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功底不足,想请人帮忙解释一下。

邕自徙及归,凡九月焉。将就还路,五原太守王智饯之。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智者,中常侍王甫弟也,素贵骄,惭于宾客,诟邕曰:“徒敢轻我!”邕拂衣而去。智衔之,密告邕怨于... 邕自徙及归,凡九月焉。将就还路,五原太守王智饯之。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智者,中常侍王甫弟也,素贵骄,惭于宾客,诟邕曰:“徒敢轻我!”邕拂衣而去。智衔之,密告邕怨于囚放,谤讪朝廷。内宠恶之。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
==============================
根据我的理解,这段说的应该是蔡邕被汉灵帝流放到并州五原一年后被赦免,在九月时准备起程返家。五原太守王智给他饯行,但在酒席上蔡邕又得罪了这位王智太守,而王智又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蔡邕担心再次遭到迫害,所以一口气逃到江南吴地以避难。
想请人解释一下,蔡邕在酒席上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这位王太守说:“徒敢轻我!”而后又在朝庭里陷害蔡邕?
展开
薄暗灵魂
2008-07-29 · TA获得超过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49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439万
展开全部
蔡邕在五原安阳县服刑九个月,将还,五原太守王智为他饯行。王智乃宦官王甫之弟。酒酣,王智起舞对蔡邕劝诵,蔡邕却不予理睬。王智在宾客前感到失了脸面,恼羞成怒,骂蔡邕道:“徒敢轻我!”蔡邕拂衣而去。王智记恨在心,密告蔡邕“怨于囚放,谤讪朝廷”。宦官更加“恶之”。蔡邕为了避祸,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在吴度过了十二年。
yoggybear
2008-08-12 · TA获得超过43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原因就是"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

“以舞相属”是文人宴集时的一种交谊舞的形式。一般由主人先舞,舞罢,以舞相属于客人,客人起舞为“报”(酬答),然后再以舞相属于另一人。如果被属之人不起舞,便会被视为失礼不敬。这种宴集邀舞习俗始于西汉时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了为人刚直的灌夫约丞相田蚡一起赴魏其侯窦婴的家宴,但田以醉酒相忘而推脱未去,第二天前往时又故意缓慢行走,灌夫由此非常生气,“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由于田不起舞为报,灌夫便不顾君臣之礼,当众责骂田蚡。可见,“以舞相属”之习俗由来已久,只是在西汉时运用的场合较为广泛,还不是文士聚会中专有的活动。到东汉时,“以舞相属”渐渐成为文人宴集时重要的交流形式。《后汉书》中载:“(蔡)邕自徙及归,凡九月焉,将就还路,五原太守王智饯之,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智者,中常侍王甫弟也,素贵娇,惭于宾客;诟邕曰:‘徒敢轻我!’邕拂衣而去。智衔之,密告邕怒于囚放,谤讪朝廷,内宠恶之。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蔡邕为汉末著名的学者、文人,他在流放地被赦之后,当地太守王智设宴为其饯行,宴间,王智起舞属蔡邕,蔡邕则因鄙视王智而“不为报”,并拂袖而去。由此,王智怀恨在心,向朝廷告密,说蔡邕诽谤朝廷,蔡邕不得不亡命江吴很多年。可见,在宴会上以舞相属,并不仅仅是即兴娱乐的小事,而是文士之间交流与交往的大事。被邀者不起舞,被视为对邀舞之人的大不敬,由此文士之间会产生矛盾,甚至会遭来杀身之祸。

参考资料: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8246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richardsonlee
2008-07-29 · TA获得超过64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7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0万
展开全部
王智邀请蔡邕一起跳舞,蔡邕拒绝了,让王智很没面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俑吕趣0l
2008-07-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7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8万
展开全部
原文解释为,王智起舞给蔡祝兴,并向蔡敬酒,但是蔡没有理他,没有回敬
这是十分没有面子的事
蔡也十分轻视他,清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