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为何还要留个口子网开一面呢?

 我来答
体荔幽i
2020-12-04 · TA获得超过56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韩信的这一套做法其实是非常正确的,在兵法中有一个词叫做“围师必缺”,这就是韩信“网开一面”的本质所在。

当敌人被大军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他们拼也是死,不拼也是死,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力量殊死搏斗,这样的敌人将生死置之度外,所以会更加恐怖。

韩信的成名之战是井陉之战,他率领三万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蛋子摧毁了赵国的二十万大军。在这场传奇般的战役中有一个小细节非常值得我们注意,韩信把他的军队带到水边,所谓背水列阵。

当赵军攻来的时候,这些没有被训练过的新兵因为没得逃而选择死战,最终与赵国二十万大军打得不想上下。这就是意志的力量,当一支军队不再考虑生死,而是全心全意的战斗之时,他们的力量会很恐怖。

意志:垓下之围,四面楚歌

有人说,韩信不如项羽,因为他拥有数倍于项羽的敌人却不敢向项羽冲锋,我不认同这种说法。

韩信的垓下之围,四面楚歌是攻心之计,通过瓦解敌人的意志来削弱敌人的战斗力,最终达到以较小损失来赢得胜利的目的。很显然,韩信成功了,当项羽被团团围住的时候,四周传来了楚歌声。

项羽心中大惊,难道楚地也被攻陷了?难道楚人都被俘虏了?不然为什么这四周会有这么多的人歌唱楚歌?项羽慌了,他的心中生出一种绝望,一种无力回天的感觉笼罩在了他的身上。

试想一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将项羽围得水泄不通,项羽会怎么做?他会缴械投降吗?显然不会,如果那么做了他就不是西楚霸王了。那么项羽一定会带着剩下的军队与汉军决战,杀到最后一刻,那将会是又一场破釜沉舟的战役。

乌江边,项羽一个人就能杀得汉军不敢向前,如果他带着他的军队与汉军死磕呢?结果很显然,汉军必胜,因为汉楚实力差距太大,但必胜的背后将会是巨大的损失,这是韩信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露了弱点给项羽。

项羽的意志已经被彻底瓦解了,他只想逃跑,他欣喜的发现汉军的包围圈是可以冲出去的,他带着八百勇士趁着深夜突围了。被项羽遗弃的大军很快就土崩瓦解,他们死去了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楚霸王,这上万大军轻而易举就被征服了。

大败的项羽

项羽突围成功了,韩信的计谋也就成功了,楚霸王再厉害,再能打,他也只是一个人,汉军乱箭齐发也足以将他射成刺猬

但是当项羽有军队的时候就不一样,只要那几万人在他身边,他就还是战胜,韩信要想把他歼灭,自己也得掉下来一块肉才行,可是意志的瓦解加上韩信的“漏洞”让项羽选择了逃跑。

《孙子兵法》中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韩信做到了,项羽的这几万大军几乎是轻而易举的被征服,可以说,韩信确实是一个把兵书吃透了的人,他懂得利用计谋,懂得利用智慧,垓下之战,项羽输得不冤。

“十面埋伏”却又“网开一面”,为的就是让项羽在绝望时首先想到的是逃跑,而不是死磕,这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仙”韩信,名不虚传!

JY言一二
2020-12-25 · 专注自我提升与时事热点
JY言一二
采纳数:6 获赞数:36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怕项羽的临死反扑太过凶狠,如果不留一个口子,项羽的军队就会心生死志,想着反正都是死,不如拉几个垫背。这样的话项羽的军队可能会被覆灭,但韩信的军队也会损失惨重。如果留一个口子,项羽的军队就会往那个口子溃散,不会拼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阳光的765432g
2020-12-25 · TA获得超过69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因为韩信和项羽虽然是敌人,但是他对于项羽还是惺惺相惜非常尊重的,不想让项羽战死在自己面前,所以这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柳叶眉梢心儿俏
2020-12-25 · TA获得超过15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878
展开全部
因为项羽是他的前任主子,他打败项羽又要放过项羽就是为了告诉项羽自己的实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你到底敢不敢2
2020-12-25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你到底敢不敢2
采纳数:30 获赞数:151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是因为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羞辱自己的对手,这也表现出他非常的骄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