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我来答
呆萌小怪兽17
2022-06-16 · TA获得超过911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58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96.1万
展开全部
    《后会无期》里有一句很多人非常认同的金句:

      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人曾经将其奉为经典,苦笑着哀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命运多舛,造化弄人。

      然而,你是否想过探究其中原因,为何听了就会以为自己懂得了?为何懂得了还过不好?懂得是否即能获得真知?懂得到真知之间的界限和标准在哪里?真知与行为间到底有何关系?

    《大学》提出:指个真知行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问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时已经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

      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也在《传习录》里引用了《大学》这一段内容,继而总结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意思是说,真知于人,已是一种行为模式,而真知了是必然与行为化为一体,无有间隔,和分别。

      因此,反过来而言,即,若是获得真知,或者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即是行为,如果没有做到,那便不叫真知。然而是否这个真知标准过高,或者与我们从前对知行合一的“知”字理解有所不同?

      就”知“这个字,我们仔细推敲。《孟子·尽心上》有说: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里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

        因此,知行合一里的“知”是良知,而何为良知?良知是 道德感和判断力 。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这三句的解释是知道了一定会践行,而如果没有真正践行,其实是不知的,知就已经是心本身,所以如何去践行,是我们自然知道的。因此,这个知,其实已经成为我们的心,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造就的认知标准,即道德感和判断力,是良知。

    《蝙蝠侠》里也有一句异曲同工的经典台词:It's not who I am underneath...but what i do that defines me. (面具下的我到底是谁并不重要,而我所做的一切才真正定义了我是谁。)

      而这其实很好的诠释了知行合一,从这个层面上看,我们有很多想法,懂得很多道理,然而当我们的行为表现的与我们的认知并不一致,别人眼里的我们,是另一种样子,而我们却在辩解那不是我的时候,其实是苍白无力的。正如那时的蝙蝠侠虽然有着济世救人的想法,然而却每天花天酒地,直到被人指出这个事实。

      因此,即使我们“懂”得很多道理,按照王阳明的标准,我们是否真正把这些道理转化为真知,存入良知,并以行为表现出来,成为了我们认为的自己?还是我们只是读懂了文字表面的意思,却在践行中一再偏离?

        所以回到开篇那一句,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如果按照《大学》这个标准我们是否已经把道理变为真知?真知是否成为良知,良知是否反馈于行动之中,让这些我们所认同的道理在行为中深深扎根?既然现在已经有了“懂”的标准,那么如果在标准的情况下,再来衡量懂与不懂是否才算足够客观,如此还过不好这一生,是否便可以不再自怨自艾?

        带着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对自我有定位和要求,有目标和标准,需要做的就是,去通过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反馈,提升自我认知,然后从思想和行为中了解“我是谁”,如果发现与自我认知不匹配,也许我们可以从思想和行为中开始定义“我是谁”,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去践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积硅步以至千里,最终通过不断的雕琢和打磨,使自己成为那个我们理想中的“我”。

     然而知道知行合一这个概念,正如从零到一,只是一个开始,但是如何践行,知到行到底有多少步骤,我们下篇讨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