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能治疗强迫症和洁癖 30

 我来答
夏xixi的小推荐
2019-06-29 · 优质视频达人
个人认证用户
夏xixi的小推荐
采纳数:169 获赞数:272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看强迫症书,让你更强迫

明知雨8
2013-08-27 · TA获得超过68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9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9万
展开全部
强迫症和洁癖我建议楼主还是进行心理治疗:

强迫症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交谈建立起与患者的良好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患者克服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以及适应问题。我个人认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帮助强迫症患者康复的两条腿,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
1)精神科医生 有一部分精神科医生的特长就是心理治疗,找这部分精神科医生做心理治疗最合适,因为这才是最称职的心理医生。其他精神科医生可能特长不是心理治疗,但也可以做心理治疗,像支持疗法、认知疗法等等;
2)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比如医院的心理治疗师等掌握临床心理学知识的人。
适合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有: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等。
首先解除对自己强迫症状的紧张和害怕焦虑,对自己的症状要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态度,一定要顺其自然,这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因为强迫症状之所以出现,正是由于患者不允许这种症状出现,非要和它对抗,这反而是在提醒、强化自己产生强迫症状。此时你越是强烈地强迫自己“不强迫”,实际上就越是强迫自己去“强迫”。其次是个性的重新塑造,改变自己的不良人格结构,树立起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无畏、果敢的思维方式,而绝不是一心一意地企图立刻消除症状。
“带着症状,顺其自然”,这是森田治疗的核心。强迫症状要完全消失比较困难,患者和家属要接受强迫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学习,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接纳强迫症状。焦虑严重时不要对抗强迫症状,可以去反复重复想或者做,一旦焦虑缓解,建议及时转移注意力,强迫症状会慢慢好转。 “顺其自然”不光是在症状到来时要“为所当为”,在平时更要去做有价值、有意义、富于建设性的活动。这包括树立目标,有所追求,增长学识,提高才干,建立起真的自信。积极地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观察、发掘、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不逃避困难,正确对待挫折,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不理:不理是强迫症患者最为明智的策略。如果强迫症状并没有引起患者的焦虑反应,那么久而久之,它就会因为感到“无聊”而告退了。
2)不怕:对于强迫症患者,其症状仅仅只是一种表象的东西,真正在后面起作用的是他们的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强迫症患者的首要任务,是其个性的重新塑造,改变自己的不良人格结构,树立起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无畏、果敢的思维方式,而绝不是一心一意地企图立刻消除症状。这项工作首先就要从自己对症状的态度上开始。所谓“不怕”,并不是要抑制症状,你要想:症状出现就让它出现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使对我造成一点不利的影响,也是暂时的、有限的、可弥补的。如果我能不怕,不与之对抗,我的心理素质就会越来越强,那么从长远来看,我会越来越好,我也一定会成功和幸福的。可见,“不理、不怕、不对抗”这“三不”态度中“不怕”是最重要的,只有做到“不怕”,才能做到“不理”和“不对抗”。有些强迫症患者虽然暗暗对自己念叨着对症状不理、不怕、不对抗,但他们实则是希望这么一念叨,强迫症状就会立即消除。所以在内心深处,他们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不怕,因而也就不会有什么疗效。
3)不对抗:不对抗的意思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症状出现后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按照正确的方向,去行动和努力,坚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顺其自然”不是让你想看就看,而是要让你忍受着一定的痛苦,坚持听课学习。你可以通过认真思考、积极想象、善于质疑等方式,让自己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一来症状就越来越不能对你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干扰,你对它的恐惧与焦虑也就会逐渐减轻。“顺其自然”不光是在症状到来时要“为所当为”,在平时更要去做有价值、有意义、富于建设性的活动。这包括树立目标,有所追求,增长学识,提高才干,建立起真的自信。积极地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观察、发掘、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不逃避困难,正确对待挫折,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洁癖心理治疗!

认知领悟疗法
一般而言,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强迫症状尤其是强迫动作,一方面感到麻烦,希望医生能解除其理性上认为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内心又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上述洁癖患者即便如此,也好像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能根据实际情况,照成年人的逻辑来分析、判断其病态表现,认为反复洗手、洗衣,费时费力,希望摆脱。另一个则认为,有传染上癌症的可能,有必要多洗几次,这种态度与其实际年龄及所受的教育很不相称。前者代表理性的成年人,后者不讲逻辑,一味盲目恐惧,具有幼稚的儿童心理特点。这两个人各抒己见,谁也统率不了谁。但患者对这个病理本质特点并无自知之明,若采用谈话方式的认知领悟心理疗法,启发患者认识外表症状后面的心理矛盾。揭露儿童心理部分的幼稚性,鼓励他用成人的态度来统率其整个行动,放弃儿童的行为模式,领悟到病理本质后是可以治愈的。
厌恶疗法
经常采用橡皮圈方法。即让患者在手腕上戴一橡皮圈,一旦他即将出现强迫动作或行为时,便让他用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数十乃至数百下,一直弹到强迫观念消失,有疼痛感为止,从而达到抑制强迫行为的目的。
满灌疗法
让患者坐于房间内,请其好友或亲属当助手。患者全身放松,轻闭双眼,然后让助手在患者手上涂各种液体,如清水、墨水、米汤、油、染料等。在涂时,患者应尽量放松,而助手则尽力用言语形容手已很脏了。患者要尽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时睁开眼睛看到底有多脏为止。助手在涂液体时应随机使用透明液体和不透明液体,随机使用清水和其他液体。这样,当患者一睁开眼时,会出现手并不脏,起码没有想象的那么脏,这对患者的思想是一个冲击,说明“脏”往往更多来自于自己的意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当患者发现手确实很脏时,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候,治疗助手一定要禁止他洗手,这是治疗的关键。患者会感到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助手在一旁应积极给予鼓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86356a997
2013-08-27 · TA获得超过102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88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938万
展开全部
关于强迫症治疗(张功和)

目前医学界与心理学界都认为强迫症比较顽固,治疗很棘手,以致使病人处于长年累月的病魔折磨之中。

现摘录一段中山三院心理科黄教授关于强迫症治疗的一段描述:近年来,随着药物治疗研究的进展,强迫症病人的预后已有明显改善,经过药物治疗,大约有20%--30%的病人症状全部缓解与大部分缓解,有中等程度改善的病人占50%以上。但要注意的是1/3的病例有抑郁症倾向,且有自杀危险,要加以注意。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没有经过系统治疗,症状特别顽固者,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要增加。黄教授在治疗强迫症病人有25年以上,接触大量的强迫症病人,在临床上摸索出较为有效的治疗强迫症的药方,摸索出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和性格矫正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疗效大为提高。

综合治疗强迫症的四个方法是:

1每天早上慢跑十五分钟或跳绳两百次;

2坚持服药(服抗强迫症症状的药物);

3学习并运用“森田疗法”;

4纠正过分认真的性格。

简单来说目前医学与心理学界采取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加认知行为疗法。本人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的本心疗法在治疗强迫症方面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治疗的方向与目前的主流方法背道而驰,我认为更有科学性。我把本心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理论与主流理论做一比较,看能否得到强迫症患者的认同。

我觉得本心与其他治疗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症状的解释不一样。医学的观点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消除症状,只要没有出现强迫症症状就是有了疗效,是以症状不再出现为标准。而本心疗法认为强迫症的症状表现是内心不和谐,心灵不自由的外在表现,所以治疗的方向是促使来访者学会思考,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症状自然会消失。

为什么认知行为疗法加药物治疗会对强迫症有效,原理是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心灵不自由,都会引起身体本能的紧张,强迫症患者的核心情绪是恐惧,这一点也得到了已故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的认同。强迫症患者是通过强迫性的思维观念和反复出现的行为来缓解甚至达到消除恐惧情绪的目的,所以钟友彬先生也是认为强迫症是不易采用药物治疗,建议采用他提出的认识领悟疗法来治疗。药物治疗加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其根本的治疗目标就是为了消除症状,没有认识到症状对患者来说是有有意义的,是心灵世界不自由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心理病毒,如果不想办法清除,而是不断掩盖,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疗效也是暂时,经常复发也是意料之中,我曾经听来访者说过,医生说他的症状要持续一生。如果真正的按照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情况确实如此。比如药物治疗,为什么开始会有疗效呢?也就是服药之后,强迫症状会减轻甚至没有,是因为药物改善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患者感受不到恐惧,恐惧感减弱,自然强迫想法与行为就不再出现,可是患者能保证长时间服药吗?很难!所以反复出现症状也属必然。那么认知行为疗法为什么还是有问题的治疗方法呢?也是让症状消失。比如一个强迫症患者的症状是怕脏,出现反复洗手,通过改变认知,让患者不认为是脏,改变对事物的认知,这样症状似乎也会暂时减轻或消失,但内心还有很多带来恐惧情绪的观念并没有恢复自由,而且对脏的恐惧还是存在的,你只是改变了对脏的标准。这样治疗的结果可能是暂时有效,或转移为其它的强迫表现。很多疑病症患者也是这样反复治疗之后转移过来的,因为这样你无法改变他的认知了,因为他有太多的恐惧对象,你奈我何。至于行为疗法的原理,主要起效因素就是肌体放松缓解了情绪,或者通过锻炼身体,身体结实,感受性降低,这样同样程度的情绪反应,肌体的感受性下降,反应不出来。最终会像李小龙一样,连小蟑螂也害怕了。钟友彬先生的认识领悟疗法,结合了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强迫症的核心是恐惧心,而恐惧心是童年的恐惧反应,成年人不应该害怕的东西,通过领悟到自己的恐惧心和恐惧对象以及排除恐惧的方式是儿童式的,要患者认真思考,并站在成年人立场上用成年人的态度重新评价他的恐惧情绪和相应的行为。通过这样的谈话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参考《认识领悟疗法》钟友彬著)为什么这么简单,这么有效的方法并没有给强迫症患者带来太多的福音呢?我觉得,治疗方向是对的,但方法还不够,因为不是认识到恐惧情绪是幼稚的,恐惧情绪就是不再出现了,因为情绪是心灵不自由的综合反应,一个人有很多带来恐惧情绪的不自由想法,没有完全恢复心灵自由,强迫症状也是会反复出现的。也就是没有真正学会理性思考,并把成长过程大部分的想法自由化。所以综上所述,传统的主流治疗方法是方向错了,自然就不得要领,弊大于利。我们的感受就是治疗年头越长的强迫症,问题显得越复杂。因为后来治疗的医生又给他灌输了很多不自由的观念,比如过分认真的性格,追求完美的个性,缺乏安全感。等等。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那么获取的信息越多,恐惧就越多。认识领悟疗法被称之为中国的精神分析,也充分认识到症状是有意义的,找到症状背后的症结,症状自然消失。我觉得至少方向是对的,但我认为对无意识,潜意识的解释过于抽象,不易理解,长程的精神分析也是用了漫长的时间去寻找无意识症结,潜意识意识化,就是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贡献。但按本心疗法,对潜意识的解释就直接明了:所有不自由的想法都是潜意识,整个的治疗过程就是把所有的潜意识自由化,真正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一个会理性思考的人,一个心灵世界与物质世界可以自由分离的人。达到这种境界,想得强迫症也难。

所以用本心疗法的观点来看强迫症患者,不管是强迫行为还是强迫思维,其实对患者本身是有意义的,是有了社会化的标准,才有了强迫一说。比如一个表现为穷思竭虑的强迫症患者,为什么要去想一个大家都不会想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他会认为只要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内心就会平静。按照本心疗法的规律,一个人所有的想法与行为都是为了释放情绪满足欲望。心灵不自由的人就是积压太多带有情绪的想法,结果要通过想法与行为来释放,但有时释放情绪的想法反而又带来新的情绪,结果陷入恶性循环,不能自拔。这一点在很多有被害妄想的患者身上也很容易体现出来。内心充满了很多恐惧,就是转而去想是不是有很多人害他,而有很多人害他,又增加更多的恐惧,结果就是草木皆兵。如果你想通过改变认知,用事实来证明没有人害他,那你是犯了一个大错误,不但帮不了他,还害了他。你对一个反复检查的患者说,你的行为没有必要,对他来说也是无济于事,只能增加新的负担,如果他需要别人的理解的话,等于又制造了新的情绪。各种情绪叠加在一起。症状自然又会更多更复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盖德广州
2013-08-27 · TA获得超过132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60
采纳率:42%
帮助的人:422万
展开全部
朋友你好!
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你的情况是否符合那种需要处理的洁癖,如果洁癖符合强迫症或强迫倾向的思维-行为模式,那就需要重视了。
强迫症包含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那些反复闯入、引起个体焦虑痛苦、个体主观意愿不想要的想法、意象和冲动,比如怕脏、担心细菌等,而强迫行为是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痛苦而做出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如清洗等。只有同时具备这对强迫与反强迫,才可以确定是强迫倾向。如果在这上面花费时间精力太多、干扰了正常生活、个人非常痛苦、持续时间也很长了,那就需要考虑是否强迫症。在你的情况中,不知道是否存在明显的强迫与反强迫呢?
目前国际上最受认可的是认知行为治疗,其中最新的是正念行为疗法。对强迫思维,区分想法和事实、知道它的存在、但不跟随它的指令,如我脑子里担心会染上细菌、OK、对你仅此而已。对强迫行为,要知道情绪自身的生物规律、到达顶峰后会慢慢消失,因此并不需要强迫行为的帮助来缓解焦虑。正念行为疗法教会我们看清想法、经历情绪、最后心甘情愿地放弃强迫行为、并自由地选择与自己人生大目标在同一方向上的行为。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一书,也可以看看《打破强迫怪圈的关键——停止强迫行为》这篇文章。
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到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茶天亲D
2013-08-27 · 贡献了超过110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4万
展开全部
洁癖这种东西非常好治疗,你把强迫症用来强迫你接触洁癖,强制自己。没多久就好了,效果出奇的棒。洁癖跟强迫症其实都是自己欺骗自己, 相信自己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自控力不足。 你得注意了。不过这都是小问题。每次你发作的时候你就抽一根烟。静一静。在发作在抽一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