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特点如下:
(一)课程目标的个性化
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基于个性化和体现个性化。其课程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学生层面。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满足资质不一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教师层面。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与专业自主权力为前提条件,这其实就是教师的专业个性化的反映。
学校层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与教师个性化的形成会导致学校个性化的形成,会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另外,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宗旨均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因。这本身就是个性化问题。
在这三个层面中,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最根本的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教师与学生,找回他们在大一统的课程体制中失去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与灵魂。
(二)课程决策的民主化
国家课程的决策权掌握在学科专家手中,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决策模式。很显然,这种决策模式过于僵硬,缺乏灵活性,尤其是缺乏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能力。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它涉及学校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比如它涉及学校组织结构的优化,涉及教师在岗培训、教育资源选用和社区参与等多种相关措施。校本课程强调教师对课程决策的参与性。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一教师广泛参与课程决策,但校本课程不应该、也不可能只局限于由学校内部的教师个人对课程进行开发,或称之为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
教师本位的课程容易导致教师根据狭隘的经验编写科目教材或资料,其结果往往是过于封闭、缺乏交流,使得校内课程不均衡和不连续。而“校本”强调课程开发活动是由学校发起并在学校中实施的,强调学校对当地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特别强调与校外专家的交流和合作。
因此,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虽是生力军,而最终的决策应由所有参与教育实践的人共同决定。
(三)课程内容的动态化
校本课程内容的动态化,首先体现在从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到教师和学生所实施的具体的课程计划中。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课程内容或教学内容,虽是由课程方案、课程纲要和教学设计等组成,但就其本质来说,课程不仅仅是由教科书所表达的一种结果或一种产物,它还具有生成性,即课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任何国家课程只有通过教师在学校中的教学活动才能体现。相对于广大的教育人口和地区差异而言,国家课程开发主体的代表性是非常狭窄的,或者说,它只能忽略差异性而寻求统一性:这在社会发展比较平衡和缓慢的时候,以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适宜的,但在社会生活日趋多元化和变化发展日益迅速的当今时代,其局限性就越来越明显了。
这就要求国家从“统一的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具有一定灵活性的课程方案,然后按课程适应性要求,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这些课程方案的内容必须给学校、学生等留有余地,以便他们遇到具体情境时灵活地做出课程决策。
校本课程内容的动态化还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使课程理论内容和课程实践内容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方面。在长期以来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实验中,广大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师在职教育、学校自我评价、学校整体反思以及行动研究等实践与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今后,这些研究与实践还将继续下去并日益深入。在这一过程中,有关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得到了普及,包括促进变革的逻辑起点是实践者的问题而不是革新者的问题的理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开发的贡献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实际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学校可以也应该成为设计课程的理想空间,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保证课程革新“生根”的可能性方面起着决定作用。真正持久的课程变革必须依靠实践者参与变革过程、教师作为实践者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没有教师的参与就没有课程的开发。
这诸多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课程论的视野,促进了传统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尤其是打破了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使课程理论的内容和课程实践的内容走向丰富和完善。
(四)课程优势的互补化
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这是校本课程开发所难以企及的;而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为尊重具体学校、社区环境和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而存在的。这一点恰恰是国家课程开发所不容易兼顾的。
它们是各有优势和相互补充的两种课程开发模式,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取代另一方。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在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的过程中而出现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所以,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补充。因为两者的课程优势呈互补化。
(五)课程情境的互动化
国家课程是通过书面的课程文件和计划好的课程方案来体现的,而校本课程则强调在特定的课程情境之内,师生各自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和感语来理解课程、诠释课程、参与课程。
在这种课程情境中,学生不再是没有个性差异的被动的学习个体。而是需要像兴趣、个性一样被重视、与教师一起共同设计自己的学习课程,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被国家教科书所死死捆住的“传道者”,也不是照搬别人设计好的课程方案的“留声机”,而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是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课程教学情境中的真正的主人。
在校本课程情境内,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实施等,其首要的依据便是学生。由于校本课程具有针对本校、本班学生的特点和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特点,因此,比国家课程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总之,在校本课程的具体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单一课程的束缚,形成了互相尊重和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