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 我来答
wxmao88
2017-05-02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wxmao88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29716 获赞数:532722
截止目前,采纳数达到2.9万,采纳率达97%,已升至19级。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对一些概念、定律、定理不容易理解,在解题时应用常规方法遇到困难,或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解题过程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逆向思维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反过来思考问题,逆转时间和空间顺序,把过程、条件和目标、原因和结果都沿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逆向思维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做了一些尝试,受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在物理概念建立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
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物理概念的建立,学生由于受感性认识的影响和思维定势的习惯影响,往往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就是一个例子。古希腊的哲学家亚历史多的根据经验时是提出了“历史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这一结论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因为一辆车子,用力推时,车子才前进,定制用力,车子就停下来。而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大胆的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通过伽利略“理想斜面试验”,提出了“当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没有碰到任何障碍时,它的运动将会是匀速的兵将无限的继续进行下去,假若平面在空间是无限延伸的话”的科学论断,为牛顿建立第一定律建立了坚定的基础。这一逆向思维的结果,改变了人们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作用。对事物的分析研究,有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在科学的预测中应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兴趣。
在电磁场的学习中,首先学习了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即通电导线能够产生磁场。在这一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讨论:能否通过磁场产生电流?如何使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这对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向学生介绍:受到磁效应启发的法拉第通过逆向思维,一直思考利用磁场能否长生殿的问题。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电生磁” 、“磁生电”的学习,激发了学生“逆向思维”的兴趣。在光的本性学习中,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提出同样是逆向思维的结果。爱因斯坦在肯定了光的电磁波动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光的粒子性,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受到启发的德布罗意大胆进行逆向思维,提出本质上是粒子性的微观粒子,也应该举用波动性,后来被观察到的中子、质子衍射实验所证实,这就是著名的德布罗意物质波动概念。
在科学的预测中,应用逆向思维取得了成果,这些生动的事实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时学生拓宽了视野,拓展想象空间,增加求知欲,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在物理解题中应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在讨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问题时,有时把它反过来思考,即把它当作加速多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考虑,会给解题带来许多方便,这就是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
竖直上抛运动中的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 就具有这种“可逆性”。
机和光学常用光路可逆原理来解题,也是逆向思维解题的典型例子。
下面看一例子:一直汽车刹车前速度为5米/秒,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0.4m/s,求汽车静止前2.5s内滑行的距离S。
汽车做的事匀减速运动,如果按汽车的运减速运动的过程来计算,其中一种方法是首先要求出汽车刹车后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t,算出t秒通过的位移,然后算出(t-2.5)秒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在得出静止前2.5s的距离S。这样的常规解法很麻烦,如果引导学生把汽车的刹车过程逆着来看,他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2.5秒的位移,那么计算过程就非常简单,只用S=1/2at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通过类似例题的分析,使学生在解物理习题的时候,就肯动脑筋,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用最简便的方法得出答案。
由于“逆向思维”的方法是与人们正常思维相背离的,要使学生掌握和应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由于逆向思维改变了人们探索和认识事物的思维定势,所以经常引导学生对问题多做逆向思维,可以引发学生超常的思想和效应,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