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部文学名著及由此部电影改编的电影为例,谈谈你对文学阅读和影视观赏的认识,800字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好久没有写什么东西了,哪怕只是灌水的呢,所以今天写一篇
好了,先起个名字吧,叫做《论文本的改编性与影视的再创造》(这个名字好长啊)
我想到哪儿说哪儿吧
其实看了这么多书,发现只要是稍微有点儿情节,稍微好看点儿的名作,基本上难逃被翻拍的“厄运”。
说是厄运太过夸张了,其实很多观众对原著并不了解,都是在看过翻拍的电影之后才去看原著的,从这方面来说,倒是电影起到了很好的普及作用,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家生活节奏那么忙碌,看小说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而且……说句不太好听的,小说比较费脑子,电影相对比较简单一些。
当然了,本人的基本观点还是在时间和精力的允许下,多看原著。
因为……
首先吧,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通常来说,小说的长度都比较长,《飘》的长度想必大家都已了解(恐怕有八九十万字),《傲慢与偏见》算是短的了,也有三十多万字。总体来说,一般都在三十到四十万字之间。
这样的长度,除非改编成迷你剧集,否则小说中的剧情是不可能在电影当中完全展现出来的。毕竟时间有限,两个小时的长度,只能把大概的情节说一说,还是比较粗线条的。
这方面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还是《法女》吧(sorry,大家一定听烦了,只可惜我只看过这个而已,惭愧惭愧),电影拍得已经很好了,唯一在我心里觉得遗憾的地方就是小说里我觉得最精彩的那段教堂独白(一段让人心里很五味杂陈的哭戏)电影里没有,还有那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神秘人也没出现。我当然理解这样做的原因,因为除非拍成电视剧,否则必须把那些“不太重要”的情节删掉,不然就成连续剧了,呵呵,呵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翻拍的四大名著,反正个人就不予置评了,虽然长度足够,但是违背了原著的主题,唉……其结果当然是骂声一片了
说到主题,改编作品时一定要对原著做一些变动的,这我理解,当时无论如何原著的中心思想不可以改动,否则的话,大致有三种结局:
第一种,编剧被小说的粉丝的唾沫淹死
第二种,编剧被小说的粉丝的板砖拍死
第三种,编剧先被唾沫淹死,再被板砖拍死(或者顺序颠倒一下)
哦,忘了,除了编剧之外还有导演呢
说到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冒了出来,原著的主题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之前我忘了在哪儿说过,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其主题的多重解读性,那么既然如此,即便是作者自己,可能也并不确切的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只能够希望相关的导演和编剧能够负责一点儿了,好歹多研究研究,这样才对得起观众啊
再来说说什么样的小说适合拍出来,有许多作品的文学价值很高,但是拍出来相当无聊。有的小说本身并不是很有名,但是拍出来得很经典。其关键就是……还是时间的问题
就说电影吧,二个小时的时间必须把一个故事说清楚。所以不像小说那样,可以平铺直叙,可以埋设许多伏笔,甚至很多都是从主人公的童年开始讲起的(《法女》里我看了七八万字男女主角都还没说上句话呢),你要是照着小说那么拍,估计观众早就退场了。所以,一开始你不来个一见钟情,英雄救美之类的怎么对得起观众啊
适合拍摄的作品个人认为只要有两个特点就足够了:
第一:人物性格要有特点(基本上都不是普通人)。
第二:故事要曲折动人,至少也要有创意。
大多数的作品只符合一个,一般是第二个。要是两个条件都具备的话……好像只有《飘》吧
在这里着重说一下人物特点:基本上有三种
第一种:让人爱的,基本上男的是风流倜傥啦,神通广大啦,女的是仙女下凡,楚楚可怜型。另外呢,我还发现,一般来说如果男主角是个富家大少爷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但是反过来,如果女主角是个豪门千金,好像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人……
第二种:让人恨的,这样的一般就是反面角色,为了或者情感或者价值观或者生存的利益而干坏事的人,事实上,很多时候如果坏人演得好的话会比主角出彩。
第三种:让人又爱又恨型的,这一种是稀有品种,通常会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一般来说就是人物很优秀,但是性格有缺点,也有一些出身很悲惨的反面角色会被划到这一类当中。这一类是最难演的。
总体来说呢,文本和影响的区别就在于你到底是在看什么
文本看的就是:一流的作品看主题,二流的作品看描写,三流的作品才看情节。
影响基本上看的就是视觉刺激,还有俊男靓女,(呵呵,我也是……)
莎士比亚的戏剧被翻拍的次数最多了,原因何在?除了作品本身极高的艺术价值之外,不可否认,莎翁的作品本身就是剧本,本来就是为了拍出来被人观看的,只不过是舞台和银幕的区别而已。
有的小说的剧本痕迹很浓,后来我一看相关资料,发现作者本身就是剧作家,这个小说写出来就是为了拍摄的……呃
其实改编还是不费什么脑子的,毕竟有原著的大批粉丝做基础,应该不愁关注度什么的。而且,事实上,大多数翻拍的作品中的台词基本上都是照搬小说中的,省得费事了,呵呵
说到底,改编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就是影视与原著的契合度,如果你觉得在观看的时候和阅读的时候感觉一样,那么无疑是成功的。很多时候,不管是文本还是影像,它能够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又见仁见智的感觉。
小说可以通过很多的手法来展现一个大千世界,作者可以有很多议论来表达主题,但是在影视当中就不可能了,只能通过“镜头语言”,对白,动作,眼神之类的(为演技派鼓下掌吧)。
其实人都是矛盾的,也许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想象书中的主角是怎样怎样,如何如何的,而当影视作品一旦把这种想象落到了实处,即便这种诠释何等完美,何等努力,读者多少还是会吹毛求疵,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读者的想象力,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这个道理,就和断臂的维纳斯是一样的。
最后说一句,其实看了原著之后有一个好处,就是通常外国的影片翻译的字幕组都比较烂。而如果你读过原著的话,你不必咒骂,你大可以高傲地蔑视,不必太注意字幕,当屏幕中出现错别字的时候,你可以回忆一下小说当中这句台词是如何描写的……当然了,除非你的记性特别好,否则还是比较难以做到的,呵呵
就想说两句的,没有想到又写了这么多,不好意思,各位海涵
好了,先起个名字吧,叫做《论文本的改编性与影视的再创造》(这个名字好长啊)
我想到哪儿说哪儿吧
其实看了这么多书,发现只要是稍微有点儿情节,稍微好看点儿的名作,基本上难逃被翻拍的“厄运”。
说是厄运太过夸张了,其实很多观众对原著并不了解,都是在看过翻拍的电影之后才去看原著的,从这方面来说,倒是电影起到了很好的普及作用,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家生活节奏那么忙碌,看小说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而且……说句不太好听的,小说比较费脑子,电影相对比较简单一些。
当然了,本人的基本观点还是在时间和精力的允许下,多看原著。
因为……
首先吧,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通常来说,小说的长度都比较长,《飘》的长度想必大家都已了解(恐怕有八九十万字),《傲慢与偏见》算是短的了,也有三十多万字。总体来说,一般都在三十到四十万字之间。
这样的长度,除非改编成迷你剧集,否则小说中的剧情是不可能在电影当中完全展现出来的。毕竟时间有限,两个小时的长度,只能把大概的情节说一说,还是比较粗线条的。
这方面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还是《法女》吧(sorry,大家一定听烦了,只可惜我只看过这个而已,惭愧惭愧),电影拍得已经很好了,唯一在我心里觉得遗憾的地方就是小说里我觉得最精彩的那段教堂独白(一段让人心里很五味杂陈的哭戏)电影里没有,还有那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神秘人也没出现。我当然理解这样做的原因,因为除非拍成电视剧,否则必须把那些“不太重要”的情节删掉,不然就成连续剧了,呵呵,呵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翻拍的四大名著,反正个人就不予置评了,虽然长度足够,但是违背了原著的主题,唉……其结果当然是骂声一片了
说到主题,改编作品时一定要对原著做一些变动的,这我理解,当时无论如何原著的中心思想不可以改动,否则的话,大致有三种结局:
第一种,编剧被小说的粉丝的唾沫淹死
第二种,编剧被小说的粉丝的板砖拍死
第三种,编剧先被唾沫淹死,再被板砖拍死(或者顺序颠倒一下)
哦,忘了,除了编剧之外还有导演呢
说到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冒了出来,原著的主题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之前我忘了在哪儿说过,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其主题的多重解读性,那么既然如此,即便是作者自己,可能也并不确切的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只能够希望相关的导演和编剧能够负责一点儿了,好歹多研究研究,这样才对得起观众啊
再来说说什么样的小说适合拍出来,有许多作品的文学价值很高,但是拍出来相当无聊。有的小说本身并不是很有名,但是拍出来得很经典。其关键就是……还是时间的问题
就说电影吧,二个小时的时间必须把一个故事说清楚。所以不像小说那样,可以平铺直叙,可以埋设许多伏笔,甚至很多都是从主人公的童年开始讲起的(《法女》里我看了七八万字男女主角都还没说上句话呢),你要是照着小说那么拍,估计观众早就退场了。所以,一开始你不来个一见钟情,英雄救美之类的怎么对得起观众啊
适合拍摄的作品个人认为只要有两个特点就足够了:
第一:人物性格要有特点(基本上都不是普通人)。
第二:故事要曲折动人,至少也要有创意。
大多数的作品只符合一个,一般是第二个。要是两个条件都具备的话……好像只有《飘》吧
在这里着重说一下人物特点:基本上有三种
第一种:让人爱的,基本上男的是风流倜傥啦,神通广大啦,女的是仙女下凡,楚楚可怜型。另外呢,我还发现,一般来说如果男主角是个富家大少爷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但是反过来,如果女主角是个豪门千金,好像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人……
第二种:让人恨的,这样的一般就是反面角色,为了或者情感或者价值观或者生存的利益而干坏事的人,事实上,很多时候如果坏人演得好的话会比主角出彩。
第三种:让人又爱又恨型的,这一种是稀有品种,通常会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一般来说就是人物很优秀,但是性格有缺点,也有一些出身很悲惨的反面角色会被划到这一类当中。这一类是最难演的。
总体来说呢,文本和影响的区别就在于你到底是在看什么
文本看的就是:一流的作品看主题,二流的作品看描写,三流的作品才看情节。
影响基本上看的就是视觉刺激,还有俊男靓女,(呵呵,我也是……)
莎士比亚的戏剧被翻拍的次数最多了,原因何在?除了作品本身极高的艺术价值之外,不可否认,莎翁的作品本身就是剧本,本来就是为了拍出来被人观看的,只不过是舞台和银幕的区别而已。
有的小说的剧本痕迹很浓,后来我一看相关资料,发现作者本身就是剧作家,这个小说写出来就是为了拍摄的……呃
其实改编还是不费什么脑子的,毕竟有原著的大批粉丝做基础,应该不愁关注度什么的。而且,事实上,大多数翻拍的作品中的台词基本上都是照搬小说中的,省得费事了,呵呵
说到底,改编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就是影视与原著的契合度,如果你觉得在观看的时候和阅读的时候感觉一样,那么无疑是成功的。很多时候,不管是文本还是影像,它能够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又见仁见智的感觉。
小说可以通过很多的手法来展现一个大千世界,作者可以有很多议论来表达主题,但是在影视当中就不可能了,只能通过“镜头语言”,对白,动作,眼神之类的(为演技派鼓下掌吧)。
其实人都是矛盾的,也许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想象书中的主角是怎样怎样,如何如何的,而当影视作品一旦把这种想象落到了实处,即便这种诠释何等完美,何等努力,读者多少还是会吹毛求疵,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读者的想象力,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这个道理,就和断臂的维纳斯是一样的。
最后说一句,其实看了原著之后有一个好处,就是通常外国的影片翻译的字幕组都比较烂。而如果你读过原著的话,你不必咒骂,你大可以高傲地蔑视,不必太注意字幕,当屏幕中出现错别字的时候,你可以回忆一下小说当中这句台词是如何描写的……当然了,除非你的记性特别好,否则还是比较难以做到的,呵呵
就想说两句的,没有想到又写了这么多,不好意思,各位海涵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