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对自己父母不满意?
相信绝大多数为人父母者都会说养育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也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说他们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花费了无数的心血,愿意给孩子最好的饮食、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教育等等等等,但是说起父母的养育,总有很多人会讲起父母的很多不是,更有近日热传的“北大高材生拉黑父母,12年不归”。难怪有人惊呼“中国式爹妈,倾其所有,培养仇人!”且慢,这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吗?非也,我们还知道乔布斯至死没有跟父母和解,马斯洛选择不参加母亲的葬礼。
我们先来看一看养育孩子的四种类型:
1、权威型:这类父母对孩子即接受又控制,既能坚守原则,又能做到以温和的态度来坚守原则。孩子会发展出较高的自尊和自我控制及较高的道德成熟性。
2、专断型:这类父母对孩子即拒绝又控制,坚守自己的管教原则,但态度不会温和。他们定有严格的规矩,要求孩子完全遵照,而且不屑解释,孩子会感觉焦虑,退缩,不幸福感;遇到挫折易产生敌对感,自我调整和适应较差。
3、放纵型:这类父母即接受又容许,对孩子固然很慈爱很温和,但是,却不能做到坚持原则。他们把孩子照顾得很周到,却也偏于纵容。他们往往不愿意跟孩子发生对峙冲突,因此也往往推行不了家里制定的规则。孩子可能表现得冲动,不服从,叛逆;苛求且依赖成人;缺乏毅力,且易产生不良行为。
4、溺爱型:这类父母即拒绝又容许,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因此亲子间的互动很少。导致孩子在依赖、认知、游戏、情绪和社会技巧方面都可能存在缺陷;成年后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自我控制差。
很多将要为人父母者可能会暗下决心:“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不像父母对我那样对待我的孩子”,而更多的已经为人父母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又不知不觉中使用了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在对待孩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爱自己孩子的,但有太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为人父母,所以武志红说,“父母是我们最大的、终身难以摆脱的命运”。
那么,作为成年人,我们如何理解父母,改变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呢?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说:发现自己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其实已经好了。因为看到即是改变,一旦你看到了问题所在,就会做出不一样的行动。其次,对此需要有一个哀伤的过程,正如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沿袭父母的方式一样,每一个为人父母者也都是沿袭了他们的父母,他们也是在发现了对父母养育方式的不满后,做出了很大的改变,用自已认为最好的方式在对待我们。
1.家庭教育的失衡
就像那位帖子里的姑娘一样,大多数的家庭父母工资还算可以,却省吃俭用,把更多的钱花在孩子的培养上,“只管学习,家里不用管!”“你看爸妈这样还不是为了你!”等等,当长时间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会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我想要什么都会满足,逐渐养成自私不懂得感恩的性格。等到人生稍微如意,比如想出国家里无力承担,毕业找不到好工作、买不起房等等,就会不满父母拖后腿。
2.成长路上没有得到正向的修正
人成长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有些人虽然原生家庭不是很好甚至恶劣不堪,但他能从学校、社会等其他地方,获得正能量去修复原生家庭的裂痕,去改善自身的缺陷。反之,被父母养歪了或者带着原生家庭某些不好的烙印,又无法汲取积极的能量,那就只能充满怨气,不停的去抱怨爹妈没把自己生成X二代,给自己无比美满的人生。
其实,看看身边那些过得幸福的人,无论他的父母、原生家庭是多么的糟糕,有很多的不是,那他一定都是有能力去和解的人。而不是一直不满意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那人生所有的不顺都会归结到父母身上,给自己的处境找一个借口,这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健康的养大,或许还聪明又好看,这已经是值得感恩的事了,希望我们都能接纳并尊重自己生命的源头。
对父母不满意的本质就是对自己不满意。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这个观点是没有毛病的。因为我们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我们讲起父母的很多不是时,反过来也是在指向自己,没有人可以置身度外。
一个成熟的人,要学会的是接纳,而不是指责和抱怨,因为指责和抱怨无济于事,改变不了任何东西。
想想看,自己是父母所生,是一个人生命的源头,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恩情,也可以从西式观点出发: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对父母不存在恩不恩情。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其实,西方家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大多也是非常和谐的,西方强调家庭之爱,与我们的感恩思想异曲同工,当你感恩换成爱的名词时,可能你就感觉好听多了。
显然,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比一个心中充满不满和怨恨的人幸福指数高出很多。但总有一些奇葩,与父母为敌,把自己的失败,愤恨皆归罪父母,这是”问题在别人不在我”的懦夫行为,真正的强者,拥有爱,他们直面问题,直面自己的过去,而不是满腔不平甚至做出大不孝,伤害至亲的举动。当有一天,他自己有机会为人父母的时候,才能真正的理解这一点。
当然,无可否认,有些父母可能控制欲比较强,表达方式有问题,教育方法很落后,但其初衷不坏。如果孩子尤其是过于敏感的女孩子因为某一次分配不公而心怀怨恨,记住一辈子,这样的孩子心胸就会很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她经常生活在不满和怨恨里,自己也很痛苦,不会感到什么幸福可言。
所以,对父母不满的人,大都是傻子,父母再有不是,毕竟他们生活在那种的环境和历史局限中。我们不能再学父母,跟他们一样暴力、控制或者其他不当的处理方式,如果我们不能放下怨恨和不满,那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监狱中。如果不懂这一点,很可能把这种事情传承到自己的下一代,对孩子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