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音乐起源于什么?
印度音乐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公元前1500年前后问世的《梨俱吠陀》中的颂歌,可以被看作最早的歌词。《娑摩吠陀》则是上古时期的歌曲集,专供祭司在祭祀时吟唱。“娑摩”的意思就是曲调。因此可以说,同戏剧一样,印度音乐也很可能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
印度人将音乐视为一种能够使人的灵魂超脱俗世并升华到佛祖投胎图中再现了酷爱音乐哥舞的吉印度人(加尔各答博物馆藏)哈拉巴出土的舞蹈人像精神世界的崇高艺术形式。而印度文明历来就有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音乐自然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和心目中占有神圣地位。
古代印度盛行宗教,音乐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婆罗门经典《娑摩吠陀》就是一部歌曲集,是为祭司咏歌而编定的,诗歌主要起类似乐谱音符的作用。印度的宗教祭祀活动很多,有的规模相当大。如马祭,参加者有国王、王族成员、官吏、士兵、祭司等。祭司有劝请者、咏歌者、行祭者和祈祷者。他们各有三名助手。咏歌者在祭祀时,专司演唱娑摩歌之责。此外,还有大批歌舞演员和鼓乐手参加,气氛十分热烈。
佛教音乐也是相当有名的。古代印度佛教寺院林立,寺院中佛音萦绕,钟声不绝,呈现出“梵唱屠音,连檐接响”的情景。佛教的乐曲,不仅有为宣扬佛教教义的,还有只是供人们欣赏之用的。后者如《沙石疆》、《天曲》。这两首名曲,4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前凉小王朝所在地凉州,后在中国内地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印度人大多能歌善舞,因而民间音乐也十分发达。古典音乐主要满足审美需要,而民间音乐却具有各种社会功能。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音乐。在丰收季节、娶妻生子之时,人们载歌载舞,以示庆祝。所以,在印度的山野林间、河流海洋之上,都可以经常听到旋律优美的歌声。西孟加拉、马哈拉施特拉和安得拉等邦的民歌都富于地方特色因而十分著名。印度民间音乐的音域十分宽广,许多民间歌曲可以达到三个八度。
为了使唱颂更富激情,印度人使用了各种乐器。印度乐器品种繁多,主要分为弦鸣乐器、革鸣乐器、体鸣乐器和气鸣乐器四类。其中七弦乐器维那琴、西塔尔琴、双面手鼓等都很有特色,也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