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作文教学案

 我来答
蓮估觿
2013-10-10 · TA获得超过321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48万
展开全部
作文教学案一: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话题作文的审题作文话题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材料、话题的阐述语、话题和具体写作要求。1审话题材料,抓关键词句例1:2002年全国卷作文话题: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问题:找出上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说它们对审题有什么限制和启发?参考答案:①“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这句话对选择的环境作出了限制:考生必须表现主人公在较为艰难的情况下作出选择,而不是在较为宽松的心态下作出的选择。②“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这句话很重要,这表明文章要强化这是一个二难选择,要有矛盾的心理。 ③“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这句话体现了救人=自救。2、审阐述话语,明话题方向例2:2005年浙江卷作文话题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说:“春色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问题:上述话题阐述语,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方向?参考答案:①命题者鼓励考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②抓无限和有限的辨证关系。3、审注意要求,防止几种误区注意要求往往是相对固定的: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我们在分析这一部分时,要做到澄清以下几个问题:①、立意自定,不等于主题无禁忌。立意有高低之分。②、文体自选,不等于不要文体,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将文章成了“四不像”记叙文没有记叙的“三要素”,没有起码的描写,议论文缺乏必要的层次,没有鲜明的例证。③、题目自拟,不等于题目无关紧要。有些考生把题目等同于话题,这并非不可,但他们的题目就不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④、不得抄袭,不等于不能调动平时的阅读积累。这主要是针对套作和宿构现象的。4、话题类型及审题要求(具体见新《坐标话题作文》第18页)①观点型话题做这种话题作文最忌讳背离话题,如今年重庆卷话题“双赢的智慧”,考生就不能写成“双赢”不可能,也就是不要反弹琵琶。②事物现象形话题此类话题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如“音乐”、“挑战”等,对此,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这一事物或现象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深入挖掘它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不能直停留在表面。③关系类话题审此类话题关键是不要偏于一方而忽略另一方,要找出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如“时尚与经典”,审题的关键在于不要只说一方好,另一面就一无是处,而要看到时尚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持久下去而成为经典,曾经的经典也只要勇于创新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成为新的时尚。④范围型话题这种话题的限制性很小,只为你提供了范围。如2002年春季高考作文话题“出发与到达”(具体见新《坐标话题作文》第18页),不能将它理解成关系类话题,从二者中找出一个孰是孰非,它只是为你提供了一个范围,你既可以倾向于出发,也可以倾向于到达。再如今年高考江苏卷作文话题“凤头、猪肚、豹尾”,你既可以倾向于“凤头“,也可以倾向于”猪肚“,也可以是”豹尾“,也可以三者都涉及。但要强调一点,你不管写哪一点,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中途易辙。 二、供材料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为了帮助考生认识话题、拓展视野、激发思维所作的必要的提示和启发。而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主题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所以从材料中提取的中心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材料作文审题有两个原则:1、把握题旨例3: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另一人干脆用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呀!” 生活的本质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的高贵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①三种人喝水的不同方式实质上代表了对待生活的哪些不同态度?[参考答案]前两个人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财富的多寡和荣誉名声的得失上,而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真正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②你可以从阅读与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参考答案]陶渊明,远离官场,他认识到生活的本质与精神的可贵,屏弃了浮华与虚荣。生活中还有很多放弃财富而致力于劳作的人,他们也认识到生活的本质是劳动和创造,真正的高贵在于精神和人格,人生的幸福在于拥有真纯和美德。热衷于功名利禄,满足于蝇营狗苟会越来越丧失人的本性,越来越远离生活的本质。2、明确角度角度即材料表现出来的看问题的出发点。有的材料只有一个角度,有的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例4:武汉的珞珈山,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总见一些青年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问:这则材料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取观点?①从游人角度:批判一些年轻人常年一味崇洋而忘了本。②从韩国青年的角度正面阐述不忘本。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导师“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则有“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所谓命题作文,就是作文的题目已经定下了,不能更改了,这是一个限制,但同时它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就是这个题目往往比较宽泛,可写的领域范围很广,而限制往往在于它表现的意义。例5:以《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2005年北京卷作文题)“安”字含有多种意思,多种词性,形容词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等,动词有“安于”“安享”。它的限制性在于所写内容必须在“安”的这些词语所包含的内容之内。另外,要注意所给标题的内在性含义。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这里的“安”如果光写“安全”,泛泛而谈,是得不到好分数的,必须挖掘内在含义,要能深入到个人心灵深处、一个民族文化中。以下是北京一满分考试的作文片段:“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一种安逸;“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种安逸;然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后的一杯清茶、一壶酒也是一种安逸。安逸是一种释然,是一种随心,是一种大风大浪后的平静与享受。文章将安深化为一种人生的态度,并追溯到历史中去,用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表现。说明此考生在审题上比一般学生更深入。 四、造成偏题跑题的主要类型1、对话题、材料或题目理解不全面。比如“心存希望”这个话题,许多同学大谈希望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有希望,这就变成了“希望”,“心存希望”一定要突出一个“心”字,要突出主人公的情感主体地位。决不能只对“希望”泛泛而谈。2、对话题理解不深入。如第十次周练的作文话题为“失落”,失落在字典中有两种理解:一为遗失、丢失,二为精神上失去寄托而感到空虚。是不是二者都可以入文呢?不是,根据材料,我们应该写前一种“失落”。3、穿靴戴帽,转移话题。如:2000年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位考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在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种种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答案也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与话题无关的一件事)生活的海洋是丰富多彩的,我只是撷取了其中的一朵浪花。造成这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少同学平时宿构了一些文章,到了考试时就不顾实际,硬往上靠。有的考生自己也觉得所写内容与原话题“风马牛不相及”,于是只好穿靴戴帽,打扮一番。尽管作者用心良苦,但这类文章的毛病是逃不过阅卷教师的眼睛的。4、否定话题。 五、审题立意练习回声为了排遣苦闷,我做了一次远行。 憋着劲儿,登上了盼望已久的峰顶,心在刹那间却凝固成高旷的沉默。那一望无垠的湛蓝的天和海,那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苍翠山峦。这是大自然怎样的一种雄浑和生命力的奔涌?我不由自主地张开双臂,积蓄已久的心声和力量凝成一声"喂--",在山海间飞出。片刻,那"喂--喂--喂--喂……"的回声像澎湃的波浪涌来,将我淹没。我就一个人在峰顶静静地站着。海拥着山,天连着地,那回声在心胸中涌着、涌着。而不远千里奔波而来,也许正是为领略这种回声、这种神奇。渐渐地,回声退了、退了,而往日难忘的记忆珍藏、青春憧憬和那些期待的眼神却像涨潮的海水一样涌上来,述说着,疑问着。也就是在宁静中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我把对生活的所有疑问凝成一声"喂",而山海回答的是同样的语言似是有声,却是沉默。我轻松地笑了:飞去的是失落与彷徨,回来的是热情和希望。是的,我要重新展翅飞翔,不管前方是否还有风雨雷电。人的语言只是一种生命的疑问,而沉默却是对生命的耕耘,对疑问永恒的回答。不要幻想世界会给你直接的答案,发现和感悟才是人生的真谛。而回声就是这样一种用反复和沉默来启迪生命的语言,只是,你可用心聆听过?“回声”的启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这就是回声的独白,回声的启示,回声的内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心灵去对待另一颗心灵,都应该用一双热情的瞳孔去面对另一双瞳孔,因为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只有捧着自己的一颗心,真心地对待别人,爱和关心才会如春雨般地滋润我们的全身。没有付出,哪会有得到?没有奉献,哪会有收获?其实,对待别人是因,反馈到自己的则是果。 如果侯赛因国王身前不关心自己国家的人民,不操心国家的大事,不为中东和平而奔波调解,在他临死前的那几天,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国民在风雨中等候在王宫外,甘愿捐献自己的器官?如果燕妮不为穷苦的人奔走忙碌,她死后的墓前又怎会有鲜花的簇拥呢? 所以,无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前提还是你自己的付出。 这是个伟大的世界,世界需要爱来维系,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关心来作用,只有这样世界才会缤纷多彩。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不要过分地算计别人,不要操心地计较付出得到的多少,因为得到付出之间永远没有公式。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苍穹中的一颗小星,都只是深夜中的一把火炬,我们心中所想的应该是别人,装着的应该是别人,只有这样,天空才会更加明亮,深夜才会充满光明与温暖。 所以,朋友当你想获得别人的关心与尊重时,当你想让你的周围变得明亮起来,当你想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的世界中时,请从自己做起,请和和气气地对青山说一声:“你好!”相信青山也会让你感到满意的。 玫瑰赠人,手有余香,相信这余香会缠绕在你的指尖,渗透到你的心里,永远永远地环绕在这万水千山之间。这是两篇以“回声”为话题的作文,都未偏题,看看它们立意有高低之分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猫儿_1SQ
2013-10-10 · TA获得超过577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5万
展开全部
作文教学案一: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话题作文的审题作文话题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材料、话题的阐述语、话题和具体写作要求。1审话题材料,抓关键词句例1:2002年全国卷作文话题: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问题:找出上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说它们对审题有什么限制和启发?参考答案:①“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这句话对选择的环境作出了限制:考生必须表现主人公在较为艰难的情况下作出选择,而不是在较为宽松的心态下作出的选择。②“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这句话很重要,这表明文章要强化这是一个二难选择,要有矛盾的心理。 ③“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这句话体现了救人=自救。2、审阐述话语,明话题方向例2:2005年浙江卷作文话题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说:“春色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问题:上述话题阐述语,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方向?参考答案:①命题者鼓励考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②抓无限和有限的辨证关系。3、审注意要求,防止几种误区注意要求往往是相对固定的: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我们在分析这一部分时,要做到澄清以下几个问题:①、立意自定,不等于主题无禁忌。立意有高低之分。②、文体自选,不等于不要文体,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将文章成了“四不像”记叙文没有记叙的“三要素”,没有起码的描写,议论文缺乏必要的层次,没有鲜明的例证。③、题目自拟,不等于题目无关紧要。有些考生把题目等同于话题,这并非不可,但他们的题目就不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④、不得抄袭,不等于不能调动平时的阅读积累。这主要是针对套作和宿构现象的。4、话题类型及审题要求(具体见新《坐标话题作文》第18页)①观点型话题做这种话题作文最忌讳背离话题,如今年重庆卷话题“双赢的智慧”,考生就不能写成“双赢”不可能,也就是不要反弹琵琶。②事物现象形话题此类话题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如“音乐”、“挑战”等,对此,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这一事物或现象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深入挖掘它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不能直停留在表面。③关系类话题审此类话题关键是不要偏于一方而忽略另一方,要找出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如“时尚与经典”,审题的关键在于不要只说一方好,另一面就一无是处,而要看到时尚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持久下去而成为经典,曾经的经典也只要勇于创新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成为新的时尚。④范围型话题这种话题的限制性很小,只为你提供了范围。如2002年春季高考作文话题“出发与到达”(具体见新《坐标话题作文》第18页),不能将它理解成关系类话题,从二者中找出一个孰是孰非,它只是为你提供了一个范围,你既可以倾向于出发,也可以倾向于到达。再如今年高考江苏卷作文话题“凤头、猪肚、豹尾”,你既可以倾向于“凤头“,也可以倾向于”猪肚“,也可以是”豹尾“,也可以三者都涉及。但要强调一点,你不管写哪一点,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中途易辙。 二、供材料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为了帮助考生认识话题、拓展视野、激发思维所作的必要的提示和启发。而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主题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所以从材料中提取的中心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材料作文审题有两个原则:1、把握题旨例3: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另一人干脆用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呀!” 生活的本质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的高贵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①三种人喝水的不同方式实质上代表了对待生活的哪些不同态度?[参考答案]前两个人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财富的多寡和荣誉名声的得失上,而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真正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②你可以从阅读与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参考答案]陶渊明,远离官场,他认识到生活的本质与精神的可贵,屏弃了浮华与虚荣。生活中还有很多放弃财富而致力于劳作的人,他们也认识到生活的本质是劳动和创造,真正的高贵在于精神和人格,人生的幸福在于拥有真纯和美德。热衷于功名利禄,满足于蝇营狗苟会越来越丧失人的本性,越来越远离生活的本质。2、明确角度角度即材料表现出来的看问题的出发点。有的材料只有一个角度,有的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例4:武汉的珞珈山,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总见一些青年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问:这则材料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取观点?①从游人角度:批判一些年轻人常年一味崇洋而忘了本。②从韩国青年的角度正面阐述不忘本。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导师“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则有“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所谓命题作文,就是作文的题目已经定下了,不能更改了,这是一个限制,但同时它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就是这个题目往往比较宽泛,可写的领域范围很广,而限制往往在于它表现的意义。例5:以《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2005年北京卷作文题)“安”字含有多种意思,多种词性,形容词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等,动词有“安于”“安享”。它的限制性在于所写内容必须在“安”的这些词语所包含的内容之内。另外,要注意所给标题的内在性含义。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这里的“安”如果光写“安全”,泛泛而谈,是得不到好分数的,必须挖掘内在含义,要能深入到个人心灵深处、一个民族文化中。以下是北京一满分考试的作文片段:“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一种安逸;“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种安逸;然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后的一杯清茶、一壶酒也是一种安逸。安逸是一种释然,是一种随心,是一种大风大浪后的平静与享受。文章将安深化为一种人生的态度,并追溯到历史中去,用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表现。说明此考生在审题上比一般学生更深入。 四、造成偏题跑题的主要类型1、对话题、材料或题目理解不全面。比如“心存希望”这个话题,许多同学大谈希望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有希望,这就变成了“希望”,“心存希望”一定要突出一个“心”字,要突出主人公的情感主体地位。决不能只对“希望”泛泛而谈。2、对话题理解不深入。如第十次周练的作文话题为“失落”,失落在字典中有两种理解:一为遗失、丢失,二为精神上失去寄托而感到空虚。是不是二者都可以入文呢?不是,根据材料,我们应该写前一种“失落”。3、穿靴戴帽,转移话题。如:2000年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位考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在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种种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答案也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与话题无关的一件事)生活的海洋是丰富多彩的,我只是撷取了其中的一朵浪花。造成这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少同学平时宿构了一些文章,到了考试时就不顾实际,硬往上靠。有的考生自己也觉得所写内容与原话题“风马牛不相及”,于是只好穿靴戴帽,打扮一番。尽管作者用心良苦,但这类文章的毛病是逃不过阅卷教师的眼睛的。4、否定话题。 五、审题立意练习回声为了排遣苦闷,我做了一次远行。 憋着劲儿,登上了盼望已久的峰顶,心在刹那间却凝固成高旷的沉默。那一望无垠的湛蓝的天和海,那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苍翠山峦。这是大自然怎样的一种雄浑和生命力的奔涌?我不由自主地张开双臂,积蓄已久的心声和力量凝成一声"喂--",在山海间飞出。片刻,那"喂--喂--喂--喂……"的回声像澎湃的波浪涌来,将我淹没。我就一个人在峰顶静静地站着。海拥着山,天连着地,那回声在心胸中涌着、涌着。而不远千里奔波而来,也许正是为领略这种回声、这种神奇。渐渐地,回声退了、退了,而往日难忘的记忆珍藏、青春憧憬和那些期待的眼神却像涨潮的海水一样涌上来,述说着,疑问着。也就是在宁静中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我把对生活的所有疑问凝成一声"喂",而山海回答的是同样的语言似是有声,却是沉默。我轻松地笑了:飞去的是失落与彷徨,回来的是热情和希望。是的,我要重新展翅飞翔,不管前方是否还有风雨雷电。人的语言只是一种生命的疑问,而沉默却是对生命的耕耘,对疑问永恒的回答。不要幻想世界会给你直接的答案,发现和感悟才是人生的真谛。而回声就是这样一种用反复和沉默来启迪生命的语言,只是,你可用心聆听过?“回声”的启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这就是回声的独白,回声的启示,回声的内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心灵去对待另一颗心灵,都应该用一双热情的瞳孔去面对另一双瞳孔,因为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只有捧着自己的一颗心,真心地对待别人,爱和关心才会如春雨般地滋润我们的全身。没有付出,哪会有得到?没有奉献,哪会有收获?其实,对待别人是因,反馈到自己的则是果。 如果侯赛因国王身前不关心自己国家的人民,不操心国家的大事,不为中东和平而奔波调解,在他临死前的那几天,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国民在风雨中等候在王宫外,甘愿捐献自己的器官?如果燕妮不为穷苦的人奔走忙碌,她死后的墓前又怎会有鲜花的簇拥呢? 所以,无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前提还是你自己的付出。 这是个伟大的世界,世界需要爱来维系,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关心来作用,只有这样世界才会缤纷多彩。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不要过分地算计别人,不要操心地计较付出得到的多少,因为得到付出之间永远没有公式。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苍穹中的一颗小星,都只是深夜中的一把火炬,我们心中所想的应该是别人,装着的应该是别人,只有这样,天空才会更加明亮,深夜才会充满光明与温暖。 所以,朋友当你想获得别人的关心与尊重时,当你想让你的周围变得明亮起来,当你想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的世界中时,请从自己做起,请和和气气地对青山说一声:“你好!”相信青山也会让你感到满意的。 玫瑰赠人,手有余香,相信这余香会缠绕在你的指尖,渗透到你的心里,永远永远地环绕在这万水千山之间。这是两篇以“回声”为话题的作文,都未偏题,看看它们立意有高低之分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