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展开全部
同理心即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理心是一个人与其他人正常交往的基础,一个没有同理心的孩子是可怜的,因为他成年后在待人处世方面会有重大缺陷,他可能交不到真正的朋友,不受群体欢迎。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待孩子以同理心
同理心的基础是自我意识,我们对自身的情绪越开放,就越善于理解情绪。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他同样无法觉察到别人的感受。所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是获得同理心的前提。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答案是:待孩子以同理心。
我观察到,孩子出现正面感受比如快乐、平静的时候,父母总是很接纳,但孩子出现负面感受比如愤怒、害怕、焦虑的时候,父母则难以接纳,他们通常会否认、禁止或忽略孩子的负面感受。
比如:
孩子害怕打针,紧张得哭了起来,父母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勇敢一点。”
孩子的玩具同伴被抢走了,他很愤怒,尖叫着要同伴换回来,并和同伴扭打到一起。父母说,“好了好了,你玩这个就行了。”然后拿另一个玩具给孩子。
孩子从学校回来,闷闷不乐,父母说:“别板着个脸,开心一点啊。”
孩子的真实感受长期被否认、禁止和忽略的后果是什么?后果是孩子学习到负面感受是不应该有的,从而不能识别自己的感受,也不愿意接纳自己的负面感受。具体体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困难或者矛盾时,仅仅知道自己心里不舒服,但说不出来具体是怎样的感受,是沮丧?失望?愤怒?羞辱?还是恐惧?说不上来。另外,他们当中许多人不能接纳自己的负面感受,不允许自己有愤怒等负面感受,也不愿意承认和面对自己的负面感受。
当孩子出现负面感受时,父母要待孩子以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感受,不一定认同他的感受,但是可以理解和接纳他的感受。
“嗯嗯,我了解,打针有点儿疼,你有点紧张。”
“小明抢走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
“你看起来有点不开心,发生什么事情了?”
孩子的感受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被父母待之以同理心,那么孩子就能逐渐学会认识自己的感受。
引导孩子去注意别人的感受
我女儿小的时候,有次淘气故意吐口水到我的身上,我很生气,严肃地教训她:“你往别人身上吐口水是非常不礼貌的!记住,下次绝不允许有这样的行为了。”
没过几天,她又往我的身上吐口水。这一次我更生气,心想上次都那么严厉地教训她,为什么她又重蹈覆辙?看她那迷迷糊糊的样子,我想她是真不知道她往我身上吐口水我是什么感受。于是,我皱着眉对她说:“你往我身上吐口水,我真的很生气!我不喜欢被人吐口水。”她听到这句话,又看了看我的脸,脸上露出那种知道自己做错事的惭愧表情。后来,她没有再往别人身上吐过口水。
这一次的经验让我看到,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或者冒犯你时,需要将你的感受告诉他,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他有多么淘气或不礼貌。同样,当孩子冒犯别人,让别人不舒服的时候,也去要求孩子去注意他的错误行为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别人是什么样的感受。比如告诉那个反复摇病床的孩子:看看你这么摇床让阿姨多么难受,多么痛苦。告诉那个踩得地板咚咚响的孩子:你踩得这么响,楼下邻居阿姨很生气。告诉那个踢着人玩的孩子:你看看他是多么很讨厌被你们踢啊。
当然,孩子的好行为给你带来了正面感受时,也记得要告诉他。有次我躺在床上休息,女儿拿来毯子给我盖上,顿时我心中充满了温暖,我对她说:“妈妈觉得很温暖很感动,谢谢你。”当你向孩子表达你的正面感受时,孩子就了解到你的正面感受,认识他的哪些行为是令人高兴、感动,被人喜欢的,激励他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带来更多的好行为。
父母常常引导孩子去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什么感受,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有效方式。
模仿别人的同理心
有一次,我女儿的学校举行某个童书作家的讲座,因会场座位有限,每个班只能派几个学生代表去现场听,现场的同学有机会向作家提问和签名,大家都很想去。老师指派了几个同学,其中一位男同学C主动提出他可以不去,他说他上次已经参加过另外一位作家的讲座了,这一次让其他同学去。女儿跟我讲这件事的时候,我很感动,C同学特别有同理心,顾念其他同学渴望去现场的心情而让出机会,这与那些只顾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同啊!
我朋友7岁的儿子M也有着出色的同理心,有一次一大帮孩子一块玩词语接龙游戏,其中一个孩子接不上来,于是大家倒数10个数,如果还没有接上来就算她失败。这时M提出异议,他说,倒数会让她紧张,一紧张会更加接不上,不如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数吧。过了一会,一个4岁小女孩想参加他们的游戏,但她不会词语接龙,她想玩丢手绢。大家让她等一会,等玩完词语接龙再玩丢手绢。几圈词语接龙之后,M注意到小妹妹一直在旁边等,于是说道,我们来玩丢手绢吧,小妹妹等了很久了。
C和M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的父母都有出色的同理心。孩子更多时候会看你如何做,而不是你如何说,所以我们无法通过讲道理教会孩子同理心,父母身体力行去同理他人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
C的妈妈是很会照顾别人,大家聚会时,她会照顾到那些初来的家长,替他们拿餐具,和他们聊天;买零食会给其他孩子带一份;吃完饭她立刻帮助主人收碗擦桌子。M的父母也是非常照顾别人感受的人,和他们相处很舒服。孩子会模仿自己看到的东西,孩子看到父母处处照顾他人的感受,当别人有困扰时,父母怎样去理解、关心和帮助别人,他们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如何同理别人。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待孩子以同理心
同理心的基础是自我意识,我们对自身的情绪越开放,就越善于理解情绪。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他同样无法觉察到别人的感受。所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是获得同理心的前提。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答案是:待孩子以同理心。
我观察到,孩子出现正面感受比如快乐、平静的时候,父母总是很接纳,但孩子出现负面感受比如愤怒、害怕、焦虑的时候,父母则难以接纳,他们通常会否认、禁止或忽略孩子的负面感受。
比如:
孩子害怕打针,紧张得哭了起来,父母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勇敢一点。”
孩子的玩具同伴被抢走了,他很愤怒,尖叫着要同伴换回来,并和同伴扭打到一起。父母说,“好了好了,你玩这个就行了。”然后拿另一个玩具给孩子。
孩子从学校回来,闷闷不乐,父母说:“别板着个脸,开心一点啊。”
孩子的真实感受长期被否认、禁止和忽略的后果是什么?后果是孩子学习到负面感受是不应该有的,从而不能识别自己的感受,也不愿意接纳自己的负面感受。具体体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困难或者矛盾时,仅仅知道自己心里不舒服,但说不出来具体是怎样的感受,是沮丧?失望?愤怒?羞辱?还是恐惧?说不上来。另外,他们当中许多人不能接纳自己的负面感受,不允许自己有愤怒等负面感受,也不愿意承认和面对自己的负面感受。
当孩子出现负面感受时,父母要待孩子以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感受,不一定认同他的感受,但是可以理解和接纳他的感受。
“嗯嗯,我了解,打针有点儿疼,你有点紧张。”
“小明抢走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
“你看起来有点不开心,发生什么事情了?”
孩子的感受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被父母待之以同理心,那么孩子就能逐渐学会认识自己的感受。
引导孩子去注意别人的感受
我女儿小的时候,有次淘气故意吐口水到我的身上,我很生气,严肃地教训她:“你往别人身上吐口水是非常不礼貌的!记住,下次绝不允许有这样的行为了。”
没过几天,她又往我的身上吐口水。这一次我更生气,心想上次都那么严厉地教训她,为什么她又重蹈覆辙?看她那迷迷糊糊的样子,我想她是真不知道她往我身上吐口水我是什么感受。于是,我皱着眉对她说:“你往我身上吐口水,我真的很生气!我不喜欢被人吐口水。”她听到这句话,又看了看我的脸,脸上露出那种知道自己做错事的惭愧表情。后来,她没有再往别人身上吐过口水。
这一次的经验让我看到,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或者冒犯你时,需要将你的感受告诉他,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他有多么淘气或不礼貌。同样,当孩子冒犯别人,让别人不舒服的时候,也去要求孩子去注意他的错误行为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别人是什么样的感受。比如告诉那个反复摇病床的孩子:看看你这么摇床让阿姨多么难受,多么痛苦。告诉那个踩得地板咚咚响的孩子:你踩得这么响,楼下邻居阿姨很生气。告诉那个踢着人玩的孩子:你看看他是多么很讨厌被你们踢啊。
当然,孩子的好行为给你带来了正面感受时,也记得要告诉他。有次我躺在床上休息,女儿拿来毯子给我盖上,顿时我心中充满了温暖,我对她说:“妈妈觉得很温暖很感动,谢谢你。”当你向孩子表达你的正面感受时,孩子就了解到你的正面感受,认识他的哪些行为是令人高兴、感动,被人喜欢的,激励他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带来更多的好行为。
父母常常引导孩子去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什么感受,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有效方式。
模仿别人的同理心
有一次,我女儿的学校举行某个童书作家的讲座,因会场座位有限,每个班只能派几个学生代表去现场听,现场的同学有机会向作家提问和签名,大家都很想去。老师指派了几个同学,其中一位男同学C主动提出他可以不去,他说他上次已经参加过另外一位作家的讲座了,这一次让其他同学去。女儿跟我讲这件事的时候,我很感动,C同学特别有同理心,顾念其他同学渴望去现场的心情而让出机会,这与那些只顾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同啊!
我朋友7岁的儿子M也有着出色的同理心,有一次一大帮孩子一块玩词语接龙游戏,其中一个孩子接不上来,于是大家倒数10个数,如果还没有接上来就算她失败。这时M提出异议,他说,倒数会让她紧张,一紧张会更加接不上,不如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数吧。过了一会,一个4岁小女孩想参加他们的游戏,但她不会词语接龙,她想玩丢手绢。大家让她等一会,等玩完词语接龙再玩丢手绢。几圈词语接龙之后,M注意到小妹妹一直在旁边等,于是说道,我们来玩丢手绢吧,小妹妹等了很久了。
C和M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的父母都有出色的同理心。孩子更多时候会看你如何做,而不是你如何说,所以我们无法通过讲道理教会孩子同理心,父母身体力行去同理他人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
C的妈妈是很会照顾别人,大家聚会时,她会照顾到那些初来的家长,替他们拿餐具,和他们聊天;买零食会给其他孩子带一份;吃完饭她立刻帮助主人收碗擦桌子。M的父母也是非常照顾别人感受的人,和他们相处很舒服。孩子会模仿自己看到的东西,孩子看到父母处处照顾他人的感受,当别人有困扰时,父母怎样去理解、关心和帮助别人,他们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如何同理别人。
展开全部
要学会倾听
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说话,不要认为小孩子啥也不懂,要认真、专注地听他讲话。
倾听首先是要听,不要老是自己说,要给听留出一定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才会有亲子交流的存在。听的时候还要专注,所谓侧耳倾听,讲的就是专注地听入神地听的意思,只有听得专注,听得投入,才能读懂孩子的话语,也才能让孩子感到理解与尊重。
听的时候还要有应答,要有接听词,接听词有两种,一是短词短语,如,嗯,啊,这样啊,不错等,以表示自己的关注与理解。一是概括句,即在理解孩子话语的基础上,将其话语的实际意思“翻译”概括出来,这会起到“镜子”的作用,让孩子“照见”自己的心态,也有助于父母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如:“你的意思是老师误解了你,你感到很委屈。”“你觉得这个大伯太凶,做事又不公平,心中不服,所以就顶撞了他。”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直到揣摸出孩子的心思为止。如“红红”例,可以这样回答:“真的啊,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啊?是感到担心呢还是感到惋惜呢?”视孩子的回答情况再作进一步处理。在用概括句表达时,要注意澄清孩子的内心感受,是委屈、气愤还是伤心?因为不同的感受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也潜藏着不同的想法。
要换位思考
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想?如果我在孩子的位置上,将会有什么感受?
一是要注意放弃,即放弃主观臆测。父母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与心理定势对孩子的状况有一个主观的判断,如:“考得这么差,一定是粗心的缘故!”“注意力这么不集中,肯定是不想学。”等等,其实并不一定符合实际。
二是要注意转换,即多做角色转换练习。对生活中、电视上出现的情景,不妨想一想,“如果我受到这样的对待,将作如何感想?”“如果我是他,会怎么做呢?”家庭成员之间还可以适当做角色互换,让父母做“一日孩子”,让孩子做“一日父母”,加强亲身体验,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理解“古怪”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有的孩子常常取笑别人,是因为他感到自卑,以此来获取心理平衡;有的孩子爱顶撞人,是因为他觉得不这样就显得自己是个“软蛋”;有的孩子爱围着老师转,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才会让老师喜欢自己。如果单纯地从道德的角度去评判,对此作一番道德说教,效果是不好的。
要识别情感
能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抓住蛛丝马迹,对孩子的真实情感加以识别。有时,孩子的语言表达与其潜藏着的情感并不一致,这需要父母去作细心的体察,理解其中的隐义。如,孩子对父亲说:“听隔壁的明明说,动物园来了一头大象。”其实,孩子并非只是陈述这样一个事实,他其实很想父亲带他去看大象,只是不敢说或不好意思直说罢了。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情感觉察力不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加以提高。“猜感情”就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如:对电视中或漫画中的人物,根据其表情、姿态,猜猜其内心的想法与感觉,猜测他也许会说的话;也可以到生活的实景中去观察与猜测。在家庭中,可做“感情单词”游戏,即在卡片上写下不同的感情单词,轮流抽出一张,让每个人用身体表演出卡片上的感情,不准说话,其余的人猜正在被表演的感情。
保持与孩子的沟通
就是要经常与孩子保持沟通,建立起一条动态性的交流回路,以上所有的方法或途径,都要通过这条回路才能发生积极的作用。
如果我们对孩子内心的解读都发生了错误,就谈不上有效的引导与教育。所以,同理心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父母要在这方面多注意、多学习。
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说话,不要认为小孩子啥也不懂,要认真、专注地听他讲话。
倾听首先是要听,不要老是自己说,要给听留出一定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才会有亲子交流的存在。听的时候还要专注,所谓侧耳倾听,讲的就是专注地听入神地听的意思,只有听得专注,听得投入,才能读懂孩子的话语,也才能让孩子感到理解与尊重。
听的时候还要有应答,要有接听词,接听词有两种,一是短词短语,如,嗯,啊,这样啊,不错等,以表示自己的关注与理解。一是概括句,即在理解孩子话语的基础上,将其话语的实际意思“翻译”概括出来,这会起到“镜子”的作用,让孩子“照见”自己的心态,也有助于父母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如:“你的意思是老师误解了你,你感到很委屈。”“你觉得这个大伯太凶,做事又不公平,心中不服,所以就顶撞了他。”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直到揣摸出孩子的心思为止。如“红红”例,可以这样回答:“真的啊,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啊?是感到担心呢还是感到惋惜呢?”视孩子的回答情况再作进一步处理。在用概括句表达时,要注意澄清孩子的内心感受,是委屈、气愤还是伤心?因为不同的感受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也潜藏着不同的想法。
要换位思考
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想?如果我在孩子的位置上,将会有什么感受?
一是要注意放弃,即放弃主观臆测。父母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与心理定势对孩子的状况有一个主观的判断,如:“考得这么差,一定是粗心的缘故!”“注意力这么不集中,肯定是不想学。”等等,其实并不一定符合实际。
二是要注意转换,即多做角色转换练习。对生活中、电视上出现的情景,不妨想一想,“如果我受到这样的对待,将作如何感想?”“如果我是他,会怎么做呢?”家庭成员之间还可以适当做角色互换,让父母做“一日孩子”,让孩子做“一日父母”,加强亲身体验,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理解“古怪”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有的孩子常常取笑别人,是因为他感到自卑,以此来获取心理平衡;有的孩子爱顶撞人,是因为他觉得不这样就显得自己是个“软蛋”;有的孩子爱围着老师转,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才会让老师喜欢自己。如果单纯地从道德的角度去评判,对此作一番道德说教,效果是不好的。
要识别情感
能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抓住蛛丝马迹,对孩子的真实情感加以识别。有时,孩子的语言表达与其潜藏着的情感并不一致,这需要父母去作细心的体察,理解其中的隐义。如,孩子对父亲说:“听隔壁的明明说,动物园来了一头大象。”其实,孩子并非只是陈述这样一个事实,他其实很想父亲带他去看大象,只是不敢说或不好意思直说罢了。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情感觉察力不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加以提高。“猜感情”就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如:对电视中或漫画中的人物,根据其表情、姿态,猜猜其内心的想法与感觉,猜测他也许会说的话;也可以到生活的实景中去观察与猜测。在家庭中,可做“感情单词”游戏,即在卡片上写下不同的感情单词,轮流抽出一张,让每个人用身体表演出卡片上的感情,不准说话,其余的人猜正在被表演的感情。
保持与孩子的沟通
就是要经常与孩子保持沟通,建立起一条动态性的交流回路,以上所有的方法或途径,都要通过这条回路才能发生积极的作用。
如果我们对孩子内心的解读都发生了错误,就谈不上有效的引导与教育。所以,同理心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父母要在这方面多注意、多学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