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蜀姜维和魏晋邓芝谁更胜一筹?
2013-09-07
展开全部
邓艾(197-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曹操征服荆州后,他随母亲移居到汝南(今河南平舆县)为屯田民。他在那里为当地的农民养牛——邓艾可是“从奴隶到将军”啊!/ T+ i1 K- Q( t+ W* F8 {
姜维,一个引起很大争议的人物。即使在西晋时代,褒贬不同意见者就很多,不过贬大于褒的居多,这主要是从事后成败的角度评价的,不是很公正。《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引用欲正的言语间接的纠正了世人对他的看法,欲正说姜维不治田产,好学不倦,廉洁贫苦,这点继承了诸葛亮的遗风。对姜维作为一个领导者虽然他失败了,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比如不避艰险,勇于进取,显然就这点来说超过了他的前两位蒋碗和费炜。并且他所取得的军事成就是在蜀国人才凋敝,国力远不如魏国的情况下,自诸葛亮逝世后,蜀国与魏国实力差距表现的越发明显了,这是诸葛亮早有预见的。中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人口。因此主动出击的战略是有先见之明的,凭国力持久战蜀国终究耗不过魏国,而如果蜀汉能取得渭水上游的有利位置,随着战事的不可预料,天下形势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是不主动出击,死守则自己永远没有机会。说远了,姜维作为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有很多毛病的。陈寿的评价比较客观,姜维军事上的主要毛病是谋划不周全,过分冒险,因此他在姚水大败魏军后,却在金城被魏的王基打败,蜀军精锐损失级多,张疑等优秀指挥官战死。全是因为过高估计自己的智力,或者低估了对手,冒险所致。如果换了诸葛亮,他一定会考虑到保存蜀国可怜的军事实力,这就是为何第一次亮出岐山,不采纳子午谷计策的缘故,即使诸葛亮败也不会败的那么惨。姜维的这个缺点在后来的战斗中多次被证明了,比如兴势之战,王平采取的主动出击政策就比姜维的关门打狗好,后来的魏灭蜀正是由于采用了姜维极为冒险的关门打狗政策,蜀汉才失去了汉中这一重要门户(不要怪姜维离的太远),因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狠狠的批评了这一点。
义里有描述,这两个人的对抗也是非常的精彩。在邓艾之前,姜维在西线几乎没有遇到对手,打一仗胜一仗,还获得了祧西大捷那样的胜利,歼灭了好几万魏军,比诸葛亮的战果都大。
可是邓艾一出来,情况就不一样了。举两个例子:一;有一次,姜维在在白水跟邓对峙,姜维初战有点儿小小的不顺利,于是派廖化把大营向邓艾那里移动,自己玩儿了个金阐脱壳,跑到后面去抄袭洮城。邓艾一看就明白了,对手下说:“别傻忽忽的在这儿跟廖化耗了,没看到打了败仗还移营靠近我军的,这分明是想粘住我,姜维一定去偷袭洮城了。”于是带兵星夜去了洮城,占领了城池,才没有失败。
二;就是段谷大捷,当时姜维和胡济约好在分兵两路在南安汇合,结果胡济迟到了,没来。邓艾打了个时间差,在姜维行军路上埋伏,把姜维打了个大败。还有就是后来的侯和大捷,也是邓艾占了上风。
后来攻克成都以后,邓宴请手下的将领,喝醉酒后得意洋洋的说:“要说姜维啊,真可以算是当代的健儿了,可惜他遇到了我,所以才走投无路啊。”
不过钟会非常钦佩姜维,写信劝降他说:“我在魏国的时候就听说过你在巴州和汉中建立的威名,当时就很景仰你,希望你能来,让我好好的瞻仰一下您的尊容。”姜维当时确实也报着恢复故国的念想,私下告诉后主:“您再忍忍,我马上就能帮助您恢复国土。”姜维于是假装投降了钟会,钟会乐坏了,写信给司马昭说:“中原的名士,没有一个能和姜维相比的。”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姜维临死之前,还是拉了邓艾当垫背的。
对抗级别:8.5
姜维,一个引起很大争议的人物。即使在西晋时代,褒贬不同意见者就很多,不过贬大于褒的居多,这主要是从事后成败的角度评价的,不是很公正。《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引用欲正的言语间接的纠正了世人对他的看法,欲正说姜维不治田产,好学不倦,廉洁贫苦,这点继承了诸葛亮的遗风。对姜维作为一个领导者虽然他失败了,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比如不避艰险,勇于进取,显然就这点来说超过了他的前两位蒋碗和费炜。并且他所取得的军事成就是在蜀国人才凋敝,国力远不如魏国的情况下,自诸葛亮逝世后,蜀国与魏国实力差距表现的越发明显了,这是诸葛亮早有预见的。中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人口。因此主动出击的战略是有先见之明的,凭国力持久战蜀国终究耗不过魏国,而如果蜀汉能取得渭水上游的有利位置,随着战事的不可预料,天下形势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是不主动出击,死守则自己永远没有机会。说远了,姜维作为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有很多毛病的。陈寿的评价比较客观,姜维军事上的主要毛病是谋划不周全,过分冒险,因此他在姚水大败魏军后,却在金城被魏的王基打败,蜀军精锐损失级多,张疑等优秀指挥官战死。全是因为过高估计自己的智力,或者低估了对手,冒险所致。如果换了诸葛亮,他一定会考虑到保存蜀国可怜的军事实力,这就是为何第一次亮出岐山,不采纳子午谷计策的缘故,即使诸葛亮败也不会败的那么惨。姜维的这个缺点在后来的战斗中多次被证明了,比如兴势之战,王平采取的主动出击政策就比姜维的关门打狗好,后来的魏灭蜀正是由于采用了姜维极为冒险的关门打狗政策,蜀汉才失去了汉中这一重要门户(不要怪姜维离的太远),因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狠狠的批评了这一点。
义里有描述,这两个人的对抗也是非常的精彩。在邓艾之前,姜维在西线几乎没有遇到对手,打一仗胜一仗,还获得了祧西大捷那样的胜利,歼灭了好几万魏军,比诸葛亮的战果都大。
可是邓艾一出来,情况就不一样了。举两个例子:一;有一次,姜维在在白水跟邓对峙,姜维初战有点儿小小的不顺利,于是派廖化把大营向邓艾那里移动,自己玩儿了个金阐脱壳,跑到后面去抄袭洮城。邓艾一看就明白了,对手下说:“别傻忽忽的在这儿跟廖化耗了,没看到打了败仗还移营靠近我军的,这分明是想粘住我,姜维一定去偷袭洮城了。”于是带兵星夜去了洮城,占领了城池,才没有失败。
二;就是段谷大捷,当时姜维和胡济约好在分兵两路在南安汇合,结果胡济迟到了,没来。邓艾打了个时间差,在姜维行军路上埋伏,把姜维打了个大败。还有就是后来的侯和大捷,也是邓艾占了上风。
后来攻克成都以后,邓宴请手下的将领,喝醉酒后得意洋洋的说:“要说姜维啊,真可以算是当代的健儿了,可惜他遇到了我,所以才走投无路啊。”
不过钟会非常钦佩姜维,写信劝降他说:“我在魏国的时候就听说过你在巴州和汉中建立的威名,当时就很景仰你,希望你能来,让我好好的瞻仰一下您的尊容。”姜维当时确实也报着恢复故国的念想,私下告诉后主:“您再忍忍,我马上就能帮助您恢复国土。”姜维于是假装投降了钟会,钟会乐坏了,写信给司马昭说:“中原的名士,没有一个能和姜维相比的。”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姜维临死之前,还是拉了邓艾当垫背的。
对抗级别:8.5
2013-09-07
展开全部
邓艾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07
展开全部
当然是姜维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