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自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自解: “上德”没有把道德具体规定下来成为死规定,(顺其自然)所以是有道德的。“下德”遵照规定的“礼法,道德”,死规定,坚守不失,其实内心深处早已经没有了道德。
比如: 公交车让座,没有规定的时候就是道德,当成为规定的时候,就不是道德了。反而会造成很多无德的现象。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自解: “上德”的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浑然天成的。下德的无为其实是有所为的,有些做作。
比如: 六亲和睦,是顺其自然的,如果六亲不和睦有很多问题,那就可以分开“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追求“看似”的六亲和睦,而做了许多的规定,那就落入了下乘。
再比如: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等等的成语所形容的家庭和睦的情况,如果是自然无为而成的就是上乘,如果是刻意追求的就是下乘。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自解: “上仁”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而 “上义”就要有所作为,有所解释,才能让人知道是“义”。
比如: 如果不忍吃动物的肉,是上仁,那么用各种言辞,各种理论,解释让人觉得不能吃肉是理所当然的“义”,那就是落入了下乘。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自解: “上礼”要有所作为,如果无人应和,就会强迫别人来遵从了。
比如: 某些场合要求必须如何着装,这当然是上礼,但就有些生硬了。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自解: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限制越来越多,规定越来越死。所以,当人心中不知道怎么符合道的时候,就用"德"来加以限制,当不知道怎么符合“德”的时候,就用“仁”来限制、规定,当用“仁”也无法完善的时候就用“义”来表述,当“义”也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用“礼”来约束,“礼”如果也约束不住的时候,就使用暴力了。
“礼”是死规定,靠死规定约束的时候忠信之心基本上就没有了,是混乱的开端。
我个人的感觉,法可能比礼更低一个层次。但也不一定,欢迎讨论。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自解: 称自己是先知的人,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
这里不要相信有先知。不过先知预测,等等都是人们津津乐道,趋之若鹜的事情,在这里做了一个了断,让人不要去追随先知。
道教,佛教,基督教,看来这三种教都从本质上反对先知,算命,神秘兮兮的预测啊。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自解: 所以大丈夫取厚(从道到礼人心中的忠信越来越薄)自居,不取薄。以实相处,不以虚相处。去掉浅薄,去厚实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