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斩头都要在午时三刻?

 我来答
毁379
2013-10-13 · TA获得超过43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1万
展开全部
其实这是小说和戏剧影响的误解。古代的处斩,一般只要求秋后,而没有说要午时三刻。 譬如大多数人都熟悉的秋瑾被处斩(场景在鲁迅小说《药》中有写实),就是凌晨时分处斩。在其他的不少唐宋明清文人笔记中,都记载了许多凌晨处刑、黄昏处刑的事例。 古代的人都比较信鬼神及各种自然力量,而秋收是农业社会一年中重要的时刻,因此会认为,如果秋收顺利,风调雨顺,那就表明没有冤情,犯人自然可以处斩。而如果秋收不顺利,出现旱灾或涝灾,那就表示有可能待斩的犯人中有严重的冤情,需要慎重甚至重审,有时甚至统治者直接大赦天下。 在古代很多民族都有这种“由神灵天意来判断是否冤情”的情况,如入火取物不伤、入水不沉、与狮子同笼不被咬等等。秋后处斩也是进入文明社会后的古风残余。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