮发出,所以在加速转弯时,司机就会感到有更大的横向握持力,操作性能变好。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高速跑车和高性能轿车都是采用后轮驱动的原因了。
维修费用低也是后轮驱动的一个优点,尽管由于构造和车型的不同,这种费用将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如果你的变速器出了故障,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就不需要对差速器进行维修,但是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来说也许就有这个必要了,因为这两个部件是做在一起的。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前轮驱动汽车的可靠性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维修费用的高也许已经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了。
后轮驱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相对高的装配和制造成本,更多的故障,相对狭小的室内空间等等。现在,更多的汽车都是使用的独立后悬挂系统,这样设计师在设计时就可以将车体与差速器和传动轴靠的更近,从而可以增大室内空间。
牵引力小一直以来都是后轮驱动汽车的一个问题所在,因为后轮所承受的负荷比较少,但是现在的电子设备使得这个有了改变。牵引力控制力系统和车身稳定电子系统可以让后轮驱动的汽车在湿滑的路面上达到和前轮驱动汽车一样的性能。改进的轮胎设计技术也可以改善后轮驱动汽车的这个缺陷。
尽管后驱车减少了室内成员空间并增加了机械方面的复杂性,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仍然是比较喜欢后驱车。我想我可能只是喜欢汽车在转弯时的那种驾驶的感觉,但是我认识的其他的司机同志好像并不是很赞同我的说法。
所以到底是那一种驱动方式好那?全轮驱动怎么样!?保时捷在卡雷拉(Carrera)上用的是全轮驱动,以此来提高它的整体性能,富士(Subaru)车队也已经靠全轮驱动的汽车赢得了几项世界拉力赛的冠军了。究竟那一种驱动系统好,这种争论仍在继续,只要两种系统都有人使用,我想这种争论也许就将一直持续下去。
看看这个驱动方式的详细解释
先简单介绍一下两轮驱动:在两轮驱动形式中,可根据发动机在车辆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进而细分为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等形式。目前,两驱越野车和轿车最常用的是前置后驱形式。比如,国内著名的越野车品牌江铃陆风在2004年推出的04新款2.0排量的SUV就采取了这种驱动形式。
前置后驱(FR)的全称叫做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驱动形式。其中前排车轮负责转向,由后排车轮来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在这种驱动形式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也就是说,实际的行进中是后轮“推动”前轮,带动车辆前进。
与两轮驱动类的其他驱动形式相比,前置后驱有比较大的优越性。以陆风为例,当车辆在良好的路面上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牵引性明显优于前驱形式。同时,采用前置后驱的陆风SUV还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前置后驱的安排使陆风SUV的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和转向机构的结构,这样更加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基于以上的诸多优点,国产宝马325i、530i以及档次更高的进口宝马轿车,宾利、奔驰、捷豹等很多豪华轿车多采用前置后驱这种形式。
不过,如果你买一辆越野车的动机是想要在真正的山野丛林中纵横驰骋的话,就一定别心疼差价,要再狠一狠心,把四轮驱动系统配置整齐。因为,两轮驱动的车辆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碰到雪地或易滑路面等情况也可能打滑,启动加速时也比较容易发生摆尾现象。四轮驱动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同时,四轮驱动系统有比两轮驱动更优异的引擎驱动力应用效率,能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就安全性来说,也可以形成更好的行车稳定性。
所谓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一般用4X4或4WD来表示,如果你看见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辆拥有四轮驱动的功能。在过去,四轮驱动可是越野车独有的,近年来,一些高档轿车和豪华跑车才逐渐添置了这项配置。
四轮驱动又有以下的分类:
分时四驱(Part-time 4WD):
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四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最显著的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陆风2.8排量的四轮驱动SUV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有3种驱动模式选择:在公路上行驶使用2H高速两轮驱动档;当遇到雨雪路况时,选择4H高速驱动,增强了车辆的附着力和操控性:而面对恶劣路况的挑战时,陆风又可采用4L低速四轮驱动,使动力作用在全部四个车轮上,从而降低了对每个轮胎附着力的要求,减小了转弯时车轮空转的几率。发动机制动能力也得以增强,极大地提高了车辆在崎岖或光滑路面行驶时在油门突然关闭的情况下的可控性。在2003、2004年全国场地越野赛上,陆风2.8排量的柴油四驱车,无论遇到颠簸的大石路,还是角度很陡的V形沟、暴雨后异常泥泞的深沟、甚至有半人深的大水塘,都可以轻松应对、一骑绝尘,夺得无数个分站赛乃至全国总决赛的冠军,可谓是抒写了四轮驱动最英勇的表现。
全时四驱(Full-time 4WD):
这种传动系统不需要驾驶人选择操作,前后车轮永远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使前后排车轮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时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有了全时四驱系统,就可以在铺覆路面上顺利驾驶。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够好。而且,车辆没有任何装置来控制轮胎转速的差异,一旦一个轮胎离开地面,往往会使你停滞在那里,不能前进。
适时驱动(Real-time 4WD):
采用适时驱动系统的车辆可以通过电脑来控制选择适合当下情况的驱动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车辆一般会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的情况,电脑会自动检测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前排的两个车轮,自然切换到 四轮驱动状态,免除了驾驶人的判断和手动操作,应用更加简单。不过,电脑与人脑相比,反应毕竟较慢,而且这样一来,也缺少了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征服感和驾驶乐趣。
大家都知道,一辆真正的SUV所能带给你的动感和刺激是蜗居在城市里那些轿车所绝不能体会的。但在面对汽车市场里形形色色的车辆、货比三家时,别忘了仔细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需求。在讨价还价的同时,认真地研究一下车辆的驱动系统和越野性能,一定会给你的“野性”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1、前置驱动和后置驱动的区别
前置驱动:前置前驱优势在与动力系统结构紧凑,驱动轴短,动力输出损耗低。在操控方面,前驱车天生具有转向不足特性,容易驾驶。在布局方面,没有传动轴经过车厢,可以降低车身中间的隆起,增大车厢可用空间。其缺点是起步时,前轴荷会减少,导致轮胎附着力降低,影响动力输出。另外,前轮要负责驱动、转向和大部分的制动力,所以磨损严重。
后置驱动:后驱车正好相反,起步加速能力强,四轮负荷平均,但是在转向时时容易出现转向过度,需要很好的技术或先进的电子设备辅助。所以大多数的赛车还是使用后轮驱动。按照操控性能来讲,最理想的布置方式是中置发动机后轮或四轮驱动。
2、拓展资料
驱动形式:方式不同感觉有别
在讨论各种不同的驱动形式时,首先要明确一下所谓的“驱动形式”主要是指引擎在底盘上的布置,以及其动力如何传递到4个车轮上以带动轿车的。如此说来,目前主要的驱动形式有如下5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四轮驱动。通俗地区别就是前轮拉着走,还是后轮推着走,或者是4个轮子一齐连拉带推地前进,不同的驱动形式给司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后驱车在车辆重心分配上比前驱车平均,一般可以达到50∶50的最佳比例,所以过弯也更加平顺;但是汽车前轮受转向系统指令已经改变了行驶方向,而后面的驱动轮依然继续保持着向前的惯性,所以容易出现转向过度,俗称“甩尾”。四轮驱动是最平衡的驱动方式,能有效避免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等状况,但由于动力被分配到前后轮,会牺牲一部分动力,而且油耗也会大一点。
实际驾驶:优缺点并存
不同的驱动方式在性能表现上可能完全不同,但各有优点与缺点,很难说哪一种驱动方式比其他的方式更好。
前置后驱(FR):引擎前置后轮驱动是最为传统的驱动形式,从汽车发明以来到上世纪6、70年代一直是最主流的驱动布局。其优点是:前后轮各司其职,转向和驱动分开,因此高速稳定性好,车辆爬坡能力强。这种驱动形式的缺点是:由于必须将动力从车首引擎处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后车轮,后驱车内部地板中间有一道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置,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多了传动轴环节也增加了动力损耗。
特别提醒:不少开惯了前驱车,刚刚开宝马等后驱车的人遇到冬天的雨雪时往往感觉车辆难以控制,拐弯时感到车头摇摆不稳,甚至发生甩尾,而不得不频繁的使用刹车。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后轮驱动的缘故,只要在起步时慢点抬刹车就行,另外,在车辆转弯时不要给油以免突然失控。
前置前驱(FF):引擎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是上世纪70年代后才大规模兴起并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优点是:机械结构简单、引擎散热条件好,车内空间大、易布置,减轻了整车重量,比较节约汽油,维修起来也很方便。其缺点是:由于前轮同时承担转向和驱动的工作,高速稳定性较差,上坡时驱动轮易打滑,高速下坡时易翻车。
特别提醒:有些人认为只要是前置后驱车就一定比前置前驱车豪华,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以标致为例,上世纪80年代广州曾经制造过一款中级标致轿车,就是后驱车,后来因为技术老旧被停产。如今国内又有厂家引进标致307,就是当今流行的前置前驱车。
四轮驱动:四轮驱动又分为四种模式:全时四驱、兼时四驱、适时四驱和兼时/适时混合四驱。全时四驱在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四轮驱动形式运行。而一般越野车和SUV最常采用的是兼时四驱,即根据路面状况的需要,在两驱和四驱之间切换。适时四驱则由电脑控制在正常路面为两驱,异常路面或驱动轮打滑时变为四驱。兼时/适时四驱则可以根据驾驶者的喜好自由选择。
其他的一些驱动方式,如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比较少见,尤其是中置后驱往往是法拉利之类专业人士才能够驾御的“超级跑车”,在此不多作介绍。
选择车型:技术与品牌两相权衡
由于前置前驱车过于常见,于是前置后驱车与四轮驱动车都成为某些品牌的卖点。其实,只要习惯了一些技术上细微的不同,各种不同的驱动方式的差别,往往不如品牌与价格等因素来得实在。毕竟国内的购车者考虑车的技术比较少,甚至有人抱怨车价过高,使用了“技术过剩”这一新名词来形容。
就消费者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来看,首先还是价格与油耗。在这方面前置前驱车不仅制造、维修成本比前置后驱车与四轮驱动车低,往往油耗也会偏低,而车内空间相对来说却能够增加。这里最实在,并且最值得考虑的其实不是前驱还是后驱,而是前驱还是四驱,因为普通轿车虽然不会有特别强大的越野功能,但在湿滑的道路上四驱车的操控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过弯时往往不需要小心地减速。
个人感觉不同的品牌其实是最好的选择坐标。如南北两个大众车往往特别结实,但在价格上却不便宜;日系车在配置与时尚感上肯定占先,而韩系车则性价比占优。考虑完以上这些因素以后,后驱车才会作为一个有特色的技术成为本人的考虑因素。
前驱轮胎使用心得和注意事项
目前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轿车大多数采用的是前轮驱动方式。由于采用前轮驱动方式,汽车的前胎比后胎磨损快,各位车主在日常使用维护及更换轮胎时需留意。一般来说,采用前轮驱动的车辆,由于其前胎在负重、加速、驾驶、转向、制动中承受绝大部分作用力,因此前胎比后胎磨损快,其磨损比可达2:1。
在日常维护中,轮胎经常换位有助于保证轮胎的均匀磨损,从而延长轮胎的寿命。如果发现过早磨损、不规则磨损的迹象,可适当提高轮胎换位频率,更换后需做四轮定位,因为四轮定位将使车辆的悬挂系统与驾驶系统均处于标准状态。
车停入车位后,下车看看你的车前轮是不是还扭向一边,最好让两个前轮放直,不管是只停一会,还是一停很多天,让你的爱车前转向束处于正常的放松状态;否则束角改变也会加剧轮胎不规则磨损。
每天停车都要上路肩的车友也应注意了,上路肩是对前轮胎,前转向束和前减震的硬冲击,下路肩是对后减震的冲击,如路肩不高倒也没事儿,但如果较高的话,久而久之对上述部分还是有损伤的,不嫌麻烦的话车上备个小三角木头垫上再上,觉得面子上不好看,那就只有心痛点了。下路肩避免过快车速,造成太大震动,后减震器使劲一墩,手刹的最好用离合半联动慢慢下。
另外,有些新手停车在马路边时,时常有不小心侧蹭轮胎的侧面,造成大块磨损,是高速时爆胎的潜在因素。轮胎的正面耐磨性很高,一般正常用至少7万公里以上没问题,但侧面是最薄弱的地方,尤其许多进口车都用的高速胎,侧面特薄,蹭狠了都会破。
车辆如须更换轮胎,需注意以下方面。长期驾驶前轮驱动型车辆的车主习惯于车辆前轮的抓地性比后轮弱,如果新轮胎装在前轮,车主会由于感觉前轮的驱动性提高而对安全性产生错误判断,尤其是在湿地行驶时,失去抓地力的情况会首先发生在无法控制的后轴,因而存在车辆打转的危险,建议将新轮胎或磨损少的轮胎安在后轮,以保证车辆的操控性。
参考资料:
推荐于2017-11-19
后驱车正好相反,起步加速能力强,四轮负荷平均,但是在转向时时容易出现转向过度,需要很好的技术或先进的电子设备辅助。所以大多数的赛车还是使用后轮驱动。按照操控性能来讲,最理想的布置方式是中置发动机后轮或四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