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董彩玉,任教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三中学。
学习语文,学生最怕的是写作文。教师布置作文后,许多学生愁眉苦脸,硬着头皮东拼西凑,敷衍完成。如何变“苦写”为“乐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笔者认为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任何一件事,如果愿意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写作动机入手,我们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
一、观察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只有平时经常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甜、酸、苦、辣,丰富个人情感,积累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事情,事情不论大小、好坏,只要学生注意观察搜集、体验,就会获得很多生活素材。在写作时,将这些素材信手拈来,组织起来,加工再创造,就会成为一篇篇有意义,新颖活泼的作品。例如:学生升入初中,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会用好奇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一切。笔者降低作文难度,要求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文。因为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笔者乘机告诉学生,作文就是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这样从身边的事写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不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丰盛的资源来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使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呢?根据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笔者将课文中的作文训练项目作全方位的考虑,分类列入各种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写作素材,给学生创造写作“大环境”。如:组织学生参观书画展览、历史博物馆活动,开展诗歌朗诵、篮球比赛、敬老慰问、清除小广告、清明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将这些活动作为课堂的延续与补充,这些饶有趣味的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文时既能唤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写作兴趣,又能使学生思路畅达,缘事而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语文教材,激发写作兴趣
中学生具有模仿性。模仿是中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必要途径。无论从穿衣吃饭、唱歌跳舞到写字作画,无不如此。所以学生在学习写作及训练时,也需要例子和范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确实,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练书法有了字帖,自然会得心应手。如把这些文章学通学透,既理解它的思想内容,又明白它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特色,就会对写好作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与指导学生写作结合起来。《藤野先生》一文,写了“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为“我”修改讲义,为“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的裹脚,体现了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品质。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笔者进行了课堂小练笔。要求: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安排材料时要详略得当;事例之间要过渡自然;叙事时注意刻画人物神态。学以致用,这样的训练有章可循,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先“扶”后“放”,排除了部分同学的畏难心理。
四、改革评价方法,激发作文兴趣
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评判功能会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为了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写作兴趣与能力,应对传统作文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我们在教学中,对那些暂时不能得到高分的作文,应先指出文中的成功之处,帮学生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诉学生,教师根据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再行评价打分。对一篇作文不但要延时评价,还要多次评价。一篇作文一个分数,这就把学生每次的习作水平看成了一个不变的“常数”,客观上也就抹杀了他们进步的可能,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实行一篇多练,每练一次进步一点,就加一次分。这样将传统的“孤立、静态”习作行为转变成过程性、动态作文。既给学生机会,又能调动兴趣。评价作文不仅是教师的事,学生也应参与进来。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我们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大体了解并逐步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准,如文章的详略、主题、开头、结尾等一般要求,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评价选出优秀作品。总之,“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改革作文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五、赏识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赏识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过程,也是学习语言、认识作文规律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抓好这个环节,做好作文评改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激发创作热情。如何做好评改工作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发现每篇作文的优秀之处,特别要根据学生原有的习作水平,发现其进步。比如说用好了一个词,写了一个优美的句子,有了一个新颖的开头,独特的构思或者精彩的段落,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用欣赏的目光指导学生评改,用赞美的语言进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满足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创作热情。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鼓励是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要赞赏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注意批出学生用词造句中的每一个优点;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又要指出其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三中学
学习语文,学生最怕的是写作文。教师布置作文后,许多学生愁眉苦脸,硬着头皮东拼西凑,敷衍完成。如何变“苦写”为“乐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笔者认为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任何一件事,如果愿意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写作动机入手,我们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
一、观察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只有平时经常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甜、酸、苦、辣,丰富个人情感,积累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事情,事情不论大小、好坏,只要学生注意观察搜集、体验,就会获得很多生活素材。在写作时,将这些素材信手拈来,组织起来,加工再创造,就会成为一篇篇有意义,新颖活泼的作品。例如:学生升入初中,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会用好奇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一切。笔者降低作文难度,要求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文。因为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笔者乘机告诉学生,作文就是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这样从身边的事写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不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丰盛的资源来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使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呢?根据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笔者将课文中的作文训练项目作全方位的考虑,分类列入各种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写作素材,给学生创造写作“大环境”。如:组织学生参观书画展览、历史博物馆活动,开展诗歌朗诵、篮球比赛、敬老慰问、清除小广告、清明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将这些活动作为课堂的延续与补充,这些饶有趣味的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文时既能唤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写作兴趣,又能使学生思路畅达,缘事而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语文教材,激发写作兴趣
中学生具有模仿性。模仿是中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必要途径。无论从穿衣吃饭、唱歌跳舞到写字作画,无不如此。所以学生在学习写作及训练时,也需要例子和范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确实,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练书法有了字帖,自然会得心应手。如把这些文章学通学透,既理解它的思想内容,又明白它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特色,就会对写好作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与指导学生写作结合起来。《藤野先生》一文,写了“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为“我”修改讲义,为“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的裹脚,体现了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品质。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笔者进行了课堂小练笔。要求: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安排材料时要详略得当;事例之间要过渡自然;叙事时注意刻画人物神态。学以致用,这样的训练有章可循,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先“扶”后“放”,排除了部分同学的畏难心理。
四、改革评价方法,激发作文兴趣
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评判功能会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为了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写作兴趣与能力,应对传统作文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我们在教学中,对那些暂时不能得到高分的作文,应先指出文中的成功之处,帮学生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诉学生,教师根据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再行评价打分。对一篇作文不但要延时评价,还要多次评价。一篇作文一个分数,这就把学生每次的习作水平看成了一个不变的“常数”,客观上也就抹杀了他们进步的可能,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实行一篇多练,每练一次进步一点,就加一次分。这样将传统的“孤立、静态”习作行为转变成过程性、动态作文。既给学生机会,又能调动兴趣。评价作文不仅是教师的事,学生也应参与进来。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我们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大体了解并逐步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准,如文章的详略、主题、开头、结尾等一般要求,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评价选出优秀作品。总之,“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改革作文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五、赏识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赏识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过程,也是学习语言、认识作文规律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抓好这个环节,做好作文评改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激发创作热情。如何做好评改工作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发现每篇作文的优秀之处,特别要根据学生原有的习作水平,发现其进步。比如说用好了一个词,写了一个优美的句子,有了一个新颖的开头,独特的构思或者精彩的段落,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用欣赏的目光指导学生评改,用赞美的语言进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满足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创作热情。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鼓励是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要赞赏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注意批出学生用词造句中的每一个优点;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又要指出其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三中学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辅导,我们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首先,评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其次,强化基础知识,通过系统讲解与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结合艺术生的学习特点,融入艺术元素,激发学习兴趣。我们还提供一对一或小班授课...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