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统计观念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abc.2.abcd.3.abcdef.二答: “统计观念”的首要方面是能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即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发展学生统计意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具体案例和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据是蕴含信息的,也就是说统计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情况,做出决策和预测。
一、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需要收集数据
要使学生接受统计特有的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产生和发展统计观念的全过程,因此,教学中应注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意识。
例如,借助联欢会购买水果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设计购买方案,体会数据调查、数据分析对于决策的作用。设计“我换牙了”的统计活动,以儿童自己的身体为研究对象创设了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数据能够帮助了解一些有关自己班级的情况,比如我们班同学换几颗牙的同学最多,和其他班级比较的结果如何。
这样的例子在实践中还有很多。在对这些案例的讨论中,学生们一次次地积累经验,逐渐体会到统计的作用,也就渐渐建立起了统计意识。
二、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需要分析数据。
生2:我们班有8岁的、有9岁的,我今年8岁,看到9岁同学的身高就可以先预测一下我到9岁时的身高大概多高。
生3:学校可以根据我们班的身高情况确定我们课桌椅的高度。
尽管学生们的回答并不一定完全准确和符合实际,但他们通过将数据与自己及周围世界的结合,从不同角度挖掘了数据的用处,体会到了统计的作用。
三、收集和积累统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好处。
无论是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或是课堂中讨论的案例,或是在生活中遇到的案例,应该鼓励学生将它们积累起来,定期进行交流,体会统计确实能帮助人们做不少事情。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奥运会里有哪些运用统计的例子?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此为情境收集素材。又如,很多地方都会设计一些摸奖游戏,老师可以将它们做一些适当的改动,引进到课堂教学中,这不仅仅为概率的学习提供了现实的素材,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建立正确的认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应用。
统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往往很难完整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所以无论是课程还是教学都应将课内外结合起来,适当地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体现“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判断和预测”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统计的应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