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中国先进分子们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如何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文化历程:
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西方社会的物质、精神文明进入古老的中国,在史无前例的屈辱面前。有些人作出了反击: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他们的行动突破了传统的封建观念束缚,为中国思想界的进步提供了路径。但是他们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立足于封建主义,通过借取西方物质文明,以谋求清王朝的自强。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其基本主张:经济方面主张摒弃“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政治方面,宣传西方的议会制度,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文化方面,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二、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想逐步发展起来,表现为严复积极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康有为则把中学和西学融合起来,宣传变法主张;梁启超发表文章,指出只有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惟一出路。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三、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具体表现为三民主义。这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思想,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四、1915年,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深刻的反封建斗争,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西方的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民主、科学等近代思想都在中国广泛传播。
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出现较大变化。中国思想开始走上了近代化。
扩展资料: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凝聚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五四运动的核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把持的巴黎和会,悍然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利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群情激愤,久积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率先在青年学生中喷发了。
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二、五四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先河。
面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黑暗混乱状况,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对中国是否适合,坚持不懈地继续探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三、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革命之所以经历曲折、屡遭失败,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能够科学把握革命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充分代表人民意愿的先进政党来领导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