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垂帘听政,8位顾命大臣为何没有阻止?
提问者把历史事件的次序搞颠倒了吧?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发生在“祺祥政变”之后。何为“祺祥政变”?清文宗(咸丰帝)去世之后,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联合恭忠亲王奕欣、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等发动政变,一举拿下了辅政八大臣。之后,除了清宣宗(道光帝)的女婿——一等诚嘉毅勇公、固伦额驸景寿之外,辅政八大臣被杀的被杀、流放的流放、罢官的罢官……他们这些人还凭什么阻止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清文宗临终之前,因为唯一活着的儿子清穆宗(同治帝)载淳年幼,无力独掌乾坤。所以,清文宗费尽心机设置了一套权力平衡体系,企图借此维护儿子的皇权。因为有摄政王多尔衮架空清世祖(顺治帝)的前车之鉴,清文宗根本不敢选择宗室摄政,首先便否决了摄政王的设置方案。
不选择宗室摄政,那么就只能采取清世祖临终前玩的那一套——大臣辅政。但是,鳌拜的前车之鉴也并不十分遥远!清文宗对异姓大臣同样不信任。可是,又不能不用。最终,清文宗不仅将辅政大臣扩充到了八位,而且既有在旗的、也有不在旗的。除此之外,在异姓大臣之上又安插了三位宗室,即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肃顺兄弟。清文宗此举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让辅政八大臣分权,相互牵制,维持权力平衡。有了异姓大臣的牵制,载垣、端华、肃顺成不了多尔衮,而且他们三人之间同样是一种相互牵制。有了为首的三位宗室牵制,异姓大臣想像鳌拜那样做大,基本上也不可能。同时,辅政大臣有旗、有汉,既可以避免汉臣做大,也可以利用汉臣对满臣予以一定程度的制约,而且还可以宣扬“满汉平等”、怀柔天下,一举数得。
即便如此,清文宗依然不放心!于是,又给辅政八大臣戴上了一道紧箍咒——给了慈安和慈禧(有说是给了清穆宗,由慈禧掌管)两方印,即御赏、同道堂印,并规定,辅政八大臣的任何决议必须加盖这两方印才能正式生效。如此一来,等于是给辅政八大臣找了一个婆婆管着,同时这两位“婆婆”又没有直接处理政务的权力,成不了武则天!又一个权力平衡游戏。平心而论,如果真的按照这一套执行,虽然会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倒不失为一个有效维护皇权的好方法。
只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清文宗前脚刚去世,辅政八大臣后脚就开始抓权了,不仅大肆排挤奕欣这样的近支宗室和曾格林沁这样的“国之干城”,而且还企图将两宫皇太后架空,使之成为自己的“橡皮图章”。慈安和慈禧岂是省油的灯?于是,先稳住辅政八大臣,私下以处罚为由,派安德海赴北京联络奕欣,再以护送清文宗梓宫返京为由,在途中一举拿下了辅政八大臣,史称“祺祥政变”,也称“辛酉政变”。
恭忠亲王奕欣在这场政变中居功至伟,但是两宫皇太后依然耍了些小手段。给奕欣的名头是议政王而不是摄政王,一议一摄,差别就大了。议说明你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而摄说白了就是代理,是代皇帝作决定,是有决定权的。有摄政王多尔衮的先例在前,奕欣也不便争这摄字!那么,谁来替皇帝作决定呢?只能是两宫皇太后!于是,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在彼时,这一方案实际上就是两宫皇太后与奕欣相互牵制,维持权力平衡,各方面都能够接受。因此,皇太后垂帘并没有遭到太大阻力,一切顺理成章、按部就班。
但是,慈禧并不是一个安分的女人。与奕欣的“蜜月期”过去不久,慈禧便发动御史言官,参劾奕欣,并借此削去了奕欣的议政王头衔,初次交锋以慈禧完胜告终。但是,碍于彼时的实力对比,慈禧也只是小试牛刀,并没有打算就此拿下奕欣。之后,慈禧的权势不断增强,为了寻求新的平衡,慈安和奕欣走到了一起,私下形成了默契,后来的“安德海事件”实际上就是慈安、奕欣与慈禧政治博弈的结果。虽然奕欣在慈禧的打压之下,势力逐渐萎缩。但是,因为奕欣党羽众多,又有宗法地位高于自己的慈安在背后撑腰,短期内慈禧拿不下奕欣,奕欣和慈安也搞不掉慈禧,双方维持着一个微妙的权力平衡。
直到光绪七年,慈安去世之后,奕欣独木难支。慈禧又借着清德宗(光绪帝)的名义,抬高其生父醇贤亲王奕譞的地位,用以压制奕欣。最终于光绪十年,慈禧将奕欣和恭党彻底踢出了军机处,换上了明哲保身的奕譞,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向来明哲保身,而且身份敏感、尴尬,自然不敢对慈禧轻易掣肘。自此,慈禧成为了清王朝事实上的“皇帝”,开始了独掌乾坤、权倾天下的女主生涯。但是,这一切与辅政八大臣无关,因为他们早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