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郭沫若的故乡——四川乐山是个茶乡,郭沫若小时候经常到他的家乡沙湾镇郊外的茶溪玩耍,那曲曲弯弯的茶溪,那青翠欲滴的茶山,给郭沫若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郭沫若在11岁时写了一首题为《茶溪》的诗:“闲酌茶溪水,临风诵我诗。”表达了郭沫若对家乡的茶和茶溪的深厚情。这是他的第一首记游诗,也是他最早写到茶的一首诗。他以其渊博的学识,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阅历着称于世。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他慷慨为人,博识广闻,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辞章墨宝。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少有出其右者。为纪念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巨幅书法作品是郭沫若书法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1928年的上海码头,“大学教授吴诚”在深情地凝望了一眼身后这块他所深深爱着、却不能容他的苦难大地后悄然登上了开往日本的邮船。其实这个“吴诚”并无其人,登船的正是当时被通缉的爱国诗人郭沫若,他为防止被迫害只能假借往东京考察教育的名义离开自己的祖国。
当时的日本并不是郭沫若的乐土,他长期在警方的监视下,过着半牢笼的生活。但就在这样长达10年的亡命生涯中郭沫若没有放弃学术坚持。
当时东京的“文求堂”,是一家经营古籍的书店。有段时间总有一对奇怪的“主仆”出入这里,那就是收集资料的郭沫若和警方监视他的人,那人为了防止他逃跑自愿为他拎包,看起来就像一主一仆。
在“文求堂”发现《殷墟书契考释》的郭沫若喜出望外,但索价12元的书价却是他无法承担的,在店主好心指点下,他来到了“东洋文库”借阅,并一发不可收拾地读了文库中所有关于甲骨文和金文的著作,“对于中国古代的认识算得到了一个比较可以自信的把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