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十六课预习作业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0-20
展开全部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明确: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明确: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明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四、学生质疑探究
  1.文中的中国人分别指那些人?
  明确:(1)指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2)指所有的中国人。
  (3)指中国的“脊梁”。
  2.鲁迅所批驳和赞扬的是那一类型的人?
  批驳: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悲观失望,妥协投降。
  赞扬:中国的“脊梁”,广大人民奋不顾身,坚强不屈。
  3.作者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驳论证,以偏概全,论证过程不成立,从而推理出论点是错误的。
  4.作者在批驳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极强的讽刺,像“匕首”、像“投枪”。
  5.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涵义?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20
展开全部
抄课文十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