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节水 [农艺节水:节水农业的主导]
展开全部
所谓农艺节水就是利用农业综合技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它是众多节水环节中较为关键的一环,是节水农业的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政府逐渐对农业技术实施力度的重视和增强,有关部门已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例如选用抗旱高产作物和品种、改良耕作方法、农田水肥耦合及高效利用技术、地面覆盖技术、化学节水技术等来增加农业的增产增收。
选用抗旱高产作物和品种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作物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由本身遗传特性、形态特征和生理过程所决定,并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的综合应用中得以体现,依次通过选用对作物品种实现高效利用水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力。
改良耕作方法 合理的土壤耕作具有调节土壤物理性状、蓄水保墒、增加可给营养元素的效果。目前,我国耕作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因地制宜,由多耕趋向于少耕或免耕,由浅耕趋向于深耕,由耕翻趋向于深松,由单一农作物连作趋向于粮草轮作或适度休闲,重视水土保持,纳雨蓄墒。
此外,还采取既保水又保土的耕作技术体系,如水平等高耕作,蓄水聚肥改土耕作以及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等。目前我市应因地制宜的引进深松犁、免耕精良施肥播种农机具及配套技术、广谱高效无毒的除草剂等为我所用。
农田水肥耦合及高效利用技术水分和养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子,与作物生长和产量关系密切。作物营养的基本问题是解决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合理施肥,培肥地力,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在不增加施肥量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地面覆盖技术 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蓄存降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温等优点,并且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是一项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抗灾节水高产措施。
化学节水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有机高分子与水的亲和作用下形成的液态膜物质,分别施予种子、幼苗、土壤和植株,利用高分子或膜物质对水分进行调节控制,达到吸水保水、抑制蒸发、减少蒸腾、防止渗漏、增加蓄水、节水省水、有效供水的目的,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
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
技术简介:该技术以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为基础,把免(少)耕、种衣剂(旱育保姆)、旱育秧、地膜覆盖等技术原理进行综合运用。该技术把免(少)耕、种衣剂(旱育保姆)、旱育秧、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在水稻旱育秧上进行综合运用,简化育秧工序、降低了育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秧苗素质,易学易用。与翻耕旱育秧相比,每亩大田在培育秧苗上可节本增收35~40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技术负责: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农林局农技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课题组成功开展了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探索研究,创造性总结出了“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旱育秧病害防治技术及产品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水稻旱育秧病害的发生原因,提出“缺素补素”、“对症用药”、“预防为主”的病害防治技术,并将技术物化,研制成功防治旱育秧病害的“旱秧绿”系列产品,大面积生产并示范推广,取得良好防病治病、培育壮秧的效果。
该项目中“旱秧绿1号”和“旱秧3号”用于矫治和预防生理性黄(白)化病;“旱秧绿色号”用于防治立枯病;“旱秧绿4号”用于种子处理,兼治立枯病和恶苗病;“旱秧绿色号”与“旱秧绿4号”组合而成的“旱秧绿苗床专用肥”,集杀菌、补素、壮苗于一体,有效预防旱育秧的生理性和菌源性病害,并简化了秧田培肥技术,为旱育秧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可靠保证。
项目负责:江苏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水稻旱育大苗秧高产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针对成都平原稻-麦(油)两熟期田为主的特点,应用日本旱育小苗稀植栽培法技术原理,进行改进和创新,研究成功旱地培育大苗秧关键技术,秧龄达40-60天,叶龄达6.0-8.5叶,并经7年试验示范,配套完善形成一整套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易于操作的高产栽培新技术,突破了日本技术仅限于小苗的应用范畴,具有重要的生产和栽培学价值,解决了两季田大面积推广普及旱育秧的技术难题,增产幅度达到5%-10%。
技术负责: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水稻旱育秧死苗机理研究及旱秧健壮剂研制
项目简介:该项目采用酸式盐加酸根吸附剂方法通过酸根吸附可即时有效达到旱秧生长所需条件。且无硫磺和稀酸对土壤结构的破坏作用,最终可分解为营养元素被秧苗所吸收利用,是较理想的调酸方式。经筛选的秧苗气孔关闭调节物通过调节气孔关闭而减少蒸腾失水,减轻青枯病的发生,同时使秧苗抗旱能力大大加强。
项目负责: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项目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水稻新型营养调制剂研究
产品简介:该产品通过研究不同处理的秧苗素质及抗逆性,筛选出最新科学配方,掌握其使用技术;还研制了绿沃保,采用促苗剂及生物菌制剂提高秧苗的素质及肥料使用率,以健康壮苗达到防病目的,降低农药及化肥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研究秧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促苗剂、生物菌制剂及营养元素的最佳使用量、比例;强化幼苗的发根能力和根机能,调节地上地下生长平衡,增强抗病性与抗逆性;筛选出最新的科学配方,掌握该产品的使用技术。
产品负责: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产品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产品研制的水稻旱育秧营养土母剂,以降低化肥、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量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有益生物菌肥与植物源生物提取液,从而实现壮苗、保护环境的目的。
抗旱免耕精量播种机研制与示范
产品简介:该产品研制了2BQMS-2型免耕坐水精密播种施肥机。该机是为11~13.2kW四轮拖拉机配套,集坐水播种、免耕播种和精密播种三项先进技术为一体,一次可以完成多项作业,作业效率高,保证及时播种,提高产量,可以充分利用配套动力,节省能源,降低作业成本,降低作业费用。同时可以根据播种季节的实际需要满足多项不同内容的播种作业,实现对玉米、大豆、花生的精密播种。该机完全可以满足农艺上对免耕、坐水、精量播种、施肥的技术要求,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受到广大农户欢迎。
产品负责: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产品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示范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是将种衣剂与种子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种子表面固化成均匀遇水只吸胀不溶解,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屏障,使种子消毒,防止土传病菌的侵染,随着种子发芽出土,药剂及肥料从地下根部缓慢释放,可起到防治病虫害作用,确保苗全、苗齐、苗壮,长势强、根多叶浓、植株粗健,为增产打下良好基础。
技术负责:云南省景谷县种子管理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蔬菜种子包衣剂研制与开发
产品简介:该产品研制出甘蓝、番茄、黄瓜、辣椒、青菜的优质、高效、安全的种子包衣剂配方各1个和3种丸粒化配方;生产包衣剂650余公斤,包衣各类种子11000余公斤,并进行了示范种植;大田试验证实了该包衣剂能提高幼苗素质和成活率等,其防止苗期部分病害效果较对照提高60%以上,部分叶菜产量提高5~10%;提出了能进行商业化生产的甘蓝、番茄、黄瓜、甜椒、茄子等主要蔬菜作物种子包衣工艺及流程。
产品负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蔬菜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该产品使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符合我国药物发展方向。通过膜剂包衣减少了农药田间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丸粒化包衣节省播种量及配料和农药的用量;另外,种子包衣后可提高种子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复合型多功能农用保水剂研制与应用
产品简介:该产品采用“水溶液聚合分项控制合成法”专利技术生产高吸水性树脂,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爆聚问题。选择特殊交联剂,解决了无机养分、无机吸水矿物、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高吸水性树脂复合工艺技术难点,使产品一次产成率达到85%以上。
该产品从物理保水、提高根系吸水能力等方面改善保水剂的功能,形成了集保水、供水、保肥、供肥、调节作物生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产品负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该产品研究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在产品多功能、长效低成本、耐盐性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BW-50型种子包衣丸化机
产品简介:该产品引进新型种子包衣丸化技术,并研发出5BW50型种子包衣丸化机。该产品主要应用于粮食、油料作物种子、蔬菜、花卉种子、飞播牧草种子的包衣及丸粒化作业。
5BW50型种子包衣丸化机控制系统采用了工业型专用计算机,可以高质量、高精度地完成对粮食、蔬菜、牧草、经济作物等种子的包衣或丸粒化作业。为了便于适应不同规模的种子加工要求,控制系统可以在全自动、手动两者之间切换。
该机具有计量正确、药剂、粉剂和种子配比调节方便、雾化均匀、包衣和丸化质量好、度电生产率高、耐腐蚀、寿命长等特点。
产品负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低成本耐盐新型保水剂研制
产品简介:该课题利用水溶液聚合法,以廉价无机粘土凹凸棒与丙烯酸等亲水单体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复合吸水材料。由于复合吸水材料具有低成本,耐盐碱以及高吸水的特点。凹凸棒预先进行处理,改善其表面的活性,可增强交联的有机―无机接枝共聚产物的凝胶强度和吸水性;实验测试表明,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方法研制的保水剂可多次反复应用,比目前单一的有机聚合的保水剂使用寿命长;有机-无机复合吸水剂,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目前,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农、林和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中的抗旱、种子包衣、作物蘸根、水土保持以及土壤改良等方面。
产品负责: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研制及增产效应研究
产品简介:该营养保水剂其外观呈圆球形或椭圆形及其他任一种几何形状。包括内核和外壳,外壳为营养型有机-无机复合体,主要成分包括稀土、土壤矿物质、粉煤灰、粘合剂、纤维素、杀虫剂、杀菌剂、氮磷钾养分和微量元素等组合而成的营养型有机-无机复合体;内核为复合型保水剂,主要成分包括高分子吸水材料、稀土、纤维素、微量元素、磷钾养分,吸水倍数为50-300倍。
经田间试验和示范表明,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和营养型抗旱保水球在有效提高土壤蓄水量的同时,改良土壤结构,对作物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并有明显的促根壮苗等作用,可有效地提高旱作区降水的利用率。
技术负责: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该研究解决了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的配方、制造工艺和农作物增产效应,所研究的产品适用于所有农作物及园林绿化。
农业抗旱保水技术应用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以充分利用有限水源为核心,引进推广环保高效抗旱保水剂,推广保水剂经济高效施用技术,组装配套适宜播期、提高播种质量、合理施肥、地膜与秸秆覆盖等农艺节水技术。以示范区建设为引导,以技术培训为保障,利用现有上下贯通,横向联合推广网络体系,实现保水剂在项目区的推广应用,达到节水增效、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该技术在粮食、经济作物、瓜菜和林果10种作物上研究示范保水剂使用方法、使用效果、配套技术等,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保水剂应用规范。
技术负责: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技术针对天津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推广环保高效抗旱保水剂及相关节水技术,对提高耕层土壤蓄水保水供水能力,充分利用降水和灌溉水,提高水肥利用率,保障农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节水增效技术开发应用
技术简介:该技术主要采取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化学节水、工程节水与管理节水相结合,并配以相应的节水主体技术和配套技术。
具体技术措施:改传统的耕作方式,推行全旱整地,少免耕栽培;改水稻的全生育期经常保持水层为浅、湿、干相结合乃至湿润管理的灌溉方式;采取多种节水栽培方法,如水田旱种、地膜覆盖、稻草覆盖、乳苗抛栽等;选用高效、低毒、广谱、低残留的农药或生物制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倡绿色栽培等。
技术负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示范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吸收了日本和我国东北地区先进水稻生产理念和技术内涵,通过科技攻关和集成示范,建立了宁夏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旱育壮秧、宽行稀植、控氮增磷补钾、控制灌溉等关键技术综合配套应用,优化了群体结构,群体长势均衡,个体生长健壮,发育进程提早,增强了抗御低温冷害的能力、耐旱能力和抗病能力,解决了长期困扰宁夏水稻生产的“三高”问题。
技术负责:宁夏银川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技术采取建立精准示范区、培训农民技术队伍等措施,累计示范推广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87万亩,为宁夏大米产业化优势地位确立,确保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技术简介:该技术针对宁夏水稻产业化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秧苗素质低下、高播量、高密度、高施氮量等现象,借鉴采用国内外最先进水稻栽培理论和技术,从改善秧苗素质着手,改进大田栽培技术及管理模式,实现了秧田由随机不固定向固定方向发展,培肥方法由过去单一的春施向夏堆秋施、夏堆春施和固定培肥多样化发展,采用规范化技术与优质品种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示范验证,整精米率提高,裂纹米率和垩白率降低,示范技术受到农民及加工企业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技术负责: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技术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蓄水保墒机理与措施研究及应用
项目简介:该蓄水保�机理与措施的研究及应用项目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状况,开展了蓄水保�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提出了北京市多年平均水量地区分布特点和年际年内分布特点,建立了不同耕作、工程措施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坡地覆盖条件下降雨入渗、坡地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再分布、土壤�情的预测预报等数学模型。
项目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提出了适合京郊地区的畜水保�的措施和农艺措施、适宜种子发芽出苗的最优覆盖模式、保水剂技术等,并建立了反映秸秆覆盖条件下更层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可对土壤�情预测预报。
项目负责: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通州永乐店粮田试验示范区和昌平南邵果树试验示范区,经济效益显著。
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技术简介:为提高聚乙烯土工膜防渗工程的建设水平防止由于水及水溶液的渗漏造成损失或危害提高水的利用率使防渗工程正常发挥效益特制定本规范。该规范适用于以非加筋土工膜为防渗材料的水工建筑;物隧道或其他类型地下结构防渗体铺盖及固体废料填埋;衬护等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技术负责: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新型液态地膜研制及在农林中应用
产品简介:根据液膜增温蓄水保墒性能,开发研制可降解的新型液态地膜,研究在农林领域的应用技术,解决白色污染环境问题。研究了新型液态地膜的生产工艺,筛选并研制出易于沥青乳化、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复合型乳化剂。通过使用新型液态地膜对侧柏、臭柏、樟子松、枣树等的比较,成活率分别增加了5.3%、8.4%、11.3%、12.3%;新梢生长量增长0.5~6.0cm。
该产品证明了新型液态地膜的应用对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苗木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普遍有所提高。通过在坡地喷施液态地膜测定坡地径流量,研究液态地膜对水土保持的作用。通过在流沙活动地喷洒液态地膜,测定沙流量的变化,证明液态地膜对防止和减缓沙流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产品负责: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旱地贮水营养钵补灌节水抗旱增产技术
技术简介:该技术可用于瓜菜育苗和大田作物抗旱播种,育苗时间可比正常播种时间提前15-20天;含水量可达到400-600%,贮水营养钵也可用于林业育苗,培养林业护根苗。稀穴密株种植穴精灌抗旱技术,采用中心坑辐射渗透灌溉法。秸秆贮水营养钵稀穴密株种植穴精灌抗旱技术,主要适于旱地稀植作物,如西瓜、南瓜、玉米等,不适于小麦等密植作物,也可用于温室育苗和林业育苗。
技术负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秸秆贮水营养钵及其冷压模塑制造工艺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穴精灌技术主要是配套田间微集水工程,也适于灌区发展节水灌溉,在节水抗旱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渗水地膜覆盖技术推广
技术简介:“渗水地膜研制及其应用”项目组建了渗水地膜生产企业。改制了多种类型的渗水地膜覆盖播种机具。形成了三套适合不同地区要求的渗水地膜专用农机具。编制了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水分利用率指标显著提高。水分生产率指标,渗水地膜覆盖的为1.75kg/mm,比普通地膜覆盖增加了29.6%蒸腾蒸散比指标,渗水地膜覆盖的为0.97,比普通地膜覆盖的0.75增加了29.3%,比无覆盖的0.48增加了102%。水分利用率指标,渗水地膜覆盖的为55.2%,高于普通地膜覆盖的47.8%。渗水地膜覆盖玉米增产幅度为20.0%~35.0%。
技术负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选用抗旱高产作物和品种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作物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由本身遗传特性、形态特征和生理过程所决定,并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的综合应用中得以体现,依次通过选用对作物品种实现高效利用水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力。
改良耕作方法 合理的土壤耕作具有调节土壤物理性状、蓄水保墒、增加可给营养元素的效果。目前,我国耕作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因地制宜,由多耕趋向于少耕或免耕,由浅耕趋向于深耕,由耕翻趋向于深松,由单一农作物连作趋向于粮草轮作或适度休闲,重视水土保持,纳雨蓄墒。
此外,还采取既保水又保土的耕作技术体系,如水平等高耕作,蓄水聚肥改土耕作以及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等。目前我市应因地制宜的引进深松犁、免耕精良施肥播种农机具及配套技术、广谱高效无毒的除草剂等为我所用。
农田水肥耦合及高效利用技术水分和养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子,与作物生长和产量关系密切。作物营养的基本问题是解决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合理施肥,培肥地力,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在不增加施肥量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地面覆盖技术 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蓄存降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温等优点,并且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是一项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抗灾节水高产措施。
化学节水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有机高分子与水的亲和作用下形成的液态膜物质,分别施予种子、幼苗、土壤和植株,利用高分子或膜物质对水分进行调节控制,达到吸水保水、抑制蒸发、减少蒸腾、防止渗漏、增加蓄水、节水省水、有效供水的目的,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
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
技术简介:该技术以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为基础,把免(少)耕、种衣剂(旱育保姆)、旱育秧、地膜覆盖等技术原理进行综合运用。该技术把免(少)耕、种衣剂(旱育保姆)、旱育秧、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在水稻旱育秧上进行综合运用,简化育秧工序、降低了育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秧苗素质,易学易用。与翻耕旱育秧相比,每亩大田在培育秧苗上可节本增收35~40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技术负责: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农林局农技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课题组成功开展了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探索研究,创造性总结出了“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旱育秧病害防治技术及产品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水稻旱育秧病害的发生原因,提出“缺素补素”、“对症用药”、“预防为主”的病害防治技术,并将技术物化,研制成功防治旱育秧病害的“旱秧绿”系列产品,大面积生产并示范推广,取得良好防病治病、培育壮秧的效果。
该项目中“旱秧绿1号”和“旱秧3号”用于矫治和预防生理性黄(白)化病;“旱秧绿色号”用于防治立枯病;“旱秧绿4号”用于种子处理,兼治立枯病和恶苗病;“旱秧绿色号”与“旱秧绿4号”组合而成的“旱秧绿苗床专用肥”,集杀菌、补素、壮苗于一体,有效预防旱育秧的生理性和菌源性病害,并简化了秧田培肥技术,为旱育秧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可靠保证。
项目负责:江苏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水稻旱育大苗秧高产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针对成都平原稻-麦(油)两熟期田为主的特点,应用日本旱育小苗稀植栽培法技术原理,进行改进和创新,研究成功旱地培育大苗秧关键技术,秧龄达40-60天,叶龄达6.0-8.5叶,并经7年试验示范,配套完善形成一整套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易于操作的高产栽培新技术,突破了日本技术仅限于小苗的应用范畴,具有重要的生产和栽培学价值,解决了两季田大面积推广普及旱育秧的技术难题,增产幅度达到5%-10%。
技术负责: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水稻旱育秧死苗机理研究及旱秧健壮剂研制
项目简介:该项目采用酸式盐加酸根吸附剂方法通过酸根吸附可即时有效达到旱秧生长所需条件。且无硫磺和稀酸对土壤结构的破坏作用,最终可分解为营养元素被秧苗所吸收利用,是较理想的调酸方式。经筛选的秧苗气孔关闭调节物通过调节气孔关闭而减少蒸腾失水,减轻青枯病的发生,同时使秧苗抗旱能力大大加强。
项目负责: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项目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水稻新型营养调制剂研究
产品简介:该产品通过研究不同处理的秧苗素质及抗逆性,筛选出最新科学配方,掌握其使用技术;还研制了绿沃保,采用促苗剂及生物菌制剂提高秧苗的素质及肥料使用率,以健康壮苗达到防病目的,降低农药及化肥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研究秧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促苗剂、生物菌制剂及营养元素的最佳使用量、比例;强化幼苗的发根能力和根机能,调节地上地下生长平衡,增强抗病性与抗逆性;筛选出最新的科学配方,掌握该产品的使用技术。
产品负责: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产品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产品研制的水稻旱育秧营养土母剂,以降低化肥、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量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有益生物菌肥与植物源生物提取液,从而实现壮苗、保护环境的目的。
抗旱免耕精量播种机研制与示范
产品简介:该产品研制了2BQMS-2型免耕坐水精密播种施肥机。该机是为11~13.2kW四轮拖拉机配套,集坐水播种、免耕播种和精密播种三项先进技术为一体,一次可以完成多项作业,作业效率高,保证及时播种,提高产量,可以充分利用配套动力,节省能源,降低作业成本,降低作业费用。同时可以根据播种季节的实际需要满足多项不同内容的播种作业,实现对玉米、大豆、花生的精密播种。该机完全可以满足农艺上对免耕、坐水、精量播种、施肥的技术要求,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受到广大农户欢迎。
产品负责: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产品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示范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是将种衣剂与种子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种子表面固化成均匀遇水只吸胀不溶解,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屏障,使种子消毒,防止土传病菌的侵染,随着种子发芽出土,药剂及肥料从地下根部缓慢释放,可起到防治病虫害作用,确保苗全、苗齐、苗壮,长势强、根多叶浓、植株粗健,为增产打下良好基础。
技术负责:云南省景谷县种子管理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蔬菜种子包衣剂研制与开发
产品简介:该产品研制出甘蓝、番茄、黄瓜、辣椒、青菜的优质、高效、安全的种子包衣剂配方各1个和3种丸粒化配方;生产包衣剂650余公斤,包衣各类种子11000余公斤,并进行了示范种植;大田试验证实了该包衣剂能提高幼苗素质和成活率等,其防止苗期部分病害效果较对照提高60%以上,部分叶菜产量提高5~10%;提出了能进行商业化生产的甘蓝、番茄、黄瓜、甜椒、茄子等主要蔬菜作物种子包衣工艺及流程。
产品负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蔬菜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该产品使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符合我国药物发展方向。通过膜剂包衣减少了农药田间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丸粒化包衣节省播种量及配料和农药的用量;另外,种子包衣后可提高种子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复合型多功能农用保水剂研制与应用
产品简介:该产品采用“水溶液聚合分项控制合成法”专利技术生产高吸水性树脂,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爆聚问题。选择特殊交联剂,解决了无机养分、无机吸水矿物、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高吸水性树脂复合工艺技术难点,使产品一次产成率达到85%以上。
该产品从物理保水、提高根系吸水能力等方面改善保水剂的功能,形成了集保水、供水、保肥、供肥、调节作物生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产品负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该产品研究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在产品多功能、长效低成本、耐盐性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BW-50型种子包衣丸化机
产品简介:该产品引进新型种子包衣丸化技术,并研发出5BW50型种子包衣丸化机。该产品主要应用于粮食、油料作物种子、蔬菜、花卉种子、飞播牧草种子的包衣及丸粒化作业。
5BW50型种子包衣丸化机控制系统采用了工业型专用计算机,可以高质量、高精度地完成对粮食、蔬菜、牧草、经济作物等种子的包衣或丸粒化作业。为了便于适应不同规模的种子加工要求,控制系统可以在全自动、手动两者之间切换。
该机具有计量正确、药剂、粉剂和种子配比调节方便、雾化均匀、包衣和丸化质量好、度电生产率高、耐腐蚀、寿命长等特点。
产品负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低成本耐盐新型保水剂研制
产品简介:该课题利用水溶液聚合法,以廉价无机粘土凹凸棒与丙烯酸等亲水单体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复合吸水材料。由于复合吸水材料具有低成本,耐盐碱以及高吸水的特点。凹凸棒预先进行处理,改善其表面的活性,可增强交联的有机―无机接枝共聚产物的凝胶强度和吸水性;实验测试表明,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方法研制的保水剂可多次反复应用,比目前单一的有机聚合的保水剂使用寿命长;有机-无机复合吸水剂,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目前,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农、林和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中的抗旱、种子包衣、作物蘸根、水土保持以及土壤改良等方面。
产品负责: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研制及增产效应研究
产品简介:该营养保水剂其外观呈圆球形或椭圆形及其他任一种几何形状。包括内核和外壳,外壳为营养型有机-无机复合体,主要成分包括稀土、土壤矿物质、粉煤灰、粘合剂、纤维素、杀虫剂、杀菌剂、氮磷钾养分和微量元素等组合而成的营养型有机-无机复合体;内核为复合型保水剂,主要成分包括高分子吸水材料、稀土、纤维素、微量元素、磷钾养分,吸水倍数为50-300倍。
经田间试验和示范表明,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和营养型抗旱保水球在有效提高土壤蓄水量的同时,改良土壤结构,对作物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并有明显的促根壮苗等作用,可有效地提高旱作区降水的利用率。
技术负责: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该研究解决了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的配方、制造工艺和农作物增产效应,所研究的产品适用于所有农作物及园林绿化。
农业抗旱保水技术应用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以充分利用有限水源为核心,引进推广环保高效抗旱保水剂,推广保水剂经济高效施用技术,组装配套适宜播期、提高播种质量、合理施肥、地膜与秸秆覆盖等农艺节水技术。以示范区建设为引导,以技术培训为保障,利用现有上下贯通,横向联合推广网络体系,实现保水剂在项目区的推广应用,达到节水增效、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该技术在粮食、经济作物、瓜菜和林果10种作物上研究示范保水剂使用方法、使用效果、配套技术等,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保水剂应用规范。
技术负责: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技术针对天津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推广环保高效抗旱保水剂及相关节水技术,对提高耕层土壤蓄水保水供水能力,充分利用降水和灌溉水,提高水肥利用率,保障农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节水增效技术开发应用
技术简介:该技术主要采取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化学节水、工程节水与管理节水相结合,并配以相应的节水主体技术和配套技术。
具体技术措施:改传统的耕作方式,推行全旱整地,少免耕栽培;改水稻的全生育期经常保持水层为浅、湿、干相结合乃至湿润管理的灌溉方式;采取多种节水栽培方法,如水田旱种、地膜覆盖、稻草覆盖、乳苗抛栽等;选用高效、低毒、广谱、低残留的农药或生物制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倡绿色栽培等。
技术负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示范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吸收了日本和我国东北地区先进水稻生产理念和技术内涵,通过科技攻关和集成示范,建立了宁夏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旱育壮秧、宽行稀植、控氮增磷补钾、控制灌溉等关键技术综合配套应用,优化了群体结构,群体长势均衡,个体生长健壮,发育进程提早,增强了抗御低温冷害的能力、耐旱能力和抗病能力,解决了长期困扰宁夏水稻生产的“三高”问题。
技术负责:宁夏银川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技术采取建立精准示范区、培训农民技术队伍等措施,累计示范推广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87万亩,为宁夏大米产业化优势地位确立,确保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技术简介:该技术针对宁夏水稻产业化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秧苗素质低下、高播量、高密度、高施氮量等现象,借鉴采用国内外最先进水稻栽培理论和技术,从改善秧苗素质着手,改进大田栽培技术及管理模式,实现了秧田由随机不固定向固定方向发展,培肥方法由过去单一的春施向夏堆秋施、夏堆春施和固定培肥多样化发展,采用规范化技术与优质品种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示范验证,整精米率提高,裂纹米率和垩白率降低,示范技术受到农民及加工企业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技术负责: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技术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蓄水保墒机理与措施研究及应用
项目简介:该蓄水保�机理与措施的研究及应用项目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状况,开展了蓄水保�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提出了北京市多年平均水量地区分布特点和年际年内分布特点,建立了不同耕作、工程措施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坡地覆盖条件下降雨入渗、坡地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再分布、土壤�情的预测预报等数学模型。
项目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提出了适合京郊地区的畜水保�的措施和农艺措施、适宜种子发芽出苗的最优覆盖模式、保水剂技术等,并建立了反映秸秆覆盖条件下更层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可对土壤�情预测预报。
项目负责: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通州永乐店粮田试验示范区和昌平南邵果树试验示范区,经济效益显著。
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技术简介:为提高聚乙烯土工膜防渗工程的建设水平防止由于水及水溶液的渗漏造成损失或危害提高水的利用率使防渗工程正常发挥效益特制定本规范。该规范适用于以非加筋土工膜为防渗材料的水工建筑;物隧道或其他类型地下结构防渗体铺盖及固体废料填埋;衬护等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技术负责: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新型液态地膜研制及在农林中应用
产品简介:根据液膜增温蓄水保墒性能,开发研制可降解的新型液态地膜,研究在农林领域的应用技术,解决白色污染环境问题。研究了新型液态地膜的生产工艺,筛选并研制出易于沥青乳化、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复合型乳化剂。通过使用新型液态地膜对侧柏、臭柏、樟子松、枣树等的比较,成活率分别增加了5.3%、8.4%、11.3%、12.3%;新梢生长量增长0.5~6.0cm。
该产品证明了新型液态地膜的应用对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苗木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普遍有所提高。通过在坡地喷施液态地膜测定坡地径流量,研究液态地膜对水土保持的作用。通过在流沙活动地喷洒液态地膜,测定沙流量的变化,证明液态地膜对防止和减缓沙流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产品负责: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旱地贮水营养钵补灌节水抗旱增产技术
技术简介:该技术可用于瓜菜育苗和大田作物抗旱播种,育苗时间可比正常播种时间提前15-20天;含水量可达到400-600%,贮水营养钵也可用于林业育苗,培养林业护根苗。稀穴密株种植穴精灌抗旱技术,采用中心坑辐射渗透灌溉法。秸秆贮水营养钵稀穴密株种植穴精灌抗旱技术,主要适于旱地稀植作物,如西瓜、南瓜、玉米等,不适于小麦等密植作物,也可用于温室育苗和林业育苗。
技术负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技术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秸秆贮水营养钵及其冷压模塑制造工艺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穴精灌技术主要是配套田间微集水工程,也适于灌区发展节水灌溉,在节水抗旱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渗水地膜覆盖技术推广
技术简介:“渗水地膜研制及其应用”项目组建了渗水地膜生产企业。改制了多种类型的渗水地膜覆盖播种机具。形成了三套适合不同地区要求的渗水地膜专用农机具。编制了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水分利用率指标显著提高。水分生产率指标,渗水地膜覆盖的为1.75kg/mm,比普通地膜覆盖增加了29.6%蒸腾蒸散比指标,渗水地膜覆盖的为0.97,比普通地膜覆盖的0.75增加了29.3%,比无覆盖的0.48增加了102%。水分利用率指标,渗水地膜覆盖的为55.2%,高于普通地膜覆盖的47.8%。渗水地膜覆盖玉米增产幅度为20.0%~35.0%。
技术负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技术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