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掀起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文化观念,促使人类走向新的文明。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最活跃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动力之一。1999年启动的“数字国土工程”,全面推进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部“十五”科技计划在2001年的工作部署中,强调和突出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2001年我部基本完成了主要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设集成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地矿基础数据库建设、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6个项目的组织实施,以国家级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为龙头,带动了地方各级单位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一)地政和矿政管理信息化
2001年在全国推广应用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部、省勘查开发登记数据库联网和公开查询:完成了矿产资源储量与开发利用统计年报及资源量登记信息系统;并且通过开通探矿权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和储量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初步实现了地矿管理信息化。
为使公众和管理部门对我国矿业权管理状况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研制开发了触摸屏和网上查询方式的探矿权管理公开查询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图幅编号、经纬度坐标或区块编号,通过图幅比例尺逐级增大的图形方式进入查询目标,显示已登记区块的属性查询结果。
2001年还继续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体系、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在统一环境下建设了国土资源土地利用管理信息平台,推动了全国1:5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应用,形成了国家级地政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实现了地政管理信息化。
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二)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
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为满足土地利用数据管理的需要,着重对县级土地利用数据采集分类编码、土地利用数据采集处理和建库流程、图斑的两套面积处理与面积扣除以及用于土地利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专业化工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的效率和技术应用层次,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管理、更新、查询统计、分析和输出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实用的功能,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建库提供了一整套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为土地利用规划、耕地和基本农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等相关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开放性工作平台。
怀柔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
南京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南京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共有7个子系统,即管理测量子系统、图形管理子系统、权属管理子系统、土地利用子系统、案件管理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和互联网子系统。系统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和开发方法,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应用组件重作、嵌入式及先进的Web GIS技术,开发出具有空间分析能力、方便快捷的软件系统。系统的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加强了用户级别及权限的设置和管理。通过建立图形信息与属性数据接口管理,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扩展性与一致性。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建立了南京市50万土地使用者数据库信息,发放了52万本国有土地使用证。建立了6000多幅1:500数字地籍图,4300幅1:1000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信息覆盖的市区面积达1026平方公里。
南京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三)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
地质资料数字化
研制了一套完整的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存储规范,开发了扫描数字化生产中所必需的软件,建立了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存储的生产流程。1997年12月已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质资料馆推广。迄今已完成7000多份数字化地质资料。该项目的完成将彻底改变近百年来地质资料人工管理的管理方式,完成由传统人工管理向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过渡。
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
地质资料目录检索系统
现已建成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可以在国土资源部内网上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查询馆藏地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