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与他人的论战中占上风了吗?
展开全部
鲁迅的创作除了在早期发表的小说外,在中期与晚期是以杂文或译著为主的。在杂文中,与他人的论战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过去,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鲁迅的文章,而其对手的文章我们没能看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引起争论的。现在,当我们能读到他的对手的原文时,才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清楚的了解,才会在读者心目中做出各自的判断。其实,在鲁迅生前他也希望将双方的文章都能编在一起。如在《“题未定”草》之八说:“于是到得后来,就只剩下一面的文章了,无可比对,当时的抗战之作,就都好像无的放矢,独个人在向着空中发疯。”他在《〈伪自由书〉后记》中,就大量引用对方的文章,甚至全文抄录。可见他心中很自信,也很磊落,不怕别人的评说,也许他还希望别人、尤其是后人的评说。当读这些论战的文章时,不由得就会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争论?为什么而争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与什么人在论战?与鲁迅剑拔弩张的又是什么人?他们在文学史、思想史、中国历史中又有什么地位?他们的地位在我们的评价中有没变化?其中的变化又有多大?还有就是,这些话题是谁先引起的?是什么话题?双方在论战中有无私心?文章中的话语风格如何?是文化人说文明话?还是有不堪入耳之语?那让我们大概来看看,做个简单的述说与评判。当然,每个人在读这些文章时,都会有不同的评论,也就不能有相同的观点与意见。我们在评说着一件事件时,很可能只能说出其中的一个方面,很难作全面的定论。即便是有的已经做出了结论,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会作相应的变化。如在1924年的“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掺案”中,首先是由鲁迅执笔的《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引起的。共有七人在上面签了名。他们是:马裕藻、沈伊默、周树人(鲁迅)、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而与之论战的主要是陈源(陈西滢)、李四光、徐志摩等。以上这些人,大概周树人(鲁迅)、钱玄同、周作人、李四光与徐志摩为我们所熟悉,其他人不太熟悉,但是,鲁迅主要是与陈源(陈西滢)论战。而这位陈源却是下笔千言,洋洋洒洒,鲁迅似乎难以招架。陈源说到:[他常常的无故骂人,要是那人生气,他就说人家“没有幽默”。可是要是有人侵犯了他一言半语,他就跳到半天空,骂得你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鲁迅说:[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以半牙,以两牙还一牙,因为我是人。]言语中似乎不饶恕人。这次论战中,陈源的语言流畅,语意清晰,白话文在他手中已很成熟了。而鲁迅的文章有半文半白之处,看起来不如对方应用娴熟。为什么鲁迅参加这次论战,除去其他别的因素,可能许广平是原因之一。因为许广平是被开除之列的(学生)。在与林语堂的论战中,是由周作人引起的,后来林语堂、鲁迅参加了进来,也就有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文章。1925-1936年中,他们围绕着《语丝》的文风、“费厄泼赖”等话题作了长达11年的论战。林语堂说:“你骂吴稚晖、蔡元培、胡适之老朽,你自己也得打算有吴稚晖、蔡元培、胡适之的地位,能不能有这样的操持。]这句话说明,鲁迅在当时的形象与地位。因为我们都不在那个时代,不知道当时鲁迅的真实地位。鲁迅的地位是后来由我们这边宣传起来的。鲁迅急了:[狗性总不大会变化的,假使一万年之后,或者也许要和现在不同,但我现在要说的是现在。]以下就提出了痛打“落水狗”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们以前提倡了很久。而林语堂当时似乎很有修养,没有与他对骂。林语堂以前是反面人物,只是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也是一位大家。与梁实秋的论战,是在文学的阶级性与翻译方面的。首先是梁实秋的《卢梭论女子教育》开始,鲁迅写了《卢梭与胃口》驳斥。后来,梁实秋写了《文学是有阶级性吗?》、《论鲁迅先生的“硬译”》。鲁迅写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现在看来,梁实秋言之有理。因为鲁迅所推崇的苏联文学已不复存在了。最后,鲁迅写了《“丧家的”“资本家的泛走狗”》,又骂上了。梁实秋没有对骂。对比之下,鲁迅似乎不理智。关于翻译,鲁迅是由日文转译的,这也是他的生存之道之一。别人的批评,他当然不高兴了,要反击了。梁实秋在《论翻译的一封信中》对比了蒲力汗诺夫(普列汉诺夫)《艺术论》中原文、鲁迅译文与梁实秋译文。鲁迅的译文:[我想,在最初,是有将(我)和恰如各各的群居底动物,如果那知底能力而发达到人类似的活动和高度,便将获得和我们一样的道德底概念那样的思想,是(相距)很远的事,宣言出来的必要的。正如在一切的动物,美的感情是天禀的一样,虽然它们也被非常之多的种类的事物引得喜欢,它们(也)会有关于善和恶的概念,虽然这概念也将它们引到和我们完全反对的行动去。]
这一段是引自达尔文的《人类的起源》。英文原文:[It may be well first to premise that I do not wish to maintain that any strictly social animal, if its intellectual faculties were to become as active and as highly developed as in man, would acquire the same moral sense as ours .In the same manner as various animals here some sense of beauty, though they admire widely different objects, so they might here a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though led by it to follow widely different lines of conduct.]梁实秋译文:[我首先要声明,我并不愿主张说,任何严格的群居动物,假如它的智力变得和人类一样活泼,并一样高度的发达,便得到和我们完全相同的道德的感念。同样的,各种动物都有一些美感,虽然它们所欣赏的是颇不相同的东西,故她们也许有是非的感念,虽然会被这是非的感念引导着去做颇不相同的行动。]谁的译文准确一目了然。郭沫若等同一个战线的同仁与鲁迅的论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当鲁迅去世后,郭沫若被举为旗手,不知写的赞美鲁迅的文章是否真心。�0�2作为文学家,鲁迅应有他应有的地位。问题是,把他作为旗手、圣人,赋予他太高的地位,他本人也未必乐意。现在,当我们能看到事情、事态的全貌时,应当客观地还原它,尤其是与鲁迅论战的文化人,现在已获的了应有的声望,有的甚至超过了鲁迅。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