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怎么写?
康德认为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这后来被心理学所认同,在丹尼斯·库恩《心理学导论》中被解释为知觉预期,这一章连同在一起的还有知觉习惯与知觉学习。
我们所遭遇的事物,如果在预期之中便觉得很正常,反之便是始料未及,偶然性就是这样发生的,它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重复。
在津巴多与格里格的《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更是以链式结构来予以说明:感觉通过布罗德本特过滤器进入知觉,再与预期或先验交汇于再认。
在教育中,人们往往用自身的预期去看待教学,而教学的深刻与优劣绝不是成年听课者或者评课者的感觉,而是处于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感觉。有的东西成年人认为很好,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过眼烟云;有的东西成年人不屑一顾,而对于学生来说却可能终生难忘。
用“理性”来审视世界:
在《序言》里,康德首先说有两门理论理性知识,分别是数学和物理学,这两门科学是“先天地规定自己的客体。”接着,他分别论述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认为数学和物理学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踏上了康庄大道,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长期停滞,直到某个时候才实现了跳跃。
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理性在这个时候就像是一个小学生,怯弱地向自己的客体老师请教问题,老师爱讲什么它们就听什么,不管是不是他所问的。认识的内容全然由认识的对象决定,在这里没有任何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