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能力怎么培养
语文阅读能力怎么培养
小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缺乏自制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很难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表面看起来是在认真阅读,实际上思绪已经跑到了九霄云外。以下我为大家整理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问题式导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导入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时刻。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对所有事物充满着好奇心,课堂中的任何小事情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提出一些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从文章中去寻找答案,以此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语文阅读教学中。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意识,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虎门销烟》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在学生简单了解了文章内容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虎门销烟发生在什么时候?谁组织进行虎门销烟的?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呢?”对于学生来讲,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非常简单,在文中可以找到答案。一个学生回答道:“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6月3日,课文的第一句话就已经说明了,是林则徐组织的虎门销烟。”教师接着问:“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回答呢?”学生并没有回答出来。随后,他们主动的再次阅读文章,希望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一个学生主动举手发言:“林则徐了解到鸦片对人的危害,它不仅会伤害人的身体,还会侵蚀人的意识。长此以往,国家也会沦入外国人手中。所以,林则徐选择把所有鸦片进行销毁。”教师夸奖了这个学生,表扬他回答得非常棒,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利用问题式的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真的欲望,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分析,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的提问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课文进行讲解、梳理,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再加上书本上的文字枯燥乏味,教师仅凭黑板、粉笔的配合进行教学,也很难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使得教学效果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图片、声音以及动作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根据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把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去阅读、去思考的习惯。比如,在学习《九寨沟》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年纪比较小,知识面比较狭窄,很难依照书本上的文字来想象九寨沟的景色,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一些关于九寨沟的视频资料:连绵起伏的山峦,高高矮矮,高的可以直插云霄;大大小小的湖泊,清澈见底,能够看到湖中五颜六色的石子,别有一番风味;还有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机灵活泼的金丝猴以及迅速敏捷的藏羚羊。画面中的情景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教师结合视频,带领着学生学习书本上是如何描写九寨沟的,是不是和视频中的九寨沟一样美丽、奇特,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逼真,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三、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不考虑学生的爱好以及学习需求,就很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激发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事物巧妙地与知识内容相融合,让学生了解到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真实存在的,这样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和学习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走,我们去植树》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热爱春天的情感。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就引领学生相互讨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的问题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其中一个学生回答道:“春天是绿色的,小草从泥土中长出了嫩芽,染绿了一座座山。”另一个学生也积极回答:“春天是大地苏醒的'季节,冬眠的小动物可以出来找吃的了,小鸟也可以在天空中翩翩飞舞。”教师夸奖两个学生回答得很棒。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先了解一下课文中的春天是什么模样,是不是和自己眼中的景象一样。学生们纷纷阅读起来,从而提高了阅读欲望,提升了阅读兴趣。教师把书本上的知识紧密地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知到语文知识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意识到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这样,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得到了激发,语文教学质量也获得了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以前,每个家庭都有很多的子女,而如今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父母以及爷爷奶奶的过度宠爱,导致学生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严重缺乏团体合作意识。这不利于建构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并且让学生互相评比,看哪一个小组的阅读比较生动形象,可以有效带动其他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从而激发全班学生阅读文章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学习《三袋麦子》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让第一个学生扮演土地公公,第二个学生扮演小猪,第三个学生扮演小牛,第四个学生扮演小猴子,最后一个学生进行独白,一组五人,进行一次阅读比赛。教师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准备,学生在此期间不断地阅读、揣摩,去了解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说话方式。只有完全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阅读才能更加生动,才能具有情感。学生们为了拿到第一名,每个小组都集中精力地进行阅读、探讨,争取获得荣誉。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领学生投身于阅读教学中,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