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该如何养生呢?
2020-06-11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宜养长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黄帝内经》
夏季养生要点:夏天,是天地万物生长,葱郁茂盛的时期。金色的太阳当空而照,向大地洒下了温暖的阳光,这时,大自然阳光充沛,热力充足,万物都借助这一自然趋势加速生长发育。对于人来说,夏季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尤其是长夏(农历6月,阳历7~8月间)应于脾,是脾气最旺盛、消化吸收力最强之时,所以是养“长”的大好时机。夏天如何养生?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这里再清楚不过地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
夏季运动的目的是以健脾养心、益气生津为主。锻炼的方式则是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动静结合,使人体适应夏季气候变化,增强体质,提高抗暑的能力。暑热逼人多流汗,易伤心血;暑热和暑湿损伤脾胃,使脾胃功能减弱,会导致食欲不佳,体倦乏力。因此,夏季运动应采取不劳形神,不伤津液的方式进行锻炼。
为了避免强烈阳光对皮肤和身体的损伤,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尽量避免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的户外运动。每锻炼一小时左右,应到阴凉处休息5~10分钟。耐力运动宜安排在上午十点前或傍晚时进行,因为这是一天中较凉快的时候。耐热能力较差、身体疲劳或患病者,不宜参加运动,避免发生中暑。准备活动量不宜过大,准备活动完毕至正式活动开始之间的间隔在1~4分钟比较合适。因为身体在进入正式运动前已感疲劳,在正式进入运动时,身体就不能处于最佳状态,容易造成肌肉拉伤。
虽然夏季气候炎热,也需要适当在日光下锻炼,这样可以增加人体对炎热气温的适应能力,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增进新陈代谢的机能。日光可以增加皮肤里的维生素D,加强人体对氯化钙及磷质的吸收,从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防止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此,在夏季适当运动有利于夏季养长养阳。根据夏季养生基本原则,夏季运动必须顺应季节的变化,按照自身的体质量力而行,做到适时、适量、适地。
夏季锻炼时应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持续性,在皮肤上撒些水也是好办法,有助于散热。天热容易造成心理浮躁和注意力不集中,进行运动时容易受伤,所以要静心,调整好心态再进行活动。夏季尽量到户外运动,选择公园、湖边、庭院等阴凉通风的地方。即使在室内运动,也要适当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夏季最适宜的运动项目莫过于游泳了,既锻炼了身体,又可以驱除暑热的困扰。游泳还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水温比体温低,水的导热性是空气的26倍。人接触水时常常引起末梢血管收缩,继而发生适应性的扩张。这些因素,能大大增强心脏的功能,减少代谢废物在血管壁上的沉着。游泳还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高,指挥功能增强。工作后若到水中游泳片刻,会感到精神振奋,疲劳消失,周身轻快。经常参加游泳活动,可使脂肪类物质较好地代谢,避免脂肪在大网膜和皮下堆积形成肥胖病。
游泳活动虽然益处很多,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运动。在下水之前,务必要做一次彻底的体格检查。若内脏有严重疾患,女性在月经期、上节育环、结扎输卵管、人工流产、分娩以后,以及患有某些皮肤病和其他传染性疾患,如体癣、足癣、严重沙眼、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一般是不宜参加游泳运动的。
要特别注意的是,游泳应在饭后一小时进行,因为饱食时的胃部受水的压力作用,易引起疼痛与呕吐。游泳前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避免发生抽筋和感冒。在下水时,不要猛一下跳进水里,应先在水浅的地方用水洗洗脸、洗洗上肢、搓搓胸腹。当身体充分适应时,再到水深的地方游泳。游泳后,若水在耳朵里出不来,可采用侧头低耳跳跃法。游泳后还必须用清洁的水彻底冲洗一下身体,将不洁的水冲去。为了预防眼病,最好滴一些眼药水。
夏季锻炼身体,步行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城里人宜光脚走路去接近大自然。光脚在刚割过的草地或者鹅卵石上散步,不仅舒服,而且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因为,人体所有的内脏反射区在足底。光脚走路,可以对足底的活性点进行刺激,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使人体紧张提高,甚至促进细胞的更新。因此,夏季光脚走路锻炼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