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什么意思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
这些天,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初见乍欢,有的是久别相逢,有的是擦肩而过,有的是相见无缘…… 人生就是这样,遇到的人,遇到的事,究竟能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什么呢?
昨天上午,在天水老子文化学会,我分享《道德经》的时候,就谈到了孔老相会。孔子和老子,两位圣人的相遇,那是不一般的,特别是对孔子而言,他的生命中定然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什么呢?因为最近我在解读《论语》的过程中,从孔子对仁的表述中,慢慢地发现, 仁不单纯是理性的东西,它还是感性的、体验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孔子很可能在老子那里得到过生命的体悟。
两千多年前,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三日不语。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答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注意!这就是孔子对两人相遇之后某种状态的表述。
在孔子看来,他感受到老子广袤无垠,不可捉摸,有点像形如虚空,朗然无疆,根本抓不住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大小是可以感知到的。有的就是个杯子,就那么大,你给他一个大海,他也盛不下。有的稍微大一点是个盆子,有的再大一点是个水池,有的再大一点就变成江河,或者变成大海了。但老子不知道有多大,神龙见首不见尾,漫无边际。 所以,孔子和老子相遇的那个瞬间,彼此之间其实完成了一种传承。
什么传承呢?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仁。刚开始,他说仁者爱人;接着,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然后,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可见,孔子对仁的表述,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接近于《道德经》中德的表述和道的部分表述。所以, 仁不再是一个理性的东西,而是感性和理性的合二为一,非常像智悲双运之后的那种境界。
由此,两人相遇之后,老子静静地坐在那里,孔子也静静地坐在那里,孔子也不知道问什么,有一种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的感觉。两人在静坐的过程中,其实他们的生命中有一种相应的东西,孔子得到了《道德经》中德的部分,他名之为仁。所以,我认为,孔子和尹喜都是老子的传承者,孔子侧重于形而下的层面,尹喜侧重于形而上的层面。 也许,这是我发现的一个秘密。
大道分为两部分:一是形而上的部分,一是形而下的部分;一是超越后的无为部分,一是积极的有为部分。 那么,仁有点像达成无为之前的有为。可以看得出,孔子是有修为的,他也在训练。后来,他的修为传承给了颜回,如《论语》中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可以三个月不离仁 。三个月不离仁,是不离“仁”这个字吗?还是忘不掉“仁”的概念呢?不是。是颜回三个月一直安住于仁的境界中。后来, 儒家把这种安住于仁的境界,称之为内圣之法。孟子称之为养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安住于仁的境界中,那么就会养浩然之气。
我们可以看出, 仁跟大道密切相关,它不全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是一种内证的境界。它跟真理非常相近,或者它就是真理。当然,这种真理是孔子向往的真理,他和老子向往的真理还是有区别的,孔子想得到官职,想经世致用;老子是西出流沙,隐居遁世,所以他们最终的目的地是不一样的。
我过去讲,有大悲悯而无热恼 有大快乐而无欲望。当然,孔子是有欲望的。孔子不但有欲望,而且欲望还很重,因为他有目的性。所以,儒家是为了事功,是为了改变世界,其修身的目的也是为了经世致用。
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什么意思呢? 如果一个人真正想做到仁,那么他就不会做坏事了。为什么不会做坏事?因为他安住于仁。这里的仁,就有点像我们所说的真心。
比如,在《大师的秘密》中,我讲过龙树菩萨和一个小偷的故事。有一天,小偷偷了龙树菩萨的黄金杯子,被发现后他非常害怕,觉得龙树菩萨会惩罚他。但是,龙树菩萨对他说,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我就放过你。小偷说,什么事情呢?然后,龙树菩萨就告诉他,每次你想偷东西的时候,你就安住于真心。于是,小偷就答应了,并且很快明白了什么是真心。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偷又回来了,他想跟着龙树菩萨出家修道。龙树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修道?小偷说,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得到, 我一安住于真心,就不想偷东西了,觉得世界上还有比偷东西更好的事情。 这就是“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另外一种表述。
可见,仁是一种智慧境界。在这种智慧境界中,我们能超越善恶、超越富贵、超越贫贱等分别。 据《维摩诘经》所讲,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个大富翁,家有万贯,虽享尽人间富贵,但他才智超群,是一位大成就者。 这是一种内证的东西,因为在仁的境界中,一切都是圆满的。这个仁,非天理,达于外,却来自内证。所以,仁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它非常接近于老子说的德,也接近于老子说的道的形而下部分。
——2021年6月18日写于去往武威的途中
这些天,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初见乍欢,有的是久别相逢,有的是擦肩而过,有的是相见无缘…… 人生就是这样,遇到的人,遇到的事,究竟能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什么呢?
昨天上午,在天水老子文化学会,我分享《道德经》的时候,就谈到了孔老相会。孔子和老子,两位圣人的相遇,那是不一般的,特别是对孔子而言,他的生命中定然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什么呢?因为最近我在解读《论语》的过程中,从孔子对仁的表述中,慢慢地发现, 仁不单纯是理性的东西,它还是感性的、体验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孔子很可能在老子那里得到过生命的体悟。
两千多年前,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三日不语。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答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注意!这就是孔子对两人相遇之后某种状态的表述。
在孔子看来,他感受到老子广袤无垠,不可捉摸,有点像形如虚空,朗然无疆,根本抓不住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大小是可以感知到的。有的就是个杯子,就那么大,你给他一个大海,他也盛不下。有的稍微大一点是个盆子,有的再大一点是个水池,有的再大一点就变成江河,或者变成大海了。但老子不知道有多大,神龙见首不见尾,漫无边际。 所以,孔子和老子相遇的那个瞬间,彼此之间其实完成了一种传承。
什么传承呢?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仁。刚开始,他说仁者爱人;接着,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然后,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可见,孔子对仁的表述,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接近于《道德经》中德的表述和道的部分表述。所以, 仁不再是一个理性的东西,而是感性和理性的合二为一,非常像智悲双运之后的那种境界。
由此,两人相遇之后,老子静静地坐在那里,孔子也静静地坐在那里,孔子也不知道问什么,有一种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的感觉。两人在静坐的过程中,其实他们的生命中有一种相应的东西,孔子得到了《道德经》中德的部分,他名之为仁。所以,我认为,孔子和尹喜都是老子的传承者,孔子侧重于形而下的层面,尹喜侧重于形而上的层面。 也许,这是我发现的一个秘密。
大道分为两部分:一是形而上的部分,一是形而下的部分;一是超越后的无为部分,一是积极的有为部分。 那么,仁有点像达成无为之前的有为。可以看得出,孔子是有修为的,他也在训练。后来,他的修为传承给了颜回,如《论语》中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可以三个月不离仁 。三个月不离仁,是不离“仁”这个字吗?还是忘不掉“仁”的概念呢?不是。是颜回三个月一直安住于仁的境界中。后来, 儒家把这种安住于仁的境界,称之为内圣之法。孟子称之为养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安住于仁的境界中,那么就会养浩然之气。
我们可以看出, 仁跟大道密切相关,它不全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是一种内证的境界。它跟真理非常相近,或者它就是真理。当然,这种真理是孔子向往的真理,他和老子向往的真理还是有区别的,孔子想得到官职,想经世致用;老子是西出流沙,隐居遁世,所以他们最终的目的地是不一样的。
我过去讲,有大悲悯而无热恼 有大快乐而无欲望。当然,孔子是有欲望的。孔子不但有欲望,而且欲望还很重,因为他有目的性。所以,儒家是为了事功,是为了改变世界,其修身的目的也是为了经世致用。
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什么意思呢? 如果一个人真正想做到仁,那么他就不会做坏事了。为什么不会做坏事?因为他安住于仁。这里的仁,就有点像我们所说的真心。
比如,在《大师的秘密》中,我讲过龙树菩萨和一个小偷的故事。有一天,小偷偷了龙树菩萨的黄金杯子,被发现后他非常害怕,觉得龙树菩萨会惩罚他。但是,龙树菩萨对他说,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我就放过你。小偷说,什么事情呢?然后,龙树菩萨就告诉他,每次你想偷东西的时候,你就安住于真心。于是,小偷就答应了,并且很快明白了什么是真心。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偷又回来了,他想跟着龙树菩萨出家修道。龙树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修道?小偷说,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得到, 我一安住于真心,就不想偷东西了,觉得世界上还有比偷东西更好的事情。 这就是“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另外一种表述。
可见,仁是一种智慧境界。在这种智慧境界中,我们能超越善恶、超越富贵、超越贫贱等分别。 据《维摩诘经》所讲,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个大富翁,家有万贯,虽享尽人间富贵,但他才智超群,是一位大成就者。 这是一种内证的东西,因为在仁的境界中,一切都是圆满的。这个仁,非天理,达于外,却来自内证。所以,仁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它非常接近于老子说的德,也接近于老子说的道的形而下部分。
——2021年6月18日写于去往武威的途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