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汽车造型设计简介--布局篇
一、何谓布局?
这里所讲的布局,是指如何安排一部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车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即全车的整体布局。布局方案一般是由总工程师决定的,但对于车身造型设计师,很好地理解甚至具备确定总体布局的能力也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汽车构造的复杂多变性要大得多。以电视机为例,所有电视机的内部结构大多相差无几,大致上都为立方体,造型(即外壳)所要提供的功能也不多,因而电视机外壳的设计就不需要具备什么“布局”观念;但是汽车的内部结构比电视机复杂得多,使用功能的要求很严格(如乘员/载货的空间、人体工程学的要求等),这些构成了很多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条件。因此,汽车造型设计师必须具备很清晰明确的布局观念,才能设计出具有优秀功能性的汽车外型。事实上很多突破性的布局方案都是由造型设计师在概念设计的阶段构想出来的。
二、布局元素
一部汽车的布局元素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座舱、行李舱、排气系统、悬挂系统、油箱、备胎等,其中前三者: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座舱是决定布局的三要素,按这“三要素”可将布局方式分为前置引擎前驱(FF)、前置引擎后驱(FR)、中置引擎(MR)及后置引擎(RR)四大类型,确定布局类型后,其它部件可采用见缝插针的原则。一个优秀的布局方案应该在使各部件工作良好的基础上满足应有的使用功能(如载人、运货、越野等)。
下面对各种布局方案作简单介绍:
1)前置引擎后轮驱动(FR)
如图A,引擎纵置于车头,纵向与变速箱相连,经过传动轴驱动后轮。最早期的汽车绝大部分采用FR布局,现在则主要应用在中、高级轿车。它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即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因此操控稳定性比较好。据物理原理的计算,后轮作驱动轮时,轮胎的附着利用率要优于前轮驱动,这是中、大型轿车(马力、扭力较大)都采用后轮驱动的主要原因。FR的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坐舱的地台空间。为了容纳传动轴,凡是采用FR的房车,其后座中间座椅的地台都是隆起来的,大大影响了脚部空间和乘坐舒适性,这可以说是FR的最大缺点。
2)前置引擎前轮驱动(FF)
将引擎横置在车头,经过变速箱直接驱动前轮,就可以免去传动轴,从而解决了FR布局的车厢地台问题。这种方案称为FF布局(图B)。FF是目前绝大部分微、小、中型轿车采用的布局方式。除了车厢地台降低外,FF在操控性方面也具有优势:由于重心偏前且由前轮产生驱动力,FF的汽车在操控性方面具有明显的转向不足特性,这在汽车操控性评价中属于一种安全的稳态倾向,是民用车的理想特性。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强。但之前也提到FF的驱动轮附着利用率较小,上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力会减小;前轮的驱动兼转向结构比较复杂,引擎和传动系统(变速箱、离合器等)集中在引擎舱内,布局拥挤,局限了采用大型引擎的可能性。这是大型轿车不采用FF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近年来出现了纵置引擎的FF布局(以前FF的引擎都是横置的),从而可以采用较大型的引擎。例如配3.5升V6引擎的本田Legend和2.8升V6的奥迪A6,都属于为数不多的中大型FF轿车。
3)中置引擎后轮驱动(MR)
即引擎放置在前、后轴之间的布局方式。最大的优点显然是轴荷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引擎占去了坐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采用MR的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一般的MR布局,引擎是置于座椅之后、后轴之前的,这样的布局在情理之中;近年出现了一种被称作“前中置引擎”的布局方式,即引擎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驱动后轮。从形式上这种布局应属于FR类型,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宝马3系列、本田S2000都属于这种类型。
4)后置引擎后轮驱动(RR)
早期广泛应用在微型车上,因为其结构紧凑,既没有沉重的传动轴,又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它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即高速过弯的稳定性差,容易侧滑。现在仍采用RR布局的轿车已经很少。保时捷911是其一,而它极易甩尾的操控特性也是出了名的。
5)四轮驱动
无论是前置、中置还是后置引擎,都可以采用四轮驱动。由于四个车轮均有动力,附着利用率最高,但重量大、占空间是它的显著缺点。此外动力流失率比单轴驱动大。四轮驱动过去只用于越野车,近年来随着限滑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经能够精确的调配扭矩在各车轮之间分配,所以出于提高操控性的考虑,采用四轮驱动的高性能跑车也越来越多。
把生活翻译成汽车--专访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
提及乔治亚罗,圈内人都知道这是一位举世瞩目的汽车设计大师。不少名车都出自于他的手笔,如被复活的“布加迪”高级跑车、宝马M1、“马萨拉蒂3200GT”、“雪佛莱CORVETTEMARAY”以及阿尔法·罗密欧最新版本的“VISCONTI”等,而德国大众最出名的“W12”概念车和丰田“凌志GS300”更是他的杰作。
面对乔治亚罗,我发现他并不像传媒所介绍的那么神秘,在交谈中他就是内行的设计商人,不仅懂市场,而且更懂得生活。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穿着打扮,都十分强烈地传递出他是一位大师级人物的信息。
中国需要汽车设计
“中国需要汽车设计。”乔治亚罗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他认为,目前中国正进入汽车时代的门槛,需要汽车设计来支撑、丰富汽车的品种,犹如服装一样,需要多样化。也许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乔治亚罗特地亲自来华参加今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车展,以感受中国人对汽车的热情。
“我们是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设计的公司。”乔治亚罗很直率地说:“我们与跨国公司不一样,是为企业服务的第三方。从创意到造型设计,再到工程设计乃至整车制造技术我们都可以提供,完全是为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专业公司。”
乔治亚罗很清楚,目前中国汽车业什么都不缺,就缺设计没引进。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在制造硬件的投入上不比世界上任何汽车企业差,尤其是目前几家著名的主流轿车企业的装备在世界上可以称得上是一流的。然而,在技术和开发上受制于人的这些企业很难有自主开发的话语权。乔氏说,他是从事汽车设计的,对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开发情况都比较了解,他的产品就是“卖设计”或“卖创意”。对于他来说,只要肯出价钱,什么样的汽车都可以设计出来。在他的设计库里存储了200多辆汽车的设计数据,可以变换出各种各样的车型供你挑选。乔氏说,我们可以出概念设计,也可以替你设计造型或工程设计,还可以提供交钥匙工程(设计开发出可以进行生产的汽车)。
重要的是创意
应该讲,乔氏在中国的出名和影响力还是近几年的事。早在五六年前,乔氏就把眼光投向了中国,先是在深圳探营,曾一度想与深圳一家设计公司合作,后又经常出现在上海和北京的国际车展上,仅我手头收集有关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的资料就有好几个版本。所以,我对乔氏说,你在中国的出名应该感谢华晨和南京菲亚特,是他们提高了你的知名度。
大家知道,中华轿车和派力奥是乔治亚罗设计的。尤其是派力奥,在整个品牌的推广介绍中,都离不开对乔治亚罗的“借势”,中华车也一样,现在的斯巴克也一样。我们说,派力奥洋溢着意大利优雅迷人的风格,实际上是乔氏对生活的阐释。至今,在中国所有的家轿车当中,派力奥卓尔不群的风格已被时尚人士称之为最耐看、最有品位的个性化家庭轿车。
对此,我请教乔氏,你当初是怎样设计这款车的?乔氏说,汽车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体现生活方式的道具,作为精致生活载体的派力奥,首先要富有生活情趣,车身要充满活力和朝气,雅而不俗,反映适应年轻人需求的情调;其次,从前脸到后尾,在设计手法上一气呵成,流畅而没有一点“累赘”,给人以简约的亲和力,又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突出动感和灵性;再者,整车性能是专门为喜欢汽车的人设计的,不仅操控灵便而且驾驶起来更爽。我开玩笑说,派力奥就像是朋友或是情人可以对话和交流,与其相伴就像融入画中的人,或人入画中的画,一幅流动的风景。
乔氏会意地说,如果有这种效果设计就算是成功了。“派力奥的设计基调就是有情趣的生活,处处要很生活化,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同时也要含蓄。”他透露,派力奥的更新版已经完成,要比现在的车型更完美。这也是乔氏在谈到派力奥时比较高兴的事。他说,派力奥最初的想法是一款为国际市场而设计的“世界车”,现在不仅在巴西等国家很受欢迎,而且被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认可,这真是莫大的欣慰。
作为世界级的汽车设计大师,乔氏有把西方人的高雅与东方人的含蓄较好地应用在中华轿车上的经验。我说,严格地讲中华轿车的概念是中国人设计的,你只不过是把它翻译成了设计的语言,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而已。对于这一点,乔氏并没有表示异议,他说,对设计师来说,重要的是创意,对生活和消费方式的理解。当初华晨找到他是先设计一辆MPV,再设计一款轿车。想不到在充分了解了客户的要求之后则先设计出了中华轿车。乔氏说,这也符合我们的设计哲理,即“根据对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的研究,提前改变最终客户的趣味。”不过他认为,如果当时华晨把工程设计也交给他们的话,也许这辆车会更成功。通过对中华车设计的过程,乔氏已经基本上了解了中国人的需求和对车的理解。这一点对于乔氏进军中国的设计市场增强了不少信心。
设计师也是商人
有趣的是,乔氏在这次的北京车展上亲自“练摊”———在展位上放了三辆车(宝马敞篷跑车、SPARK和中华轿车)。我注意到,其中有一辆SPARK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国产车。乔氏说,这辆车就是由他在1998年为大宇公司设计的马蹄兹(Matiz)。流畅的外形使这款小车玲珑透剔,娇俏可爱,如同一个小精灵。这在微型车的设计当中可以称得上是经典制作了,难怪美国通用公司在介绍这款车时要特别提到这是乔氏的代表作,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小车。
短暂的采访中,乔氏透露了他在中国开拓设计市场的打算。根据他与日本、韩国等汽车企业打交道的经验分析,他认为中国正处在汽车设计的饥渴状态,与20年前的日本、韩国一样,正处在需要设计来改变本土汽车形象的时候。他反复强调,合资企业是以市场为目的的赢利行为,不可能来扶持合作者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对于像他这样的设计公司来说正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够毫无保留地提供产品开发设计技术和人才的培养。对此,乔氏告诉我,他的公司已经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并已着手与一些汽车企业开始合作。
幽默风趣、成熟老练、拒绝轻浮、注重细节,这是采访过程中乔治亚罗留给我的基本印象。当我请他在中华车和派力奥跟前留影时,他特地穿好西服,大方地作了一个随意的姿势才让拍照。当我问及有关世界汽车设计潮流时,乔氏的眼里并没有流露出指点江山式的权威,而是很平和地与你探讨汽车设计的看法,如造型、风格、制作、技术和服务等。他说,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语言翻译,并不是简单地玩前卫与古典或时尚与深沉,而是将生活语言和技术语言结合起来的一门学问。汽车是特殊符号,其深层次是一种物化的文化。成功的设计都具有精彩的人文元素作依托,表现的是先进技术的巧妙应用。
通过采访,乔氏让我认识了作为设计大师的乔治亚罗,同时也认识了作为设计商人的乔治亚罗。这正如他自己所说,设计师提供给客户的不仅应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而且要反映客户的市场趋势和期望值。所以,我们说设计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半个商人(市场专家),看来一点都不为过。
一、何谓布局?
这里所讲的布局,是指如何安排一部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车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即全车的整体布局。布局方案一般是由总工程师决定的,但对于车身造型设计师,很好地理解甚至具备确定总体布局的能力也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汽车构造的复杂多变性要大得多。以电视机为例,所有电视机的内部结构大多相差无几,大致上都为立方体,造型(即外壳)所要提供的功能也不多,因而电视机外壳的设计就不需要具备什么“布局”观念;但是汽车的内部结构比电视机复杂得多,使用功能的要求很严格(如乘员/载货的空间、人体工程学的要求等),这些构成了很多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条件。因此,汽车造型设计师必须具备很清晰明确的布局观念,才能设计出具有优秀功能性的汽车外型。事实上很多突破性的布局方案都是由造型设计师在概念设计的阶段构想出来的。
二、布局元素
一部汽车的布局元素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座舱、行李舱、排气系统、悬挂系统、油箱、备胎等,其中前三者: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座舱是决定布局的三要素,按这“三要素”可将布局方式分为前置引擎前驱(FF)、前置引擎后驱(FR)、中置引擎(MR)及后置引擎(RR)四大类型,确定布局类型后,其它部件可采用见缝插针的原则。一个优秀的布局方案应该在使各部件工作良好的基础上满足应有的使用功能(如载人、运货、越野等)。
下面对各种布局方案作简单介绍:
1)前置引擎后轮驱动(FR)
如图A,引擎纵置于车头,纵向与变速箱相连,经过传动轴驱动后轮。最早期的汽车绝大部分采用FR布局,现在则主要应用在中、高级轿车。它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即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因此操控稳定性比较好。据物理原理的计算,后轮作驱动轮时,轮胎的附着利用率要优于前轮驱动,这是中、大型轿车(马力、扭力较大)都采用后轮驱动的主要原因。FR的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坐舱的地台空间。为了容纳传动轴,凡是采用FR的房车,其后座中间座椅的地台都是隆起来的,大大影响了脚部空间和乘坐舒适性,这可以说是FR的最大缺点。
2)前置引擎前轮驱动(FF)
将引擎横置在车头,经过变速箱直接驱动前轮,就可以免去传动轴,从而解决了FR布局的车厢地台问题。这种方案称为FF布局(图B)。FF是目前绝大部分微、小、中型轿车采用的布局方式。除了车厢地台降低外,FF在操控性方面也具有优势:由于重心偏前且由前轮产生驱动力,FF的汽车在操控性方面具有明显的转向不足特性,这在汽车操控性评价中属于一种安全的稳态倾向,是民用车的理想特性。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强。但之前也提到FF的驱动轮附着利用率较小,上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力会减小;前轮的驱动兼转向结构比较复杂,引擎和传动系统(变速箱、离合器等)集中在引擎舱内,布局拥挤,局限了采用大型引擎的可能性。这是大型轿车不采用FF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近年来出现了纵置引擎的FF布局(以前FF的引擎都是横置的),从而可以采用较大型的引擎。例如配3.5升V6引擎的本田Legend和2.8升V6的奥迪A6,都属于为数不多的中大型FF轿车。
3)中置引擎后轮驱动(MR)
即引擎放置在前、后轴之间的布局方式。最大的优点显然是轴荷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引擎占去了坐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采用MR的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一般的MR布局,引擎是置于座椅之后、后轴之前的,这样的布局在情理之中;近年出现了一种被称作“前中置引擎”的布局方式,即引擎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驱动后轮。从形式上这种布局应属于FR类型,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宝马3系列、本田S2000都属于这种类型。
4)后置引擎后轮驱动(RR)
早期广泛应用在微型车上,因为其结构紧凑,既没有沉重的传动轴,又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它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即高速过弯的稳定性差,容易侧滑。现在仍采用RR布局的轿车已经很少。保时捷911是其一,而它极易甩尾的操控特性也是出了名的。
5)四轮驱动
无论是前置、中置还是后置引擎,都可以采用四轮驱动。由于四个车轮均有动力,附着利用率最高,但重量大、占空间是它的显著缺点。此外动力流失率比单轴驱动大。四轮驱动过去只用于越野车,近年来随着限滑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经能够精确的调配扭矩在各车轮之间分配,所以出于提高操控性的考虑,采用四轮驱动的高性能跑车也越来越多。
把生活翻译成汽车--专访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
提及乔治亚罗,圈内人都知道这是一位举世瞩目的汽车设计大师。不少名车都出自于他的手笔,如被复活的“布加迪”高级跑车、宝马M1、“马萨拉蒂3200GT”、“雪佛莱CORVETTEMARAY”以及阿尔法·罗密欧最新版本的“VISCONTI”等,而德国大众最出名的“W12”概念车和丰田“凌志GS300”更是他的杰作。
面对乔治亚罗,我发现他并不像传媒所介绍的那么神秘,在交谈中他就是内行的设计商人,不仅懂市场,而且更懂得生活。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穿着打扮,都十分强烈地传递出他是一位大师级人物的信息。
中国需要汽车设计
“中国需要汽车设计。”乔治亚罗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他认为,目前中国正进入汽车时代的门槛,需要汽车设计来支撑、丰富汽车的品种,犹如服装一样,需要多样化。也许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乔治亚罗特地亲自来华参加今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车展,以感受中国人对汽车的热情。
“我们是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设计的公司。”乔治亚罗很直率地说:“我们与跨国公司不一样,是为企业服务的第三方。从创意到造型设计,再到工程设计乃至整车制造技术我们都可以提供,完全是为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专业公司。”
乔治亚罗很清楚,目前中国汽车业什么都不缺,就缺设计没引进。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在制造硬件的投入上不比世界上任何汽车企业差,尤其是目前几家著名的主流轿车企业的装备在世界上可以称得上是一流的。然而,在技术和开发上受制于人的这些企业很难有自主开发的话语权。乔氏说,他是从事汽车设计的,对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开发情况都比较了解,他的产品就是“卖设计”或“卖创意”。对于他来说,只要肯出价钱,什么样的汽车都可以设计出来。在他的设计库里存储了200多辆汽车的设计数据,可以变换出各种各样的车型供你挑选。乔氏说,我们可以出概念设计,也可以替你设计造型或工程设计,还可以提供交钥匙工程(设计开发出可以进行生产的汽车)。
重要的是创意
应该讲,乔氏在中国的出名和影响力还是近几年的事。早在五六年前,乔氏就把眼光投向了中国,先是在深圳探营,曾一度想与深圳一家设计公司合作,后又经常出现在上海和北京的国际车展上,仅我手头收集有关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的资料就有好几个版本。所以,我对乔氏说,你在中国的出名应该感谢华晨和南京菲亚特,是他们提高了你的知名度。
大家知道,中华轿车和派力奥是乔治亚罗设计的。尤其是派力奥,在整个品牌的推广介绍中,都离不开对乔治亚罗的“借势”,中华车也一样,现在的斯巴克也一样。我们说,派力奥洋溢着意大利优雅迷人的风格,实际上是乔氏对生活的阐释。至今,在中国所有的家轿车当中,派力奥卓尔不群的风格已被时尚人士称之为最耐看、最有品位的个性化家庭轿车。
对此,我请教乔氏,你当初是怎样设计这款车的?乔氏说,汽车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体现生活方式的道具,作为精致生活载体的派力奥,首先要富有生活情趣,车身要充满活力和朝气,雅而不俗,反映适应年轻人需求的情调;其次,从前脸到后尾,在设计手法上一气呵成,流畅而没有一点“累赘”,给人以简约的亲和力,又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突出动感和灵性;再者,整车性能是专门为喜欢汽车的人设计的,不仅操控灵便而且驾驶起来更爽。我开玩笑说,派力奥就像是朋友或是情人可以对话和交流,与其相伴就像融入画中的人,或人入画中的画,一幅流动的风景。
乔氏会意地说,如果有这种效果设计就算是成功了。“派力奥的设计基调就是有情趣的生活,处处要很生活化,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同时也要含蓄。”他透露,派力奥的更新版已经完成,要比现在的车型更完美。这也是乔氏在谈到派力奥时比较高兴的事。他说,派力奥最初的想法是一款为国际市场而设计的“世界车”,现在不仅在巴西等国家很受欢迎,而且被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认可,这真是莫大的欣慰。
作为世界级的汽车设计大师,乔氏有把西方人的高雅与东方人的含蓄较好地应用在中华轿车上的经验。我说,严格地讲中华轿车的概念是中国人设计的,你只不过是把它翻译成了设计的语言,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而已。对于这一点,乔氏并没有表示异议,他说,对设计师来说,重要的是创意,对生活和消费方式的理解。当初华晨找到他是先设计一辆MPV,再设计一款轿车。想不到在充分了解了客户的要求之后则先设计出了中华轿车。乔氏说,这也符合我们的设计哲理,即“根据对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的研究,提前改变最终客户的趣味。”不过他认为,如果当时华晨把工程设计也交给他们的话,也许这辆车会更成功。通过对中华车设计的过程,乔氏已经基本上了解了中国人的需求和对车的理解。这一点对于乔氏进军中国的设计市场增强了不少信心。
设计师也是商人
有趣的是,乔氏在这次的北京车展上亲自“练摊”———在展位上放了三辆车(宝马敞篷跑车、SPARK和中华轿车)。我注意到,其中有一辆SPARK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国产车。乔氏说,这辆车就是由他在1998年为大宇公司设计的马蹄兹(Matiz)。流畅的外形使这款小车玲珑透剔,娇俏可爱,如同一个小精灵。这在微型车的设计当中可以称得上是经典制作了,难怪美国通用公司在介绍这款车时要特别提到这是乔氏的代表作,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小车。
短暂的采访中,乔氏透露了他在中国开拓设计市场的打算。根据他与日本、韩国等汽车企业打交道的经验分析,他认为中国正处在汽车设计的饥渴状态,与20年前的日本、韩国一样,正处在需要设计来改变本土汽车形象的时候。他反复强调,合资企业是以市场为目的的赢利行为,不可能来扶持合作者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对于像他这样的设计公司来说正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够毫无保留地提供产品开发设计技术和人才的培养。对此,乔氏告诉我,他的公司已经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并已着手与一些汽车企业开始合作。
幽默风趣、成熟老练、拒绝轻浮、注重细节,这是采访过程中乔治亚罗留给我的基本印象。当我请他在中华车和派力奥跟前留影时,他特地穿好西服,大方地作了一个随意的姿势才让拍照。当我问及有关世界汽车设计潮流时,乔氏的眼里并没有流露出指点江山式的权威,而是很平和地与你探讨汽车设计的看法,如造型、风格、制作、技术和服务等。他说,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语言翻译,并不是简单地玩前卫与古典或时尚与深沉,而是将生活语言和技术语言结合起来的一门学问。汽车是特殊符号,其深层次是一种物化的文化。成功的设计都具有精彩的人文元素作依托,表现的是先进技术的巧妙应用。
通过采访,乔氏让我认识了作为设计大师的乔治亚罗,同时也认识了作为设计商人的乔治亚罗。这正如他自己所说,设计师提供给客户的不仅应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而且要反映客户的市场趋势和期望值。所以,我们说设计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半个商人(市场专家),看来一点都不为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