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与应对世界变化的关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请论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意义何在?
《教育规划纲要》是 21 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 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 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 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 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 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 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 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 势潜能。
《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考试制度、 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多个因素。为此,《教 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 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 。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规划纲要》也 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 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 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在明确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后,《教育规划纲要》也对家 庭教育提出了要求:家 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 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 质量评估。
为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积极性,《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制定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 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 “ 双 师型 ” 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对此, 教 育规划纲要》在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中分别提出:探索发现和培 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规划纲要》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直指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育规划纲要有四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目标非常明确,开宗明义讲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纲要非常重要的目标。
第二个亮点,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第三个亮点,各级各类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各类教育都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
第四个亮点,整个教育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到 2020 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 ,这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 高。
2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应对?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剧烈动荡后的缓慢复苏之中,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 的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 发生改变和逆转。
从国际环境看,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在全球化调整发展中拥有新 的优势。二是金融危机后,各国致力于发展新技术、新产 业,将成为推动全球新 一轮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在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竞争中具有新的机 遇。三是新兴大国地位上升,我国等新兴大国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 力量。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中国必须在未来五年内启动经济增 长模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 “ 库兹尼茨增长 ” 模式,逐步转向以经济结构 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为特征的 “ 熊彼特增长 ” 模式,这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是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关键。这是因为, 促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诸多矛盾,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 展滞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都可以从收入 分配不合理上找到根源。
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 长;二是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以及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社会财富这块 “ 蛋糕 ” 越做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分好这块 “ 蛋糕 ” 就变得越来越关 键 —— 不仅是做大 “ 蛋糕 ” 的根本目的,也是继续做大 “ 蛋糕 ” 的必要条件。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 1980 年 12 月中央工作会议 就提出来了,到 1995 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 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 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 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1978 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 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 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 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 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 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 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 。例如,我国科 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 24% ,在世界 50 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 24 位, 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 60―70% 。我国对外 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 50% ,美国、日本只有 5% 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 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 界平均水平的1/4 ,全国 600 个城市有 400 个缺水, 110 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 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 40% 。从 1996 年至 2003 年底的 7 年间,我国减少耕地 达 1 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 8.3% ,天然气只有 4.1% , 铜是 25.5% ,铝是 9.7%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 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 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 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 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 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 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 战。
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政府与 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 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 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 、投资、出口协调拉 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 转化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产业跨区 域有序转移,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 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 、我国近期周边安全状况如何?大学生应该怎样为营造和谐共进的周边环境而努力?
近年来周边安全形势总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满意的,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 着一定的威胁与挑战。
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 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 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 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 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 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 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 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 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 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 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
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 、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 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 取得优势。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 的主要原因。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 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 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 中俄的对抗中去。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 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这一多极结构的稳定性还在于即使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不能改变它。美国在亚 洲的力量分布可以维持这一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它要改变这一结构的话,如对中 国采取 “ 遏制 ” 政策,其代价之大将是它无法承受的,而且还将远远超过其所得的 收获。美国在亚洲地区将继续谋求 “ 领导 ” 地位,但如果它要建立单极霸权的话,它必然会受到其他力量联合的或各自的抵抗。
应当指出,中国周边的多极均势的稳定性会受到次区域力量和力量关系的影 响。例如,南、北朝鲜是东北亚次区域平衡的重要力量 ;巴基斯坦和泰国是南亚 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力量;印尼和越南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发挥重大作用;哈萨克 斯坦和阿富汗可能在中亚地区发挥重要影响。这些力量不仅在次地区的平衡中有 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等大国构成复杂的牵制,从而影响亚洲多极结构的稳定。 这些情况表明,均势本身并不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建设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其为国家现代化建 设做出贡献的基础。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素质 的均衡性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才的施展空间和人的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 质。
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国,更坚定的认识到自己身负国家和民族的重 任.我们更应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 而读书.作为一个当代 大学生,更应该以学习国防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 存亡联系起来,更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军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军事理论,先进 武器和精锐部队。这三个方面,无论是在军事进攻,还是在战略防御上,都是极为关键的。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 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 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 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教育规划纲要》是 21 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 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 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 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 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 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 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 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 势潜能。
《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考试制度、 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多个因素。为此,《教 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 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 。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规划纲要》也 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 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 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在明确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后,《教育规划纲要》也对家 庭教育提出了要求:家 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 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 质量评估。
为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积极性,《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制定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 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 “ 双 师型 ” 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对此, 教 育规划纲要》在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中分别提出:探索发现和培 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规划纲要》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直指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育规划纲要有四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目标非常明确,开宗明义讲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纲要非常重要的目标。
第二个亮点,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第三个亮点,各级各类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各类教育都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
第四个亮点,整个教育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到 2020 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 ,这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 高。
2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应对?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剧烈动荡后的缓慢复苏之中,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 的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 发生改变和逆转。
从国际环境看,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在全球化调整发展中拥有新 的优势。二是金融危机后,各国致力于发展新技术、新产 业,将成为推动全球新 一轮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在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竞争中具有新的机 遇。三是新兴大国地位上升,我国等新兴大国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 力量。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中国必须在未来五年内启动经济增 长模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 “ 库兹尼茨增长 ” 模式,逐步转向以经济结构 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为特征的 “ 熊彼特增长 ” 模式,这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是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关键。这是因为, 促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诸多矛盾,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 展滞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都可以从收入 分配不合理上找到根源。
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 长;二是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以及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社会财富这块 “ 蛋糕 ” 越做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分好这块 “ 蛋糕 ” 就变得越来越关 键 —— 不仅是做大 “ 蛋糕 ” 的根本目的,也是继续做大 “ 蛋糕 ” 的必要条件。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 1980 年 12 月中央工作会议 就提出来了,到 1995 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 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 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 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1978 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 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 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 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 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 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 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 。例如,我国科 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 24% ,在世界 50 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 24 位, 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 60―70% 。我国对外 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 50% ,美国、日本只有 5% 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 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 界平均水平的1/4 ,全国 600 个城市有 400 个缺水, 110 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 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 40% 。从 1996 年至 2003 年底的 7 年间,我国减少耕地 达 1 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 8.3% ,天然气只有 4.1% , 铜是 25.5% ,铝是 9.7%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 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 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 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 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 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 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 战。
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政府与 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 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 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 、投资、出口协调拉 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 转化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产业跨区 域有序转移,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 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 、我国近期周边安全状况如何?大学生应该怎样为营造和谐共进的周边环境而努力?
近年来周边安全形势总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满意的,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 着一定的威胁与挑战。
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 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 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 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 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 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 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 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 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 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 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
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 、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 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 取得优势。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 的主要原因。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 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 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 中俄的对抗中去。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 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这一多极结构的稳定性还在于即使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不能改变它。美国在亚 洲的力量分布可以维持这一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它要改变这一结构的话,如对中 国采取 “ 遏制 ” 政策,其代价之大将是它无法承受的,而且还将远远超过其所得的 收获。美国在亚洲地区将继续谋求 “ 领导 ” 地位,但如果它要建立单极霸权的话,它必然会受到其他力量联合的或各自的抵抗。
应当指出,中国周边的多极均势的稳定性会受到次区域力量和力量关系的影 响。例如,南、北朝鲜是东北亚次区域平衡的重要力量 ;巴基斯坦和泰国是南亚 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力量;印尼和越南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发挥重大作用;哈萨克 斯坦和阿富汗可能在中亚地区发挥重要影响。这些力量不仅在次地区的平衡中有 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等大国构成复杂的牵制,从而影响亚洲多极结构的稳定。 这些情况表明,均势本身并不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建设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其为国家现代化建 设做出贡献的基础。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素质 的均衡性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才的施展空间和人的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 质。
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国,更坚定的认识到自己身负国家和民族的重 任.我们更应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 而读书.作为一个当代 大学生,更应该以学习国防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 存亡联系起来,更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军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军事理论,先进 武器和精锐部队。这三个方面,无论是在军事进攻,还是在战略防御上,都是极为关键的。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 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 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 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