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称呼的起源
老师的称呼起源于韩愈的的文章《师说》中的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意思是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文中正面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以什么人为师等问题,但重点是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扩展资料:
古代对老师的称谓分类:
1、尊称
“师傅”、“师父”、“先生”、“老夫子”、“先师”、“师长”、“尊师”等是古代对老师的尊称。
如:《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封建社会称太子的老师为“太子师傅”。
“师父”是对古代老师特别亲切的称呼,把老师当做父亲,这也印证了我国的那句老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
古代把年老的、德高望重的老师称为“先生”,《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
”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古时把“门馆”、“私塾”的中年老师都成为“先生”。
“先师”是对前辈的老师或去世的老师的尊称,“尊师”是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
韩愈在《石鼎联句》诗序中写道:“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
2、蔑称
蒙古人在1206年一统中原,建立了元朝。
元朝把教师纳入三教九流的位置,曰“八娼九儒十丐”,称老师为“臭老九”。
并且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敬的、戏谑的称呼,如“教书匠”、“娃娃头”、“孩子王”、“村学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