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转载自 傅传刚主编《大肠癌100问》
大肠癌分期不同,其治疗效果差别很大。早期大肠癌患者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5%以上,而晚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20 30%。所以说“大肠癌早发现3个月,多活30年”。要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直肠癌呢?要早期发现直肠癌,需要医生和患者双方的重视和共同努力。
1、重视大肠癌的危险信号
大肠癌早期,病人可无自觉症状,即使有临床症状,往往也因与其它良性肛肠疾病相似而被忽视。临床上常见有患者便血数月而以为是痔疮不去看医生,到后来又贫血又瘦了才去医院检查,一摸肛门发现癌肿已经接近一圈,到了晚期。也有患者在当地医院按痔疮治疗数月没有好转,到上级医院一检查已是直肠癌晚期。
要早期发现大肠癌,首先要对大肠癌的危险信号引起重视。大肠癌早期的表现包括: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便秘、便秘腹泻交替和里急后重感);大便性状的改变(包括大便变形、变细、粘液血便、粘液浓血便等);排便疼痛;腹痛、腹胀;腹泻;腹部包块;乏力、低热、贫血和消瘦等。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行直肠指诊和电子结肠镜检查。
2、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以下几类人群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1) 老年人。 大肠癌的发生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大肠癌的发病率越高。
2) 有大肠癌癌前病变者。 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包括结直肠息肉(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结肠血吸虫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3) 长期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者。
4) 长期食用腌制、油炸、烘烤食品者。
5) 大肠癌高发地区的人群。
6) 有结直肠息肉病史者。
7) 有结直肠癌病史者。
8) 家族成员中有人得大肠癌者。
9) 家族成员中有人得结肠息肉者。
10)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等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史者。
11) 有盆腔放疗史者。
3、大便隐血试验在大肠癌筛查中的作用
大便隐血试验是当今大肠癌筛查中使用最广泛的一项试验。它主要通过检测大便中有无肉眼不可见的少量出血,进而筛出那些可能患有大肠癌的人。也叫邻甲联苯胺法(OB)。大便隐血试验快速简单、经济、无痛,但是敏感性较低,大肠癌患者的阳性率约为30-50%;而且其它疾病也可以引起大便隐血阳性,如痔疮、结肠息肉和结肠炎均可引起大便隐血阳性,也就是说它的特异性较差。大便隐血阳性提示可能患有大肠癌,需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但是大便隐血阴性也不能排除大肠癌的可能。大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所以美国癌症学会(ACS)建议50岁以上者每年要查大便潜血。
4、直肠指诊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
直肠指诊是医生右手戴上消毒手套,涂上石蜡油,医生用手指在患者直肠和肛管门内进行触摸(图23-1)。直肠指诊不需任何辅助设备,是大肠癌最简便、最有效的筛查方法之一。有时通过直肠指诊就可以发现早期的直肠癌。据国内统计,有80%的直肠癌就是通过直肠指诊时被发现,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的手指,能够分辨肿瘤的有无、大小、位置高低、质地软硬、表面光滑程度、活动度等特征。因此对初诊病人及可疑病人都应作直肠指诊,以免延误诊断及手术时机。美国癌症学会(ACS)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到医院肛肠科做直肠指诊一次。直肠指诊常用的检查体位有以下四种(图23-2):
(1)膝胸位:显露较好,是检查肛门、直肠的最常用的体位。
(2)左侧卧位: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摆膝胸位者。
(3)截石位:因为需要特殊的检查床,不适合于门诊检查,常用于直肠和肛门部手术。
(4)蹲位:借助重力的作用,可以使直肠内肿物的位置下降1-3cm,使一些位置较高的直肠癌也可以通过直肠指诊触摸到。
5、结肠镜检查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
结肠镜检查是利用一条长约150cm、可弯曲、末端装有冷光源和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电子内镜,由肛门依次进入直肠、结肠,最后到达盲肠,可观察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如癌、息肉、溃疡、糜烂、出血等;如有需要,还可以对病变部位取活检送作病理学检查,从而明确病变的性质。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最直接、也是最准确的方法,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大肠癌的诊治,成为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美国癌症学会(ACS)建议50岁以上人群要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例行检查的年龄应提前10年,而且争取每年做结肠镜检查。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出现大肠癌的危险信号者、大便隐血阳性或直肠指诊发现异常者,应及早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大肠癌。
(单永琪 于恩达)
2024-09-0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