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斑枯病危害极大,番茄斑枯病症状有哪些?
番茄叶斑病的病原以土壤和粪肥中残留的分生孢子或菌丝体越冬,也以多年生茄科杂草越冬。第二年春天,病残体产生的分生孢子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分生孢子吸水后从孔口涌出,经风雨溅到番茄叶片上感染,地面的叶片先发病。雨后或早晚露水变干之前,细菌可以通过农业操作传播。分生孢子在潮湿的寄主表面萌发后,被气孔侵入,菌丝开始在寄主的细胞间隙扩散,分枝吸器渗入寄主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破坏组织,在组织内扩散。菌丝成熟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然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再次侵染。温暖潮湿,日照不足,有利于叶枯病的发生。番茄斑枯病通常发生在初夏,在收获后期传播迅速。
番茄斑枯病的症状
番茄斑枯病可以发生在番茄的各个阶段。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尤其是开花结果期,其次危害茎、花萼和叶柄,很少危害果实。一般地面老叶先受损,再慢慢蔓延到上部叶子。
发病初期;叶片背面有一个浸满水的圆形斑点。很快,叶片前后两侧会产生圆形、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深褐色,中间灰白色凹陷,上面有黑点,即病原体的分生孢子。
病情严重时;多斑可形成大面积枯斑,病叶发黄,提早脱落,植株早衰;还有患病部位脱落,穿透口腔的现象。病情严重时,中下叶完全枯萎,顶部只剩下几片壮叶。叶柄和茎点近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呈褐色,其上生有小黑点。叶柄上的小斑点也可以合成大的枯斑。水果上的损伤是圆形和棕色的。田间番茄斑病有大斑型和小斑型两种症状。大斑型也是常见类型,多发生在易感宿主。通常在老叶上出现1~2 mm的涝渍坏死点,然后慢慢变成椭圆形,直径2~5 mm,灰白色,其上生有许多分生孢子。
微小斑型;主要出现在抗病寄主上,有微小的斑点,通常有针尖大小,直径小于1 mm,深红棕色,上面很少或没有分生孢子。
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行防控
1.培育抗病品种
目前国内还没有抗TSWV和品质好的番茄品种,但已发现显性抗性基因Sw-5和Sw-7,国外也培育了一些抗TSWV的品种。目前,我国正在通过Sw-5基因初步筛选抗TSWV的番茄育种材料,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培育出抗TSWV的番茄品种。
2.种子消毒
既然已经证实种子可以携带番茄斑萎病毒,那么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种子可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冲洗后播种,防治效果较好。干热种子也可以灭菌,但考虑到高温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在应用前需要进行测试。
3.加强现场管理
苗期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后期病害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大田种植后,应加强肥料、水分和温度的管理,培育健壮的番茄植株,提高自身的抗病性。在修剪和修剪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个别受感染的植物,应及时拔除并深埋。此外,杂草也是蓟马活动和越冬的有利场所。应及时清除田间周围的杂草,切断可能的毒源,这也有利于番茄斑萎病毒的防治。
4.预防和控制药物传播媒介
蓟马,尤其是西花蓟马是TSWV的重要媒介,防治蓟马是防止TSWV传播的重要措施。在种植期施用5%吡虫啉颗粒剂(协力宝)300~500g/亩(直接点击蓝色文字查看产品详情),即可有效防治蓟马、粉虱、蚜虫等害虫,进而防治各种病毒性疾病。蓝色粘虫也可以悬挂在田间进行监测和诱捕。蓟马发生初期,10%多杀菌素悬浮剂3500次,240克/升溴虫腈悬浮剂3000次,或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6000次,每7天均匀喷洒2~3次。蓟马隐蔽性强,易产生抗药性。应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杀虫剂。此外,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球孢白僵菌等虫媒真菌和捕食螨等天敌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成为控制蓟马的有效手段。
5.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毒药物
番茄生长期可适当喷施锌、硼、钙等叶面肥,促进番茄生长,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同时可喷洒预防病毒病的药物,如均匀喷洒2%氨基寡糖500倍液、8%宁南霉素800倍液或20%双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可灭活病毒,减轻TSWV对番茄的危害。
2024-12-1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