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告诉孩子正确理解死亡?
家长告诉孩子正确理解死亡可以采取的办法有:清明节带孩子去扫墓;通过优秀的影视作品,绘本等帮助小朋友理解死亡。
1、清明节带孩子去扫墓
清明扫墓,一个很隆重的仪式,也是我们缅怀先人的方法。这么近距离的感受死亡,才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告诉孩子,坟墓里面的是他的先祖,让他去行个礼,给先祖们讲下最近自己的表现,再跟他讲下先祖们生前的故事。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在清明节带着孩子去扫墓,一家人有说有笑,清明的墓地热热闹闹,看到的更多是生机,是活着的人对未来的期许。
2、通过优秀的影视作品,绘本等帮助小朋友理解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过于直白的解释,虽然会让孩子为此更珍惜生命,一点小事就觉得生活幸福,活着真好,但总体来说这件事对小孩子的负面影响较大。一些用词还需要斟酌,毕竟每个孩子的承受力和理解力不一样。
这种时候就可以陪孩子观看一些诸如《寻梦环游记》,《狮子王》等非常优秀的动画作品,不仅可以借此给孩子解释死亡的话题,也慰籍对故去亲人的思念,更为我们未来面对死亡,能够更加坦然及释怀。
扩展资料
不同年龄孩子面对死亡的不同心理
1、婴幼儿(0-4岁)
对“死亡”没有概念 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
2、 4-7岁的孩子
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 这时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人生的许多问题都表示出兴趣,与具体的死亡没有多大关系,而提问的本身也表示他的一种发育上的成熟。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死”只是一个词汇,他并不太懂这个词汇的含义,他能理解的往往只与他经历具体的过程相关。比如他在医院接触到过这种事情,就有可能把医院当作“死”的归宿了。看见骨灰盒,他会认为“骨灰盒”就是“死”的意思。
3、 7-13岁的孩子
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 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这时,家长就不能拐弯抹角,用比喻举例混过去,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地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欣然接受。不过,家长们切记,和孩子们表达“死亡”的言论时,千万不要去吓孩子,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当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教育者尽量不要主动向孩子解释这个问题。如果他问到了,一定要正面回答。回答时要简单明了,避免含糊不清和欺骗的回答,比如“他走了”,“他睡着了”等等。当孩子没有正面问到的时候,尽量不要讨论这个题目,因为孩子的成熟度有异,教育者如果在孩子身心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到这个问题,反而会使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惊吓。
二是揭示生命的意义。学校会组织孩子们到医院或殡仪馆里,请医生或是牧师讲解捐赠器官的重要性。这样的课程告诉孩子们,一个人的死亡并不是全无意义,他或者她的器官能够让另一些人得到生命的延续,因此值得活着的人表示尊敬。
三是临终关怀。老师和医生会带领学生参加对老人和病人的照料,或是请他们讲述自己在祖父母去世前后,他们本身的经历。让孩子们体验每一人都应该而且有可能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