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吃饭有哪些规矩?
1、【皇帝用膳时间】
清皇室源起于东北满族,因此在饮食上沿袭了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每天只吃两顿正餐,称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点至八点半进行,晚膳在十二点至下午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提早一个小时。两顿正餐之后,各加一顿小吃,时间不固定,如果皇帝临时想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上。
2、【皇帝用膳术语】
皇帝吃饭自有专门的术语。管饭叫“膳”,吃饭叫“用膳”或“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
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这样,“传膳”的号令一路下去,,直传进御膳房。几十名太监的“传膳”大队,直奔养心殿。
3、【皇帝御膳房团队】
按照清宫规制,宫中的膳食机构内内务府和光禄寺,皇帝的日常膳食由内务府下面的御茶膳房负责,官厨役370人;御茶房和清茶房120多人,两处太监共一百五六十人,御茶膳房下设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和饭局。
各种宴会则由光禄寺的礼部和礼部精膳清吏司和御茶膳房共同承办。御茶膳房包括膳房、茶房和清茶房,其中膳房设总领三人,承应长二人,承应人十五人,庖长三人,庖人二十人;御茶房和清茶房共有一百二十多人,此外还有太监一百五六十人。
皇帝每天的膳食先由御茶膳房官员开列出膳单,经内务府主管大臣审阅、备案后,才能烹饪制作。
4、【皇帝用膳排场】
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
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120道减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奕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
5、【皇帝御膳餐具】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如果改用其他质地的器皿盛饭菜,会惹主子生气的。
一说到古代的皇帝,或许人人都想去当皇帝吧,由于皇帝后宫有三千佳丽,而且皇帝是九五之尊,掌管任何人的生杀大权,但这些只是表象而且,实在的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当的,需要处理国务,日理万机,还有很多的规矩捆绑着。
比如说皇帝就餐,可跟布衣老百姓就餐不一样,我国封建社会虽然有一千多年,但很多后宫的资料找不到了,现在就还有清朝后宫的帝王生活、饮食习惯比照记录得详细,那么清朝的皇帝是怎样就餐的呢?
清朝皇帝就餐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皇帝就餐那叫御膳,从康熙皇帝初步,就餐就很讲排场了,我们看电视剧里,皇帝的御膳那是各种山珍海味,喝着小酒,搂着嫔妃宫女,还可以听曲儿,那叫一个享受了,但别忘了,那是电视剧啊。
实在的皇帝用御膳,是不能跟这些人一起吃的,你以为想电视剧里,嫔妃可以给皇帝夹个菜什么的?那是直接要杀头的大罪!皇帝只能跟宦官们一起吃,但并不说跟他们一起坐着吃,只能皇帝一人坐,宦官站着服侍,还有个宦官比照格外,便是帮皇帝舔尝菜的。
由于皇帝的命是最名贵的,为了防止别人在菜里下毒,必须有一名宦官专门在皇帝之前尝菜,皇帝想吃的每道菜,他都要先舔尝过,便是说皇帝只能吃宦官舔剩过的菜,想想也挺讨厌的,每道菜都让宦官给舔过了,皇帝再来吃,哪里吃得下啊?
清朝皇帝就餐,一般少的是有六七十个菜,多的时分上彻底三百六十个菜,当然这是格外节日,一般就一百个菜左右,后来到清朝慈禧时期,她每餐需要一百二十个菜,那是格外的,一般皇帝不会像她那么糟蹋,菜品虽然多,但皇帝每个菜只能吃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