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饮食才能更健康?
正所谓“病从口入”,人们在关注食物本身是否健康的同时,吃的合理性也同样重要。
怎样才能吃出健康
张焱指出,“食饮有节”是《黄帝内经》提出的关于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即食饮的五味食物和酒水饮品要有节制和原则。
首先,谨和五味。所谓“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指食物要搭配合理,其中,麻、麦、稷、稻、豆,五谷为主,富含碳水化合物,是营养的主要来源;李、杏、枣、桃、栗,五果为辅,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犬、羊、牛、鸡、猪,五肉作为补益,提供热量;韭、葵、葱、薤、藿,五菜为充,补充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另外,食物的搭配还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其次,食不偏嗜。“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也就是说,五味太过,容易伤及五脏。其中,过酸,脾气乃绝;过咸,则心气抑;过甘,肾气不平;过苦,则脾气湿滞;过辛,筋脉衰败。张焱指出,日常的很多疾病都来源于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这也是很多家族病引起的原因之一。
再者,食不过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伤胃会引起纳呆、胃脘痛、恶心、呕吐、吞酸等;伤肠则容易出现为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另有,食之所宜。首先,时节相宜。《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适宜同法。”如绿豆寒凉,不宜冬季食用;夏季则不宜食用荔枝、羊肉、樱桃等。其次,寒热适宜。“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灵枢·师传》)其中,食温的选择应在40℃—60℃之间为佳。
最后,食无所犯。五味亦有所禁忌,如辛走气,则气病不应多食辛辣;咸走血,则血病不宜多食咸;苦走骨,则骨病不宜多食苦;甘走肉,则肉病不宜多食甘甜之物;酸走筋,则筋病不宜多食酸(《素问·宣明五气》)。此外,食不欲杂。孙思邈的“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说的就是饮食杂乱,终将引起病患。“夏至以后,迄至秋分,须慎肥腻、饼臛、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病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说的也是不顾时令,胡乱杂食会多引病痛。
因而,要想吃的健康,须食饮有节制。张焱表示,中医讲究调理、预防,也就是养生之道,人们应正确认识《黄帝内经》,多加了解,这样便能给自己或身边的人在日常饮食、养生上提供一些正确的建议,多了解些医学常识也能为日常寻医问药提供一些帮助。
医生是我整理的一些小建议没希望对你有用!
2020-06-18
2. 适量主食:每日5—8两,米面为主,每日粗杂粮占主食的1/3。
3. 多食蔬菜:每日1斤左右,注意选择深绿色蔬菜和红色蔬菜;每天中等大小水果1—2个,不能以加工的果汁饮料代替水果。
4. 适量肉类:每天鱼虾1—2两,瘦猪(或者牛、羊肉)1两—1两半,鸡鸭肉可以去外皮后替换猪肉。煮鸡蛋清1个。每周鸡蛋黄不超过3个。
5. 每日低脂牛奶半斤和半两大豆(或者大约1两豆干、2—3两豆腐)。
6. 清淡少盐:除脂肪的数量以外,脂肪的类型更为重要,烹调油最好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20克,如豆油、菜籽油、调和油、茶油、橄榄油等,大约2汤勺。每天小于6克盐,不另外食用咸菜、黄酱、豆腐乳、芝麻酱等食物。
7. 禁用或少用的食物: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鸡油、奶油等;动物内脏如脑、肝脏、肾脏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鱼子、鸡蛋黄、松花蛋等;奶油蛋糕、甜点、甜饮料等;辛辣有刺激性的调味品;烈性酒;浓的咖啡、茶和肉汤等。
8. 餐次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吃得过饱,晚餐应注意避免摄入过于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提倡进餐半小时后散步30—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