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午睡之后,情绪会变得比较低落,空虚

 我来答
冰雨梦悠悠
高能答主

2016-03-22 · 学会奉献自己,不会给你带来不利,而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冰雨梦悠悠
采纳数:64525 获赞数:26761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转摘:

为什么有时午睡之后,情绪会变得比较低落、空虚?

相较于夜间睡眠,小憩的研究少了很多。在现有的研究中,缺少对问题中这种现象的支持或者解释。甚至可以说,小憩在情绪记忆的选择性修复中起到的作用和夜间睡眠相似,对于负性情绪经验和重要创伤性事件都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也就是说,适当的小憩非但不会出现情绪低落、也不会出现焦虑不安,反而应该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然而题主和身边的部分人确确实实的出现了这种现象,那我们只能提出一些猜想:
1、Payne等人(2015)的研究中发现,部分人在小憩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REM期(记忆的强化),然而同样出现了负性情绪的选择性调节。这和传统的观点有分歧,也就是说一般认为在情绪记忆的调节中不起到作用的SWS期,在小憩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和夜间睡眠不同的作用。这种差异会不会造成在某个NREM期的觉醒时,其脑生理状态(尤其是边缘系统)恰好处于低活跃水平,诱发了情绪低落的错觉。
2、在情绪的日常节律中,疲劳感水平在中午之后线性上升,这种疲劳感一定程度和外周系统活动有关,尤其在午饭食用过饱的情况下会加剧疲劳感的体验。如果小憩的时间过久,睡前和睡后体验到的疲劳感差异比较明显,这种疲劳感很容易被识别为低落的情绪。我们经常有一种感觉,上午精力越来越旺盛、情绪越来越高涨,结果吃完饭睡了一觉,精力也衰竭了、情绪也低落了,就将这种变化归结为小憩的影响,显然并不科学。更何况有人小憩一会,太阳就下山了,光照对于低落、抑郁的情绪有很明显的影响,这显然不能认为是小憩的影响。
3、认知上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对于生活节奏缓慢的人,长时间的午睡意味着清醒的时候,常规工作时间即将结束,可能对于无所事事的体验产生了空虚的感受;对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长时间哪怕短时间的小憩,都意味着工作时间的损失,对于可能完成不了任务的挫折感诱发了低落的情绪。如果周边的人都没有小憩的习惯,那么更有可能产生罪恶和懒惰的评价。尤其在国内的工作、学习文化中,我们甚至要推崇凌晨四点学习的谣言,小憩就更难被原谅了。
4、很多没有小憩习惯的人在某些时候选择小憩,更有可能是由于作息时间的突然混乱,或者上午出现了过量的体力消耗。这种情况下,小憩的模式更接近夜间的睡眠,而时间又显然不足以完成一段完整的睡眠。在小憩之前可能身体还处于相对的兴奋状态,掩盖了已经发生的疲劳感;而小憩之后,身体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代谢废物累计的效果出现,出现更加强烈的疲劳感甚至痛苦。
5、最最重要的可能是取样偏差,相对于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我们有更深刻的记忆。有可能在小憩之后我们积极、不变、消极的情绪各占三分之一,然而对我们的生存更有意义的是消极情绪,悲伤、抑郁、恐惧、寂寞都涌上心头,让这种体验日久弥新。很多人也就更倾向于相信自己在小憩之后出现的都是这样的情绪了。
总而言之,如果小憩会让你产生这样的情绪,那么试试减少小憩的时间,甚至可以不进行小憩。虽然目前的研究都证实,小憩具有积极的适应性意义,但是以大多数的工作强度,并没有十足的必要进行小憩。有关小憩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可信而且有效的解释理论尚需要研究者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