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真实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史上真实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史上真实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0-18
展开全部
在历史上,诸葛亮一直都是神一样的人物,他的形象几乎成为了中国人智慧的象征,大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势.大多数人了解诸葛亮是从三国演义入手的,先暂且不说三国演义里面的虚假成分很多都是写诸葛亮的,即使将三国演义里面对诸葛亮的描写当作是真实的,也足以显示出人们对他的评价实在是言过其实,诸葛亮固然是以为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点是无可厚非尽人皆知的,在这里笔者就不想谈他的杰出之处了,暂且说说其不足吧.

首先,做为一个统兵将领和国家治理者来讲,需要其敢做敢为,拥有大气魄,大胆识,但是诸葛亮做为一个读书人在这点上显然有不足之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北伐曹魏的时候,魏延建议出骑兵偷袭长安,被诸葛亮毫不留情的拒绝,其实这样一个计划也未尝不可行,行军打仗,本身就是一个冒险的豪赌,要么打败别人要么被别人打败,没有拼死一博破釜沉舟的气魄怎能致胜千里呢?另外一点,在于其过于明哲保身,诸葛亮是个聪明的人,关于蜀国接班人谁更合适他心里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然而在刘备征求其意见时,他却为了避免陷入宫廷斗争婉言推托了,这无疑为蜀国后来的衰败留下了伏笔.他的初衷是处于忠于刘备考虑,但是他没有做出正确的忠君之举,既然要忠就要就要对刘备以真言相告.刘被之死也不可以说和诸葛亮毫无关系,当刘备决定出兵东吴的时候,赵云等大将竭力阻止,因为他们知道这从战略上行不通,但是作为连吴抗曹战略制定者的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却基本是沉默的,当刘备走了以后他才叹息:要是法正尚在就好了.为人臣子,直言敢谏的精神那里去了.

其次,作为一个大的政治家,应该胸襟广阔,能容人能容纳不同意见.但是诸葛亮显然在这方面先天不足.最典型的就是他造就了魏延这个三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三过演义>>里面诸葛亮说魏延头有反骨这恐怕是其书本作者虚构的,希望更能突出诸葛亮的完美形象.但是如果还历史一个真实面貌,我们会发现,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只是作战风格和性格上面的矛盾.诸葛亮生性谨慎,行事小心.而魏延敢想敢做,颇有胆略而且很有想法.两人在行军打仗的时候,通常诸葛亮是统帅而魏延是先锋.属于军队里面的一二把手,而在军事决策的时候一般都是诸葛亮说了算,而魏延的策略却经常的锝不到采纳.但是在作战的时候,魏延一直都是一马当先,立功无数.可以说诸葛亮在决策上对魏延是极力排挤,在正面作战上面多加利用.这不可能不引起魏延的不满.而诸葛亮生前就非常猜忌魏延,这样的将帅不和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诸葛亮引发的.诸葛亮临死时,又设下局对付魏延,最后导致魏延不得以造反被杀,可以说全是诸葛亮一手造成.另外一个无法容纳不同观点的的典型的例子是诸葛亮死前给后主刘禅留话,让刘禅把蜀国旧的由其创立的典章制度照旧,实际上在当时那样一个多变的社会里面,一个制度形式是不可能永远管用的,后来蜀国政治的废弛也和这个有关系.这些可能是由于诸葛亮年轻时候的一系列成功导致的,他成功的太多了,导致迷信他的人太多了,而结果是他自己最后也迷信了自己.

诸葛亮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大概就四他在人事制度上面的失误,诸葛亮在选择人才运用人才上面和三国时期的几为创国君主实在不不能相比.刘备能识人,曹操能拉拢人,孙权能纳人.诸葛亮时期蜀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几乎就是废弛的,以至于在他死后出现蜀中无大将的局面.他生前只器重过两个人,一个是马谡,但是马谡虚有其名,只能纸上谈兵,另外一个是姜维,但是姜维独木难撑大厦.

诸葛亮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其性情,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情商,诸葛亮无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人.尤其在其老年,最典型的一次是在其攻打魏国形式大好的时候他听到张苞逝世的消息吐血倒地,最后导致其不得不退兵回去,以至贻误战机.诸葛亮始终都没有想明白,他就是蜀国唯一的希望,他的身体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而是整个蜀国的,他的生死存亡关系到蜀国生死存亡.他始终都不明白,以至于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因为过担忧而废寝忘食,导致身体虚弱.直到他大限将到他才明白只有或者才有希望的道理,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尽管说了诸葛亮这么多的不是,但是总体上讲他仍旧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军事家,人无完人,不可太奢求完美,仅做次文供大家参考.
任维佳123
2018-11-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25
展开全部
在历史上,诸葛亮一直都是神一样的人物,他的形象几乎成为了中国人智慧的象征,大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势.大多数人了解诸葛亮是从三国演义入手的,先暂且不说三国演义里面的虚假成分很多都是写诸葛亮的,即使将三国演义里面对诸葛亮的描写当作是真实的,也足以显示出人们对他的评价实在是言过其实,诸葛亮固然是以为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点是无可厚非尽人皆知的,在这里笔者就不想谈他的杰出之处了,暂且说说其不足吧.
首先,做为一个统兵将领和国家治理者来讲,需要其敢做敢为,拥有大气魄,大胆识,但是诸葛亮做为一个读书人在这点上显然有不足之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北伐曹魏的时候,魏延建议出骑兵偷袭长安,被诸葛亮毫不留情的拒绝,其实这样一个计划也未尝不可行,行军打仗,本身就是一个冒险的豪赌,要么打败别人要么被别人打败,没有拼死一博破釜沉舟的气魄怎能致胜千里呢?另外一点,在于其过于明哲保身,诸葛亮是个聪明的人,关于蜀国接班人谁更合适他心里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然而在刘备征求其意见时,他却为了避免陷入宫廷斗争婉言推托了,这无疑为蜀国后来的衰败留下了伏笔.他的初衷是处于忠于刘备考虑,但是他没有做出正确的忠君之举,既然要忠就要就要对刘备以真言相告.刘被之死也不可以说和诸葛亮毫无关系,当刘备决定出兵东吴的时候,赵云等大将竭力阻止,因为他们知道这从战略上行不通,但是作为连吴抗曹战略制定者的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却基本是沉默的,当刘备走了以后他才叹息:要是法正尚在就好了.为人臣子,直言敢谏的精神那里去了.
其次,作为一个大的政治家,应该胸襟广阔,能容人能容纳不同意见.但是诸葛亮显然在这方面先天不足.最典型的就是他造就了魏延这个三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三过演义>>里面诸葛亮说魏延头有反骨这恐怕是其书本作者虚构的,希望更能突出诸葛亮的完美形象.但是如果还历史一个真实面貌,我们会发现,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只是作战风格和性格上面的矛盾.诸葛亮生性谨慎,行事小心.而魏延敢想敢做,颇有胆略而且很有想法.两人在行军打仗的时候,通常诸葛亮是统帅而魏延是先锋.属于军队里面的一二把手,而在军事决策的时候一般都是诸葛亮说了算,而魏延的策略却经常的锝不到采纳.但是在作战的时候,魏延一直都是一马当先,立功无数.可以说诸葛亮在决策上对魏延是极力排挤,在正面作战上面多加利用.这不可能不引起魏延的不满.而诸葛亮生前就非常猜忌魏延,这样的将帅不和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诸葛亮引发的.诸葛亮临死时,又设下局对付魏延,最后导致魏延不得以造反被杀,可以说全是诸葛亮一手造成.另外一个无法容纳不同观点的的典型的例子是诸葛亮死前给后主刘禅留话,让刘禅把蜀国旧的由其创立的典章制度照旧,实际上在当时那样一个多变的社会里面,一个制度形式是不可能永远管用的,后来蜀国政治的废弛也和这个有关系.这些可能是由于诸葛亮年轻时候的一系列成功导致的,他成功的太多了,导致迷信他的人太多了,而结果是他自己最后也迷信了自己.
诸葛亮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大概就四他在人事制度上面的失误,诸葛亮在选择人才运用人才上面和三国时期的几为创国君主实在不不能相比.刘备能识人,曹操能拉拢人,孙权能纳人.诸葛亮时期蜀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几乎就是废弛的,以至于在他死后出现蜀中无大将的局面.他生前只器重过两个人,一个是马谡,但是马谡虚有其名,只能纸上谈兵,另外一个是姜维,但是姜维独木难撑大厦.
诸葛亮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其性情,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情商,诸葛亮无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人.尤其在其老年,最典型的一次是在其攻打魏国形式大好的时候他听到张苞逝世的消息吐血倒地,最后导致其不得不退兵回去,以至贻误战机.诸葛亮始终都没有想明白,他就是蜀国唯一的希望,他的身体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而是整个蜀国的,他的生死存亡关系到蜀国生死存亡.他始终都不明白,以至于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因为过担忧而废寝忘食,导致身体虚弱.直到他大限将到他才明白只有或者才有希望的道理,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尽管说了诸葛亮这么多的不是,但是总体上讲他仍旧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军事家,人无完人,不可太奢求完美,仅做次文供大家参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6
展开全部
陈寿给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但文如其人,通观整个三国志,陈寿因为不敢得罪曹操和司马懿,所以对史料进行了修饰和删减。
  
  而诸葛亮,正是曹操和司马懿最害怕的人,所以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削弱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必须重新审视陈寿在有关体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之处的描写。
  
  赤壁之战结束,刘备集团对曹操方面的部署“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此时曹操已战败逃回邺城。曹操不但战役失败了,更是被吓破了胆,从此没有了统一中国的雄心。而曹军只是龟缩在几个大城市中防御,所以关羽的任务是清剿曹操的残余势力,巩固荆州的北部边界。
  
  赤壁之战,孙刘联合击败曹操,就如国共合作击败日本后的形式一般,双方必然是尽量的争夺胜利果实,摩擦必然不断。结果是刘备集团取荆州大部分,孙权集团只得到南郡的一部分土地。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东吴的不满,所以在整个荆州的争夺过程中,一直是孙权集团在挑起事端。
  
  刘备集团对孙权方面的部署“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刘备则居于荆州。此时,诸葛亮站在了对抗孙权的最前沿,其作用不言而喻。但奇怪的是陈寿却在这段话后加上了“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两句。陈寿的目的何在?
  
  纵观整个荆州的争夺,矛盾的焦点一直是孙刘两家之争,而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正是拱卫荆州的门户。在诸葛亮走后,孙权谋夺荆州的第一步就是“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镇守在矛盾最尖锐的,最重要的地方,诸葛亮的任务却是“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岂不可笑?没见过在最前线当筹量官的。
  
  随后,荆州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是周瑜死了,来自东吴的压力锐减。第二是庞统来了,刘备有能力双线作战了。在次情况下,刘备“并军三万余人”进发巴蜀,名义上是援助刘璋,实际上准备夺取西川。
  
  孙权一边因为代替周瑜的鲁肃能力有限,不足以威胁荆州。(虽然如此,在诸葛亮走后,一个事前没有被重视的人――吕蒙,还是发动了偷袭)
  
  但是曹操一边,面对这样的大好时机,却依然不敢打荆州的主意就很奇怪了。
  
  当年曹操在官渡之战的间隙,还因为“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而亲统大军攻灭了刘备的徐州。此时,曹操已从赤壁之战中恢复了元气,又平定了马超的叛乱,为何不进攻空虚的荆州呢?
  
  若说害怕孙刘联盟的话,后来曹操一封书信就怂恿得孙权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这样的所谓孙刘联盟的实质曹操看不懂?又会当成一回事吗?
  
  结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诸葛亮在荆州,所以没有人敢打荆州的主意。
  
  刘备驻守在葭萌关一年后,终因张松事发,刘备和刘璋反目,双方开战。
  
  刘备向荆州的诸葛亮求援,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前去合围成都。
  
  刘璋,面对张鲁扬言进攻,就吓的向刘备求援,其战力最多只能算是三流。不过,比较一下刘备一路的战绩和诸葛亮一路的战绩还是有利于搞清诸葛亮为什么是人见人怕的角色的原因。
  
  刘备此时身在蜀中腹地,葭萌关到成都可谓咫尺之遥,但是一向以仁义自诩的刘备却做出了可以说一生最不仁义的举动:“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这其中固然有崇尚权谋的庞统做军师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战局的形势非常紧张。

2009-7-22 19:10 回复 gg_1521 52位粉丝 2楼在接连攻克涪和绵竹之后,进展极为顺利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军师庞统因为立功心切,亲自率兵攻打雒城,结果不幸中箭身亡。于是刘备立刻失去了主心骨,围攻雒城一年而不下。
  
  而诸葛亮远在荆州,可以说是要千里迢迢,越过重重天险才能进逼成都,但看看史料,结果诸葛亮一路却出奇的顺利。
  
  诸葛亮传中:“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这就完了?

只好比对相关的资料,先祖传中:“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张飞传中:“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赵云传中:“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都不长。
  
  从以上资料可见,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先攻克了白帝。白帝城,刘备猇亭大败就是在这里稳住了阵脚,收拢败兵,并迫使孙权请和的。可见白帝是蜀中的第一道门户,易守难攻。但在诸葛亮面前,却只是“定白帝”三个字。
  
  随后,率军进攻江州。江州向来是成都的门户,打开江州就等于拿到了进成都的钥匙。依然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江州随即而下。
  
  此时,(按资治通鉴的说法)诸葛亮分兵张飞从陆路进攻巴西、德阳,赵云从水路进攻江阳、犍为。几路大军最终会于成都。
  
  诸葛亮离开了荆州,东吴终于有机会使出其最拿手的看家本领――背后偷袭来了。
  
  于是,孙权借故刘备违约,派吕蒙偷袭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孙权的算盘打的很精,第一,因为荆州二次分兵,人手自然不足;第二,刘备新取成都,立足未稳,应该不敢回来救援荆州;第三,此时曹操正在进攻张鲁,随时会威胁到成都,刘备就应该更不敢救援荆州了。
  
  可惜他算少了一样,刘备有诸葛亮把守成都,就敢救援荆州。于是眼看荆州有危险,刘备亲自“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五万兵是什么感念?当年赤壁之战,孙权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仓猝间也只能凑齐3万人马,整个赤壁之战,孙权最后也只有5万人马。
  
  而此时刘备一下子带来了5万人马,加上关羽原来的人马,应该在7~8万左右,足以对东吴形成压倒性优势。
  
  但是,刘备来的目的却不是和东吴开战的,而是以兵临城下的姿态逼迫东吴妥协,贯彻诸葛亮隆中对连吴抗曹的战略的。真的不能想像这不是出于诸葛亮的谋略。
  
  最后,刘备基本到达了目的,与孙权签订合约结盟,共分荆州。
  
  但刘备带走了5万精兵,成都怎么办?当时进攻成都刘备带了3万,估计诸葛亮也是带3万左右,那么总兵力估计就在6万左右。现在刘备带走了5万,也就是说整个西川只有1万荆州带来的兵和数万刘璋的降兵,而此时,西川初定,政治不修,人心未稳,各少数民族还未归附。
  
  最要命的是,曹操此时已经打败了张鲁,随时威胁着蜀中,以致“蜀中一日数十惊”,曹操的谋士刘晔此时就建议曹操直接进攻蜀中。
  
  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消灭曹操一直惦记的刘备的大好机会。但是,这时曹操的表现却让所有的人跌破眼镜。
  
  曹操居然下令回兵了,并称:"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从此留下得陇望蜀的典故给后人。
  
  这是当年击败荆州,写信要和孙权“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的曹操吗?这就是某些人极力推崇,被陈寿评价为“超世之杰”的曹操吗?不过如此啊。
2009-7-22 19:11 回复 gg_1521 52位粉丝 3楼这里的时间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七天后,刘晔就认为不可以击败蜀中了。而刘备收到消息星夜率兵回援蜀中,应该就是这七天前后发生的事情。刘备怎么也算是疲惫之兵,七天的布防时间也显然不足,怎么看都应该是不堪一击的。
  
  以曹操当年在官渡之战的间隙还要进攻刘备来看,曹操现在表现和当年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
  
  曹操变化源于的刘备集团的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无诸葛亮。如此看来,答案自然明朗了。
  
  当年曹操赤壁败给周瑜,还不至于连荆州都守不住。他跑回邺城的原因只有一个,受到了刘备集团的猛攻!所以在武帝纪中载“与备战,不利”。
  
  在之前,刘备在曹操面前是屡战屡败,从无胜绩。但这次失败却给曹操留下了一块心病,即不敢进攻薄弱时的荆州,也不敢进攻虚弱的蜀中,同样不敢在汉中和刘备长期争夺。
  
  看看曹操所受的心理创伤;看看平定江南后刘备、关羽、诸葛亮的布局,可以推断出平定江南的战役是诸葛亮亲自指挥的。(不过是陈寿故意不记罢了)
 因为,纵观整个三国时期,也只有诸葛亮和周瑜能给曹操造成这样的心理创伤。
  
  分析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三国时期的人杰都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他们是没有人有勇气和诸葛亮堂堂正正的决战的。无论是孙权、周瑜还是曹操、司马懿,他们都不敢。
  
  面对诸葛亮,孙权只能是等待诸葛亮离开,好在有隆中对做保证,诸葛亮也不会打他的主意。
  
  周瑜则自诩才能,总爱搞些小计谋,又是东吴招亲;又是假虞伐虢等等。
  
  曹操则是采取打不过就躲的策略,荆州你要吗?给你,汉中你要吗?也给你;
  
  要论实力,魏强于蜀,司马懿则是缩起头来做乌龟,被骂为“畏蜀如畏虎”?不在乎,女人衣服?坦然受之。只是在听到诸葛亮操心琐事,饭量奇小时才躲在被窝中偷笑。
诸葛是杰出的军事家是不争的事实 。

说一些三国志上没有的资料,都是有关诸葛的军事能力的。
首先是资治通鉴,一般来说,关于张合死的木门之战,后世认为资治通鉴写的更可靠,因为三国志的记载很奇怪,提到这里都是一笔带过,很含糊,张合中伏死,但是魏军却胜利,语言矛盾很多,可能是因为陈寿是晋官,而张合的死因正是司马的错误指挥,估计陈寿替司马遮了丑。以下论述引用资治通鉴的记录。
诸葛四出祁山时,司马率兵与诸葛对峙,依险布阵,始终坚守不出,张合认为诸葛兵少缺粮,应当分兵攻击,未允,后贾诩等人又多次建议出兵,司马都不答应。贾诩等人就嘲弄司马懿:你这么怕蜀军,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结果司马懿有点生气,就下令张合从南边攻击蜀的无当部队。自己从中间的大路攻击蜀军,结果魏军大败,司马只得继续回去坚守。一个月后,诸葛粮尽退兵,司马又下令张合追击。结果被蜀军在木门设伏,击杀了张合。在这个过程中,张合对形式有如下判断:蜀军兵少粮尽,当分而击之,那么就是说蜀军当时人至少比魏少一半,而且快没粮食了,那种情况,司马仍然不敢轻易出击,最后在诸葛撤兵的时候才受不了别人的嘲笑而下令攻击,结果先后两次大败,还损失了张合。

司马在晋书里记载,他平生大小战,只有输给过诸葛,而且他面对诸葛时,总是以优势兵力来坚守,每每总是以耗尽蜀军的粮食来逼迫诸葛退兵。以下引述来自晋书:
十二年,诸葛最后一次出祁山,司马先是判断错了诸葛的战略意图,后来在郭淮的提醒下,意识到北原的重要,急忙调兵驻守五丈原,此时诸葛亮在五丈原被司马阻挡,渡渭水被郭淮阻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移师先后攻取散关,陇城等地,然后再回到五丈原与司马大军对峙。这个过程中,魏国的部队都是眼睁睁的看着蜀军跑来跑去,不敢妄动。
2009-7-22 19:11 回复 gg_1521 52位粉丝 4楼司马曾对蜀国形式有以下判断:“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诸葛北伐,往往总是选择秋熟的时期,因为蜀道艰难,运输不便,诸葛北伐几次都是因为粮尽而不得不退兵。所以司马对付诸葛的办法就是:以优势兵力防御,耗粮食。
几个帖子都在讨论为什么诸葛不采用魏延的子武谷计谋,我在这里也发表下个人意见:诸葛每次北伐都是希望能在西北部建立一个牢固的根据地,解决粮食问题之后,再东进伐魏。诸葛几次北伐也都是选择了比较靠西的路线,而且尝试在武功等地分兵屯田,做长久打算。所以诸葛的战略意图,魏延是不能理解的。奇袭长安计策没什么问题,但这个建议一则风险太高,蜀本身就人少,耗不起兵,二则与诸葛的战略意图不相符。长安即使打下来,也是个孤城,很容易遭到魏军包围,而蜀救援和补给都是个难题。因为在诸葛北伐期间,魏一直采用的都是消耗战,我就是跟你耗时间,耗资源。诸葛用兵是很谨慎的,从来不肯盲目损耗兵力。
之后在五丈原对峙,诸葛几次挑逗司马出战,甚至用女人衣服等物,司马为了平息部下的不满,特意请来了辛毗来演双簧,意思是,不是我司马不想打仗,是皇帝不让啊。诸葛亮就说: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对峙100多天后,诸葛病死,司马接到当地农民的报告后,决定追击蜀军。蜀将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诸葛诈死中计,急忙收军退回。第二天,司马懿到诸葛亮营垒巡视,“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司马懿据此断定诸葛亮已死,并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
晋书是反蜀的,司马懿传也通篇都在拍马屁,但仍然记载了司马对战诸葛时,在优势兵力下采用“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方针,避免交战。

至此,历时七年的诸葛亮攻魏之战至此结束。诸葛亮以一州之地强攻中原之魏,纵使竭忠尽智,终因实力悬殊而难以实现其战略目的。而魏国则在司马懿等人的人正确指挥下,以优势兵力采取防御战略,最终不战不退蜀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即使缺兵缺粮,强为不可能之事,仍然可以逼的魏的军神司马懿只能以防御耗粮的方式来对抗。而诸葛亮的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的确是非常感人。

我们再来看历代对诸葛在军事能力上的评价。
唐代以后开始修建武庙,供奉历代名将。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为避免演义的巨大影响,我们只列举明代以前的武庙。

唐的武庙十哲是:
  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齐国的司马穰苴,战国时代魏国的吴起、燕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西汉的张良、韩信,蜀汉的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绩,而以太公望为武庙主祀。

宋代: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以下就不再列举了。

金:金人遵唐旧制,但降低管仲和韩信的地位,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诸葛亮的名将地位仍巍然不动。而且在《金史》的观念里面,谁要是说出“诸葛亮不知兵”这句话,那就证明此人“好为大言”。

元代:
这个朝代武庙从祀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因为蒙古人很看不起中原的传统兵学。但是仍然有诸葛亮,他的地位还是和孙武等平起平坐。
 1.《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2.元英宗封诸葛亮为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

无论三国志还是晋书,都是偏向魏和晋的,甚至陈寿还有诸葛奇谋为短的评价,那么三国之后的历代君主和大臣,不太可能是受史书影响盲目崇拜诸葛,他们也更不可能是白痴和傻子。历代武庙,甚至管仲、乐毅、韩信等人的地位都不牢靠,而诸葛一直都是与孙武等人并肩,历代都不受变动影响。诸葛的溢号是武侯,唐昭宗也封过诸葛亮为武灵王,元是封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里面都含武字,对溢号熟悉的同志应当知道这个字的含义,这都证明了诸葛在军事上的过人天赋。

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三国第一军事天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玩命132
2016-04-24 · TA获得超过40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历史上的诸葛亮
相比之下,为后人所熟知的诸葛亮是罗贯中笔下《三国演义》里那个能呼风唤雨接近神灵的诸葛亮。千百年来,诸葛亮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代表。他的政治家,军事家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而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渐渐模糊,他的生平当真有过“借东风”“空城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等这些事迹吗?一代武侯的这些故事里到底有几分真假?
历史上诸葛亮的真实故事同样纷呈多彩,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诸葛亮虽然博学多才但也并非无所不能。他虽然精通谋略也时常失算。诸葛亮有着高尚的人格,却也有性格上致命的弱点.
《三国志》这样写道“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些就是诸葛亮未遇刘备之前的生平记载。
之后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那个时候诸葛亮的《隆重对》,有学者提出怀疑。因为早些年鲁肃为孙吴拟划的军事策略和《隆重对》相仿,可这个不足以说明诸葛亮抄袭。
《隆重对》有不足之处是事实。它的思想是先取荆州,后夺西川。这本无错,可诸葛亮要同时拥有荆州,西川,以便将来一路人马东伐孙权,一路人马北伐曹操。荆州,西川相隔千里,要同时守全两处极其不易,之后的荆州兵败,关羽丧命,刘备出兵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西蜀第一次衰落便由此开始。这也是《隆重对》失误之处的见证。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诸葛亮能拟出《隆重对》这样的军事策略,足见其高明之处,我们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罢了。
诸葛亮出山之后的十多年里其实从未指挥过任何一个部队,而是在现在的湖南衡阳一带任职,他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粮食局长”和“税务局长”。
在曹操下江南时,刘备在军事上第一次用上诸葛亮。诸葛亮游说孙吴,以巧言激之,以利害说之,终于孙刘联手共抗曹操。期间诸葛亮和周愈并无格对,由此可见“草船借箭”,“借东风”之说,纯属虚构。
曹操败兵之后,刘备遂收江南,这才拜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其都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在荆州时候刘备还拜了一个军师,这个人就是庞统,此人与诸葛齐名,除了献上连环计策,我却看不出他有哪点能耐。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刘备,使击张鲁。庞统随去,却与诸葛争功,最终落得“落凤坡”的下场。诸葛亮这才离开荆州,荆州的事务嘱托关羽负责,诸葛亮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攻克成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只有这几字记录“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十年后,也就是建安二十六年,诸葛亮拥刘备为帝,刘备建立了西蜀王朝,诸葛亮领丞相尚书事,自此三国鼎立形式已定。诸葛亮虽然是西蜀丞相,但西蜀实质政权上的二把手却是关羽,关羽掌管着西蜀的半壁江山。诸葛亮和关羽之间有一个微妙敏感的事件,就是关羽之死。
自建安十六年,关羽独镇荆州。而当时诸葛亮是借用刘备之意,假设了刘备是想让关羽坐镇荆州。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是年关羽攻打曹操。
在关羽北征的半年里,荆州一直空虚。诸葛一生谨慎,关羽兵出荆州半年之久,他并未增添一兵一卒,即使关羽捷报频传,荆襄却始终不全。难道说诸葛亮不知道荆襄的重要?还是他认为孙刘两家几十年来对荆州的争夺,孙吴突然放弃窥探荆襄之心?诸葛亮心里明白的很。当时西蜀兵多将广,诸葛亮不发兵将相助关羽,便与他的尽忠,他的谨慎的性格大大相反了。
三国复杂的人物关系耐人寻味,诸葛亮忠心刘备不容质疑,关羽忠心刘备更不容质疑,而两个忠心刘备的头号人物却时常闹矛盾。事实不是华容放曹之后诸葛亮饶关羽一命,关羽就对他言听必从了,诸葛亮用的人必须是对他言听计从,这话出自他自己之口。诸葛亮驾御不了关羽,关羽的命运在那个时候也许就有了决定。所以有学者怀疑,诸葛亮借助东吴之手杀害了关羽,这给诸葛亮鲜活的历史面貌上浓浓的摸了一黑。
罗贯中写三国的时候美化了西蜀美化了诸葛亮,然而熟读《三国演义》,从他的笔锋里也不难看出这些,这也许就是前辈文字里的寻味之处。
章武三年春,刘备去世,嘱咐刘禅以父事诸葛亮。诸葛亮继刘备遗志,统一华夏是他人生最大的目标。然,北上伐魏,必先平定南方。于是就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
对敌人七擒七纵,以诸葛亮事事小心谨慎的性格,他决计不会有这么大的军事冒险行为。一切史料记载上也没有出现过“孟获”这个名字。在《三国志》里,对于诸葛亮南下只有十二字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对三国史最有说服力度的《三国志》,太过简略。
学者们研究诸葛亮南下这场显赫的战役里,有的人说他一直打到今云南大理附近,有的说他已经打到老挝边界。至于“七擒孟获”可能是诸葛亮摧毁了敌人七个军事基地,如此说法,在历史一千多年的长河里,真的是无从稽考了。
在南征的日子里,诸葛亮发明过一件杀伤力极高的武器“连弩”,这个武器给他北伐曹魏帮了不少忙。
南方平定之后,《三国志》中这么记载“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这个时候,诸葛亮正式北上伐曹,写下了著名千年的《出师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败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失街亭而告终,马谡无能,刘备曾嘱咐不能委于重用,诸葛亮还是重用了马谡。他这次伐魏最大的收获是收复姜维,可收复了他自认将才的姜维,他还是每每事必亲躬,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实践的机会。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遗志,却只知领兵打仗,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闹到最后刘禅疑他,要伤他性命,他还问别人保身之法。诸葛用人可见一斑。
六年冬,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此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因粮尽而还。
七年,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此第三次伐魏始末。也就是在这次伐魏,诸葛亮渐渐疏远魏延,再一次在用人上露出瑕疵。
九年,诸葛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木牛流马”就是在第四次伐魏时,诸葛亮所发明的。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这是《三国志》里记载的第五次伐魏。司马义计不如诸葛,谋却胜于诸葛。坚守不战,最终熬死诸葛亮。诸葛亮五十四岁撒手人寰,空留下五丈原一夜秋风。
历史上并没有六出祁山,只此五次。诸葛亮一生在军事上一味逞强,穷兵黩武。在战略上谨小慎微,不纳别策,以致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在政治上独把朝政,致使西蜀官员进出无门,后继乏人,不管在演义里还是史料中,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一代名相却始终不能力挽狂澜,难以改变历史的潮流。
诸葛亮一生成败被后人争论不休,诸家高谈阔论见仁见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成败暂且不论,他的执着追求,他的忠心耿耿却一直被后人所景仰,无怪乎罗贯中把他神话成人们心中完美的偶像。
陈寿也夸奖他“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如此好评,等等等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零点记录官
2019-06-06 ·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零点记录官
采纳数:7 获赞数:16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