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见梁武帝

 我来答
刚阳文化
2022-06-19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0万
展开全部
圣谛第一义-节录自元音老人碧岩录讲座

第一义谛是最高的,即空亦不可得,有亦不可得,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上乘义理。

梁武帝是我们中国信佛的第一个皇帝,人称佛心天子。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第一个就是去看他。但梁武帝不是上上根器的人,就难于语下开悟。

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摩曰:廓然无圣!

梁武帝一见达摩,就把这教下最玄妙的极则问题提出来考考达摩:圣谛第一义是怎么一回事?达摩应声答道:“廓然无圣! ”“廓然”,乃像虚空一样辽阔,广大无边,清虚灵明,不动不摇也。这是暗示我们的心性犹如虚空一样,辽阔虚明,清空廓彻,凡圣俱泯。但须注意,虽然一切没有,这知道没有的是谁? 达摩大师把这无法形容、比拟的妙明真心巧妙地和盘托出给梁武帝看。禅师轻轻一挥,就把你心中的凡圣、真俗等等葛藤,齐根斩断,直下指点你见性。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迷于声色而不识,果能一切放下,不随声色物相迁流,这妙明真心犹如辽阔的太虚空一样,哪里有圣有凡? 就在这一切无有,根尘脱落时,回光一瞥,猛着精彩,即见本来! 所以达摩祖师说“廓然无圣”,是要梁武帝跳出有、无、凡、圣的窠臼而当下见性。而梁武帝是着相的人,他心想达摩你说廓然无圣,连圣也没有,岂不落空? 可大家都传闻你是圣人呀! 你自己反而说圣人也没有。

于是帝继问曰:对朕者谁? 摩曰:不识。

梁武帝在有“圣”上着眼,所以接下就问:“站在我对面的是谁?”(意指你达摩是何等人呢)。问话第二义意,这个“谁”就有份量,像是问话,却是直接指示你见性。 就像我们现在参禅问:念佛是谁? 拖死尸的是谁? 讲话是谁?达摩祖师这句“不识”答话真疑杀天下人,如棉里针,一捏就刺手。从表面看,似乎是不认识,但实际是直示真心酬对他是谁的“谁”字。当我们打开本来之际,身心世界都没有,只是一片虚明,没有色相,没有相对的二者,有谁认识谁? 譬如我们二人相对有认识不认识之别,现在只是一个绝对真心,没有识别的对象,所以说“不识”。这个“不识”有如千钧之重,如会得,则当下悟去;如轻率地只当认识不认识,则磋过了也。所以达摩祖师说“不识”,就告诉他真心无物,何有相对? 这里没有谁认识谁的。

帝不契,达摩遂渡江至魏。

帝后举问志公,志公曰:陛下还识此人否? 帝曰:不识。

志公曰:这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

梁武帝就把这段与达摩祖师的对话告诉宝志公禅师。志公就问梁武帝,你还识得达摩吗? 帝曰:“不识。”

佛的心印就是我们的自性,以心印心,叫你当下见性。所以志公告诉梁武帝说,这个达摩是观音大士,前来传佛心印的。

帝悔,遂遣使去请。

志公曰:莫道陛下发使去请,阖国人去,他亦不回!

梁武帝深悔自己无状,轻慢了达摩,使他悄然离去,所以要差他的使臣去把达摩祖师请回来。宝志公说,不用说你陛下遣一个使臣去请达摩祖师回来,就是你把全国人发动去请达摩,达摩祖师也不回来了。

后来雪窦禅师就此公案颂云:「圣谛廓然,何当辨的? 对朕者谁? 还云不识! 因兹暗渡江,岂免生荆棘? 阖国人追不再来,千古万古空相忆。休相忆,匝地清风有何极? 」

师顾视左右云:「这里还有祖师么?」自云:「有! 唤来与老僧洗脚。」

雪窦颂此公案,劈头便道“圣谛廓然,何当辨的? ”这就说明寥廓如万里无云晴空一般底一真法界--圣谛,是一丝不挂、一法不立的绝对真心,如何容你计较思量,分是分非,辨得辨失! 到这里,直饶铁眼铜睛也摸索不着,岂可以情识卜度辨得?

“对朕者谁,还云不识。”圣谛廓然,既是无相对的绝对妙体,有谁识谁呢?到这里整个公案已颂毕。但雪窦为慈悲故,再将这公案的事迹颂出:“因兹暗渡江,岂免生荆棘? ”达摩本为人解粘去缚,刈除荆棘而来,因何却道生荆棘? 是的,“千古万古空相忆。”自此公案延衍至今,道中人无不为梁武帝惋惜,又无不思念达摩。武帝于达摩圆寂后,自撰碑文云:“嗟夫,见之不见,逢之不逢,今之古之,怨之恨之! ”雪窦恐人着情见,所以拨转话头,出自己见解昭示后人道:“休相忆,匝地清风有何极? ”识得自己脚跟下的立处,实时时与达摩和雪窦把手同行,用何寻思忆念? 因此妙明真心不在别处,即在各人自己面门放光,寻常之极,犹如铺天盖地的清风,人人都受其吹拂,人人都受其熏育,人人都以之成就各种事业,有什么高不可攀、登峰造极之处呢?

最后,雪窦恐人迷恋祖师,依倚祖师,不自省,不自立,着在这里,便如灵龟曳尾,自扫行迹一般,更出方便为人,顾视左右问道:“这里还有祖师么? ”自应云:“有! ”更自云:“唤来与老僧洗脚! ”雪窦禅师为什么这样毁损祖师威光呢? 因妙明真心是无师智,无依倚,无所知,无名貌,你唤作什么? 一有所立,一有所著,早磋过了也。复次,天上天下无一物不是它的显现,无一法不是依它而立,你唤它作祖师? 着在这里得么? 如僧问黄檗,大唐国里还有禅师么? 黄檗云:“不道无禅,只是无师。”即此意也。

我们修行人应从此公案中吸取教训,初须知有,更须绵密保护,此是初善;次须放任,不守住它,此是中善;末后连不守之心也无,此是后善。望诸仁珍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