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绘本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 我来答
红孩儿1718
2022-07-04 · TA获得超过77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1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4.5万
展开全部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多重要? 有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差的孩子,长大后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容易冲动,控制不住自己,随意释放负面情绪,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

比如,一个10岁男孩因为贪玩被母亲说了几句,就开始对自己的母亲拳打脚踢。

人来人往的广场上,一个孩子当街掐母亲的喉咙,就因为母亲不肯给他买玩具。

而孩子在年幼时,因为不会表达、管理自己的情绪,常常以哭、闹、发脾气、打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这也让父母们头疼不已。因为孩子的哭声往往会让父母们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感觉非常焦躁,一不小心就忍不住想揍孩子一顿,这样做对于亲子关系自然是没有好处的。

大多数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情绪管理能力都会比较差,这和孩子的大脑发育未成熟有关。在人的大脑中,杏仁核是掌管情绪的中枢,它识别情绪和产生情绪,而前额叶皮层负责深度信息加工,调控外显的情绪反应。大脑前额叶皮层从孩子2、3岁才开始发育,6岁到达一个高峰,直到25岁才会发育完成。所以,孩子获得情绪管理的能力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础。

但是反过来,并不是有了这个生理基础,孩子就能获得很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就像一个不懂得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你不能期望他一到25岁就自动变成“高情商人士”。所以,孩子依然需要通过学习来逐步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那么最好的时机是什么时候呢?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Maria Kovacs博士说到情绪调节机制形成有两个关键时期,7岁以前和青少年时期。情绪调节策略大部分在6、7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可见,当孩子还处于幼儿期(3-6岁)时,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有关情绪学习了。

3-6岁的孩子,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还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性。他们需要通过非常具体生动的形象去感知、学习。所以,讲道理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他们有时候并不能理解父母讲的那些道理。那么通过绘本来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绘本常常有大量的图片配合少量的文字,儿童仅仅凭图片就能够理解画面中主要讲了什么,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通过绘本来认知、学习,是普遍被认可的方式。可以说,在幼儿的思维发展、阅读理解、智力开发等方面,我都非常赞同孩子多泡一泡绘本。

但是在情绪管理学习方面,我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个好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是先于绘本学习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父母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触,孩子情绪管理方面的绘本也看了不少,各种评价比较高、推荐比较多的绘本也读了,但是孩子的情绪管理还是一团糟。其实这里我们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学习的主体对象肯定不是绘本本身,绘本只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父母。孩子所学习到的情绪调节策略主要是通过模仿周围人而习得的。父母始终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

如果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就很弱,对情绪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那么即使给孩子读再多的绘本,孩子依然是学习不到正确的方式的。因为孩子永远不看父母怎么说,而是看他们怎么做。

基于以上的原因,教会孩子管理情绪就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父母自身对情绪、如何管理情绪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以及能够比较好地做到,做父母的首先要做出榜样。如果我们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很糟糕,是永远不可能绕过自己的课题,而直接让孩子去成为一个情绪管理能力超强的人的。

推荐父母们先看这本《再见,暴脾气小孩!》,这是一系列给家长的儿童情绪管理课。它将家长和孩子面临的情绪管理问题做一个有机结合,先让家长对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能从心底真正接纳情绪的多样性,然后再提出应对消极情绪以及激发积极情绪的方法。当家长掌握了情绪管理的知识,获得了情绪管理的能力,有理论有方法,再通过一些情绪绘本的配合,对孩子的情绪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其实,在情绪的认知、理解和接纳方面,我们大多数父母都是有所欠缺的。

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在大量观察中发现,父母对于孩子力量的掌握、知识的学习一般都很有耐心,比如孩子学走路,可以在一次次的跌倒中反复练习,父母给了他很多时间和耐心,但对于情绪的学习,父母却没有那么多耐心让孩子跌倒、受伤、感觉疼痛,然后再学习。

这可能是基于普遍的一个错误认知:孩子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因此,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就很想尽快去压制掉它们,让它们消失。

《再见,暴脾气小孩!》在第一章中就先调整这一认知,那些我们认为不好的负面情绪其实并不“坏”,它们对我们而言有“保护”意义,比如,恐惧让我们远离危险,愤怒让我们守护自己的边界不受侵犯,紧张焦虑能唤起生理水平,让我们更加认真地去复习准备即将来临的考验,以此取得更好的成绩。

当我们重新认识它们之后,就能更好地理解、接纳它们,而当我们对自身的各种情绪能做好很好地理解与接纳之后,我们才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从而多一份“共情”、多一份“允许”。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共情与允许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孩子哭闹不止,跟大人对着干,其实是因为自己的情绪没有被看见、理解,觉得委屈、愤怒。

就像《妈妈是超人3》里,包文婧带女儿饺子去邓莎家做客,玩闹的时候,邓莎儿子大麟子不小心撞到饺子脑袋,邓莎立即让儿子跟饺子道歉,平日里懂事的大麟子却委屈地哭了。而当邓莎把儿子带到一边,一步步跟他分析,从他的不小心到饺子的疼痛,温柔地帮他疏解情绪,大麟子很快恢复情绪并跟饺子道歉。

所以,我们需要明白,行为有对错,情绪本身其实是没有对错的。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先去理解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立即责备、打压,接着再多一些耐心进行引导,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除了“坏情绪”之外,这本书也提出了“好情绪”,也就是积极情绪的重要意义,那就是拓宽我们的注意范围。这会带给我们视野和思维的拓宽,我们的创造性也会得到增强,并且拥有幸福感。

本书通过现实生活中3-12岁孩子情绪管理的各种表现,深入浅出地分析背后重要而又容易被忽略的情绪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情绪教育策略。在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别讲述了如何面对处理不合理的消极情绪以及如何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

整体来说,内容非常详实,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无论是可读性、科学性还是实操性都非常不错,能够帮助家长解决在儿童情绪教育中的痛点。推荐给孩子读了很多情绪绘本但效果并不明显的父母阅读。

那读完这本,并去实践之后,再配合一些情绪主题的绘本给孩子做情绪教育,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同样几本不错的情绪绘本推荐给大家。

1、The Way I Feel系列情绪绘本

The Way I Feel情绪绘本系列讲述了当孩子感受到气愤、思念、担忧、难过、害怕、嫉妒等等情绪时是怎样的状态,应该如何应对。

2、《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名叫阿古力的恐龙,因为它经常生气,有一次只要它一开口就乱喷火,不光把自己的房子点着火了,还会伤害其他小动物,导致那些小动物见到他就躲起来,阿古力也为有这个超能力而烦恼,渐渐地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后来他终于不喷火了。

3、《我的情绪小怪兽》

情绪一团乱麻的小怪兽非常不舒服,让孩子帮助小怪兽整理情绪的过程中,认知各种情绪。

育儿 即育己,在养育孩子时,其实父母自身也在不断成长,而这种成长又能促进我们更好地养育孩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