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的日本武士
武士,10—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阶级,一般指通晓武艺、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除了受到汉语语系影响的少数国家以外,绝大多数种语言以日语的“侍”(罗马字:以Samurai来显示,或者Bushi。武士的精神被称为“武士道”(Bushido))。武士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的信念。有人认为这一准则代表的不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诚、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领主能对武士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奖赏的主从制度上。
日语原文 武士 假名 ぶし、もののふ
罗马字 Bushi, Mononofu 武士的雏形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律令体制下产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恒武天皇为了巩固政权而设立的。在平安时代以前,除了奴隶,所有的的壮丁都有责任和义务成为被天皇募兵的对象。然而这些士兵必须自己补给和养活自己,很多人因此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选择在当地定居。人们可以通过交重税来免除兵役,这种主要由农民组返厅成的士兵在日本统称为防人。由于防人士兵的不正规性,而且又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在平安时代初期被恒武天皇所废止。这种形式的士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士。平安时代早期(8世纪末—9世纪初),恒武天皇想要在北本州岛巩固和扩张自己的统治范围。天皇所派遣的针对本州北部土著(Emishi)的讨伐军缺乏士气和纪律,很难在战场上取胜。于是恒武天皇开始向地方豪族求助,提出将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称号给任何替代自己讨伐北本州的地方势力。这些弓马娴熟的地方豪族很快成为了天皇用来剿灭反抗力量的工具。
9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12世纪末,武士首领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创立镰仓幕府,统帅天下军政,标志着武士时代的来临。尔后的军事领袖多半袭用“征夷大将军”之官位,实施统治。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势力握有日本实际政权,直裤绝到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幕府交出政权给天皇为止。日本武士理论上必须是文武双全的人,除了要擅长剑道、马术、射箭等武艺,也须读书、习汉文、练书法、做文章;尤其兵法、韬略更是所须精通。品行、操守、勇气也都是被评鉴的范围,武士的道德被称为武士道。武士小学年纪就需现场参观死刑的执行,甚至上战场作战,日本战国时代,失去君主的武士会变成浪人。
在20世纪,宫本武藏成为世界家喻户晓的日本武士代表人物;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五社英雄为诠释日本武士电影最佳代表人。
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而他们从体制、职能上看,更类似西方 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一般的亚洲国家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明胡世姿治维新后改变,1871年是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许骑马,9月,武士被允许“散发”、“废刀”,10月,准许武士和平民通婚。当时据统计(1872年),日本有士族425872人,加上家属合计1941286人。他们每年领取的俸禄消耗了日本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明治政府采取了渐进的手段,以发行债券或赎买等方式逐渐取消俸禄,消灭了武士阶级。一部分高级武士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爵位,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华族,但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华族阶层也成为了历史。今天,有些日本人还记着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然而,武士的思想遗产,比如武士道,仍旧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士制度的完备象征是德川幕藩制,整个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由以将军、大名为代表的高级武士到最低级的足轻(步卒)低级武士组成,而从丰臣秀吉的时代起,就实行了兵农分离制度。武士完全脱离了生产。不过,武士之间的生活水准是相差极大的,即便同为藩主大名,在长崎的也和在山形的截然不同。
占武士大多数的是中下级小人物,他们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在江户时代的一个笑话说:“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有的便去为黑社会之类的势力作打手,成为“用心棒”。虽然现代日语中的“浪人”指的是未考上合适高校的学生,但在那个时代,浪人是日本社会重要的不安定因素。为了避免国内矛盾的激化,官方就常常默认或怂恿浪人的对外武装侵略。浪人对于对外战争则充满野心,郑成功为反清复明,曾派人到日本借兵,幕府虽然拒绝,但下面浪人纷纷请战。在反映清末民初的影视作品中,日本浪人在中国各地流窜,正是明治维新改革等级制度的结果。在《黄昏的清兵卫》中,下级武士清兵卫在吃饭时还要用饭团把汤碗擦一遍,显示出了生活的贫困。《最后的武士》导演爱德华·兹维克称他最爱读“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的传记,西乡出身倒数第二级的下层武士,年轻时为了贴补家用就要去做抄写的零工。他的故乡萨摩是日本著名强藩,70万人口中武士家族占了20多万,财政一直紧张。这些底层武士的生活在日本国门被打开之后,穷困潦倒的情况加剧,终于成为维新的主力军。在维新之后,一部分上层武士转化为资产阶级或政府官僚,而下层武士日趋没落,还制造了一系列暴乱,连西乡也卷入其中。因此,日本在近代化进程初见成效后,立即展开了对外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中的下级武士很多人没钱讨老婆,而他们的军事体制和男权传统文化又使得解决众多武士的性问题成为社会性症结。于是,宣扬儒学的幕府却绕开了一些儒家提倡的家庭伦理,特别是女性的贞操观念。直到山本五十六那一代乃至今天,武士(男人)在色情场所和艺妓(妓女)的鬼混也受到了默认,甚至是妻子的容忍。 日本武士的思想核心自然是“ ”。在经过数十年的反日本侵略斗争之后,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称得上“臭名昭著”,但对它进行必要的分析解剖还是必要的。
《最后的武士》将武士道概括成了“勇、仁、忠……”等一系列抽象的良好道德规范,但有人认为这只是表象,否则就无法解释在更多的时候,武士体现出的却是凶残、愚昧直到癫狂。这个原因要在武士道的思想根源中寻找,而武士道其实是一个成分复杂的大杂烩。
武士道的初期发轫,主要理论背景是长期受中国知识分子批判的朱子(朱熹)理学。自镰仓幕府后期开始,武士必须遵守“忠诚、廉耻、信义、俭朴”等美德,而到了德川幕府,一些著名的学者和儒学家等等将武士道理论系统化、规范化,终于成为整个武士社会的操守典范。电影一再翻拍的“忠臣藏”事件正是发生在此时期,是武士“全忠死节”的道德理想的“完美体现”。一般认为,日本虽然引进了中国的儒学思想,但就象他们吸收任何外国文明一样,都具有鲜明的自主选择性。周作人也指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糟粕文化,如宦官、缠足等等,日本都没有照单全收。对于儒学,日本更强调的核心是“忠”,而中国则为“仁”。所以,日本武士为了“忠”,可以做出违反人道的举动。
作为武士道行为的中国楷模的,则是中国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等人。江户时代,这些人物被称为“本朝武士之鉴”,他们狂热的推崇为“大义”而淡看生死的精神和武士。在冲绳以及太平洋战场的诸多岛屿争夺战中,日军甚至在平民饥渴不堪的情况下,仍发起一次次自杀冲锋,战败则切腹跳崖跳海,而陆秀夫、张世杰等在崖山被元军击败后则是其的翻版。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为侵略而营造对中国的歧视贬低,再加上“杀身成仁”的英雄本来就是以日本为主,所以从歌颂宽泛到渐渐变为以本国为主,文天祥的故事直到二战结束前且有被日本的教科书收录的内容。
武士道思想的另一重要核心是禅学。武士生活于战乱之中,随时要为主公赴死,日本的地理环境又恶劣,灾害频仍,这都使得武士具有强烈的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因此需要禅宗的顿悟生死来调和。同时,禅宗的神秘主义倾向和审美情趣也给武士及日本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不过,禅学在武士手中,空洞虚无的人生观被放大,成为漠视他人生命和自己作出违背人性之举的借口。
最终使武士道彻底变为军国主义工具的是与儒学、佛学并称为幕藩体制三大支柱的神道教,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日本的民粹主义思想泛滥,将天皇神化,定鼓吹日本民族优越论的神道教为国教,推行“国家神道”,以此形成了向现代民族国家和工业化军事化帝国的转型,还吸收了德国的国家主义哲学,终于完成了武士道的法西斯化。 作为专业的军事集团,作战是武士的第一使命。 的最大战斗特点是穿戴样式独特的甲胄,并有自成一家的格斗技艺。由于作战勇敢顽强,是极为不好对付的职业军人。幕府末期,在鸦片战争中轻松击败清朝的英国海军,与萨摩藩发生“萨英战争”,虽然令武备落后的日本武士损失惨重,但也不的不承认对方“善战”。更早时候,元军远征日本,登陆和日军作战,以密集火器令当时尚推崇单骑决斗的武士大吃苦头,但仍然不能突破日军的拼死阻截,在无法取得巩固的桥头堡情况下只好上船休整,结果遇到台风。
在冷兵器时代,日本武士一方面拥有精良的刀剑,另一方面则重视战斗训练,经验丰富,因此是不可忽视的劲敌。在明朝的援朝和抗倭战争中,日本武士的单兵和小集团作战能力,都明显高于普通的明军。特别是武士锋利的长刀加上诡异的刀法,往往能战胜人数居多的明军。只有戚继光发明“鸳鸯阵”,集合长短兵器和火器的综合威力,加以训练有素的精兵,才能克制倭寇。
今天日本虽已不存在武士阶层,但质量上乘的武士刀仍受到世界收藏家的欢迎,与大马士革刀、马来刀并称为“世界三大名刃”。早在宋代,文豪欧阳修就有《日本刀歌》,称“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事实上,日本刀制作技术本来源于中国两汉的钢铁花纹刀剑,但经过不断改良加工,形成了不论外观还是实用都“在远东首屈一指”的地位。而中国的刀剑制造技术却不断衰退湮没,连对日本刀风格大有影响的唐刀原物都已荡然无存,反倒在日本有所保存。
在日本的古装时代剧中,武士的刀剑搏斗更是家常便饭,也形成了一个名为“杀阵”的专业打斗涉及群体。由于日本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剑道、柔道、空手道、合气道等格斗技艺,因此许多日本演员的身手都颇具基础,演起电影中实战性的打斗也象模象样。那些“杀阵”设计者也确实是日本刀法各流派的专家,象《黄昏的清兵卫》中,负责指导真田广之的就是小太刀高手。小太刀(肋差)指的是日本武士普遍随身佩带的长刀之外的短刀,也是剖腹的工具。剑圣宫本武藏以创出双手分使长刀和小太刀的二刀流闻名,但日本刀法还是以双手持刀的居多。据有的专家考证,日本双手刀法在汉唐时代传入日本,此后于中国日渐绝迹,但日本武士却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双手刀法,形成了剑道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摈弃了中国求套路美观的弊端,强调实战的“技法朴实严瑾、劲力充实流畅”。 《神剑闯江湖》:始于1996年Aniplex连载之动画作品。
《琉球武士疯云录》:2004年manglobe动画公司首部原创动画作品。
《SAMURAI 7》:2004年GONZO制作之电视动画,改编自黑泽明之真人电影代表作《七人之侍》。
《爆炸头武士》:2007年GONZO制作之电视动画。
《风魔小次郎》
《银魂》
《薄樱鬼》:以日本幕末时期亲幕府武士组织新选组为原型
《新撰组异闻录》
《宫本武蔵‐双剣に驰せる梦》:动画电影
《战国BASARA》:2009年4月1日于TBS系播放电视动画
《死狂》:2006年浜崎博嗣执导的日本18禁动画
《战国鬼才传》:2011年真下耕一执导动画
《浪客剑心》:1996年古桥一浩执导日本动画作品
《无限之住人》:真下耕一执导动画 《末代武士》:主要描述了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战争和明治维新作为背景。
《七人之侍》(七武士):1954年4月26日上映的日本电影,黑泽明导演的代表作,故事背景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
《战国英豪》(原题:隠し砦の三悪人/かくしとりでのさんあくにん),黑泽明导演的作品,讲述的战国时代的忠心武将真壁六郎太经历险难拥护女公子雪姬再与主家的故事。
《一命》:2010年三池崇史执导的3D武士复仇电影。讲述一名武士如何走上切腹之路,又如何将必死信念转化为复仇。
《十三刺客》:2010年三池崇史执导的武士电影。该片翻拍自1963年工藤荣一的同名影片,讲述了岛田新左卫门秘密召集十三名武士,暗杀残暴藩主的故事。
《大菩萨岭》:1966年冈本喜八制导的电影。讲述一个武士走火入魔,以致踏上疯狂杀戮之路的故事。 柳生宗严、柳生宗矩、柳生十兵卫(柳生三天狗)
宫本武藏:日本战国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剑术家、兵法家、艺术家
佐佐木小次郎:日本战国时代与安土桃山时代的剑术家
织田信长:第六天魔王。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
德川家康: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的武将、战国大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 日本战国三英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
伊达政宗: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人称“独眼龙政宗”
岛左近(胜猛):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著名武将
前田利家:被称为“枪之又左”。丰臣政权下五大老之一,地位仅次于德川家康
土方岁三:日本旧幕府新选组副长,是个善于谋略的剑术家与兵法家
冲田总司: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幕末新选组队士,天然理心流的天才剑士
上杉谦信:日本战国时代名将。有着“军神”、“越后之龙”的称号。
武田信玄:日本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甲斐之虎”。有“战国第一名将”之称。
西乡隆盛: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
本多忠胜: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时称“战国第一强将”、“鬼之平八”,“三河飞将”,德川四天王之首。
酒井忠次:战国中后期名将。德川四天王之一。
林崎甚助:拔刀术的开山祖师。著名日本剑术家。
上泉信纲:日本战国时代的兵法家。开创日本剑术知名流派:新阴流,与冢原卜传一起被后人尊称为剑圣。
钟卷自斋:自创了钟卷流,并担任北条家的剑术指导。其弟子为一刀流流祖的伊藤一刀斋景久
伊藤一刀斋:日本战国时代一位强大的剑豪。一刀流始祖。
东乡重位:萨摩示源流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