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怎样区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
2013-10-15
展开全部
1.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对于命题“若p则q”,即p是条件,q为结论.
(1)如果已知p q,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例如,“若x=y,x2=y2”是一个真命题,可写成
x=y x2=y2
“x=y”是“x2=y2”的充分条件,
“x2=y2”是“x=y”的必要条件.
(2)如果既有p q,又有q p,就记作
p q.
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例如,命题p:x+2是无理数,
命题q:x是无理数.
由于“x+2是无理数” “x是无理数”,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是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下列关系:
①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q p,但p q,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p q,且┒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⑤若p p,且q p,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上看
若条件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结论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则
①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②若A 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A�B,且A�B,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从集合的观点来判断充要条件的思考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4.应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时须注意的问题.
(1)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反映了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结论推条件;
③确立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④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主要的,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
(2)对于充要条件,要熟悉它的同义词语.
在解题时常常遇到与充要条件同义的词语,如“当且仅当”“必须且只须”“等价于”“……反过来也成立”.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数学语言,对理解和把握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命题“若p则q”,即p是条件,q为结论.
(1)如果已知p q,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例如,“若x=y,x2=y2”是一个真命题,可写成
x=y x2=y2
“x=y”是“x2=y2”的充分条件,
“x2=y2”是“x=y”的必要条件.
(2)如果既有p q,又有q p,就记作
p q.
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例如,命题p:x+2是无理数,
命题q:x是无理数.
由于“x+2是无理数” “x是无理数”,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是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下列关系:
①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q p,但p q,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p q,且┒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⑤若p p,且q p,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上看
若条件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结论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则
①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②若A 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A�B,且A�B,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从集合的观点来判断充要条件的思考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4.应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时须注意的问题.
(1)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反映了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结论推条件;
③确立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④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主要的,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
(2)对于充要条件,要熟悉它的同义词语.
在解题时常常遇到与充要条件同义的词语,如“当且仅当”“必须且只须”“等价于”“……反过来也成立”.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数学语言,对理解和把握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2013-10-15
展开全部
对于两个命题p、q若P则q,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则q,并且若q则p,我们就说p、q互为充要条件(即:p既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q的必要条件;q既是p的必要条件,也是p的必要条件)----------------在实际应用时,对给出的命题p、命题q(1)命题p能否推导出命题q能.....即:若p则q,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A)否.....即p不是q的充分条件......(B)------呵呵,“推导”在这里就比较关键了,我们没推导出,或许别人推导出了....汗个~~~这就要求我们多快好省的熟悉各个知识点----(2)命题q能否推导出命题P能....即:若q则p,那么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C)否......即q不是p的必要条件......(D)如果(A)(C),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如果(A)(D),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如果(B)(C),那么p是q的必要条件如果(B)(D),那么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我喜欢集合用集合的概念去理解A={x│x满足的条件是p(x)},B={ x│x满足的条件q(x)}A是B的子集,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A=B,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反之亦然)---学习这段内容时,师傅最爱举例:x=1是x^2=1的充分条件,对么?A={1},B={-1,1},A是B的子集--- x>7是x>10的必要条件区间(10,+∞)是区间(7,+∞)的子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5
展开全部
要条件 如果能从命题p推出命题q,也能从命题q推出命题p
条件p是条件q的充分条件,条件q是条件p的必要条件
以上是从逻辑推理关系说明
我们也可以从元素、集合的角度看
集合A=集合B 则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如果命题A是命题B的充要条件,那么命题B也是命题A的充要条件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当“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为真时,就记作p q,称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因此判断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就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简单的说就是在证p与q时,前面那个推出后面那个就是充分条件,后面那个推出前面那个就是必要条件,前面能推出后面后面也能推出前面就是充要条件.
条件p是条件q的充分条件,条件q是条件p的必要条件
以上是从逻辑推理关系说明
我们也可以从元素、集合的角度看
集合A=集合B 则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如果命题A是命题B的充要条件,那么命题B也是命题A的充要条件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当“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为真时,就记作p q,称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因此判断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就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简单的说就是在证p与q时,前面那个推出后面那个就是充分条件,后面那个推出前面那个就是必要条件,前面能推出后面后面也能推出前面就是充要条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5
展开全部
两条件M和N,如果由M能推导出N,而由N推不出M,那么M是N的充分不必要条件,N是M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如果M能导出N而N也能导出M则M是N的充要条件,N也是M的充要条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再说详细点。
一般数学教科书里面遇到的表述是这样的:
请证明“A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成立”。
很多同学分不清,证明充分性(或者必要性)到底是A到B,还是B到A,这里梳理一下逻辑思路。
可以把这句话拆分为两部分:
1、证明“A成立”的必要条件是“B成立”。
2、证明“A成立”的充分条件是“B成立”。
对于情况1,文字解读就是说B是必要的,必要的意思就是“无B就无A”,而大家知道逆否命题(无B就无A)和原命题(由A推B)是等价的,所以证明必要性,就是A推B;
对于情况2,自然就知道证明充分性就是B推出A,文字解读就是B充分了,足够推出A。
一般数学教科书里面遇到的表述是这样的:
请证明“A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成立”。
很多同学分不清,证明充分性(或者必要性)到底是A到B,还是B到A,这里梳理一下逻辑思路。
可以把这句话拆分为两部分:
1、证明“A成立”的必要条件是“B成立”。
2、证明“A成立”的充分条件是“B成立”。
对于情况1,文字解读就是说B是必要的,必要的意思就是“无B就无A”,而大家知道逆否命题(无B就无A)和原命题(由A推B)是等价的,所以证明必要性,就是A推B;
对于情况2,自然就知道证明充分性就是B推出A,文字解读就是B充分了,足够推出A。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