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过程教学 引导学生参与】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得知识,并有效地实现数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参与感知,获得直接认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数学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积累直接经验,获得相关感性认识。
典型的是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从具体的实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形体,建立初步认识。又如教学“比例”,一般情况下都是创设情境找出一些比,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比的比值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但这样处理有时学生感知还是不充分。这种情况下,可以再补充一些问题,如:“说出一个比值是2的比,可以是整数比、小数比或分数比。”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更好地丰富了学生对“比值相等的比”的认识。
在学生参与感知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活动要注意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
二、参与讨论,获得探究经验
面对新的问题,学生总是有想要表达的思想,教师不应压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课堂的时间要舍得还给学生,让学生谈谈他们不成熟甚至荒诞的想法,让课堂在洋溢着童趣的同时充满理趣。
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复习了平面图形之间可以转化的思想方法之后,提出实际问题:拿出手中的圆形纸片,设想圆能转化成什么图形?学生们各抒己见,说遍了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教师都一一鼓励而不明确表态。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刚才他们的设想我觉得不对,圆的周围是曲线,不管怎样剪和拼,曲线不可能变直。”另一个学生接着说道:“曲线是可以变直的,比如切西瓜,每一份如果切得很小,西瓜的边上看起来就是直的了。”其他学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教师通过演示逐步渗透曲变直的极限思想。学生们在假设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他们的主体性和责任感,并且触及了问题的实质,联系实际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这些正是深入理解本节课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在参与假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充分赏识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参与发现,获得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应尽力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发现数学规律和结论的全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结论,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逐步推进,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发现:(1)统一准备好画在练习纸上的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猜测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通过三角尺的三个内角进行研究,进一步猜测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大部分学生认为是180°)。(3)让学生想办法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验证。
学生经历了思维操作和行为操作的过程,就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猜测过程和验证过程也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指导,通过剪、拼、贴、量等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教学的过程也不仅在于完成教案,更要善于营造气氛,引导学生讨论或研究深入,在不同观点和结论的碰撞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升华对事理的认识。
四、参与说理,获得思维路线
结论的推出或规律的呈现总伴随着师生互动的具体过程,体现出知识获得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的条理化需要依靠语言的梳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往往是同步的,教师应有让学生说的意识,掌握在愤悱处点拨的技巧。
如学生自主探索、归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从学生的推理实际出发,将操作发现的能围成的三角形和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之间的关系一一呈现出来,启发学生归纳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但学生此时的认识是初步的,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对结论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清楚,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条理化。
这样的过程一般是描述与推理合一的过程,前后因果、前提结论要表达清楚,用数学的语言反映数学的内容。
五、参与应用,获得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性是也是数学教育的一大特性。参与应用知识,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学习意义的深层次认识。
如教学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时,教师通常只关注数据收集正确与否,而忽略了学生收集数据的具体过程,学生不易了解收集的具体步骤和画“正”字的原因。具体教学时,可以创设动态的情境画面,同时讲解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会画“正”字方法收集数据的好处,进行分析比较,增强收集数据的能力。
教师要通过问题或任务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和体会,积累活动经验,实现“在实践上教”和“在实践中学”的完美结合。
总之,教师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当然,在学生的参与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和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保证参与活动有深度(即参与积极思维的程度)、有广度(即参与面),有效实现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的教育追求。
(责编 周侯辰)
一、参与感知,获得直接认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数学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积累直接经验,获得相关感性认识。
典型的是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从具体的实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形体,建立初步认识。又如教学“比例”,一般情况下都是创设情境找出一些比,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比的比值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但这样处理有时学生感知还是不充分。这种情况下,可以再补充一些问题,如:“说出一个比值是2的比,可以是整数比、小数比或分数比。”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更好地丰富了学生对“比值相等的比”的认识。
在学生参与感知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活动要注意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
二、参与讨论,获得探究经验
面对新的问题,学生总是有想要表达的思想,教师不应压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课堂的时间要舍得还给学生,让学生谈谈他们不成熟甚至荒诞的想法,让课堂在洋溢着童趣的同时充满理趣。
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复习了平面图形之间可以转化的思想方法之后,提出实际问题:拿出手中的圆形纸片,设想圆能转化成什么图形?学生们各抒己见,说遍了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教师都一一鼓励而不明确表态。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刚才他们的设想我觉得不对,圆的周围是曲线,不管怎样剪和拼,曲线不可能变直。”另一个学生接着说道:“曲线是可以变直的,比如切西瓜,每一份如果切得很小,西瓜的边上看起来就是直的了。”其他学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教师通过演示逐步渗透曲变直的极限思想。学生们在假设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他们的主体性和责任感,并且触及了问题的实质,联系实际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这些正是深入理解本节课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在参与假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充分赏识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参与发现,获得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应尽力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发现数学规律和结论的全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结论,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逐步推进,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发现:(1)统一准备好画在练习纸上的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猜测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通过三角尺的三个内角进行研究,进一步猜测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大部分学生认为是180°)。(3)让学生想办法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验证。
学生经历了思维操作和行为操作的过程,就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猜测过程和验证过程也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指导,通过剪、拼、贴、量等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教学的过程也不仅在于完成教案,更要善于营造气氛,引导学生讨论或研究深入,在不同观点和结论的碰撞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升华对事理的认识。
四、参与说理,获得思维路线
结论的推出或规律的呈现总伴随着师生互动的具体过程,体现出知识获得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的条理化需要依靠语言的梳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往往是同步的,教师应有让学生说的意识,掌握在愤悱处点拨的技巧。
如学生自主探索、归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从学生的推理实际出发,将操作发现的能围成的三角形和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之间的关系一一呈现出来,启发学生归纳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但学生此时的认识是初步的,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对结论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清楚,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条理化。
这样的过程一般是描述与推理合一的过程,前后因果、前提结论要表达清楚,用数学的语言反映数学的内容。
五、参与应用,获得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性是也是数学教育的一大特性。参与应用知识,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学习意义的深层次认识。
如教学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时,教师通常只关注数据收集正确与否,而忽略了学生收集数据的具体过程,学生不易了解收集的具体步骤和画“正”字的原因。具体教学时,可以创设动态的情境画面,同时讲解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会画“正”字方法收集数据的好处,进行分析比较,增强收集数据的能力。
教师要通过问题或任务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和体会,积累活动经验,实现“在实践上教”和“在实践中学”的完美结合。
总之,教师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当然,在学生的参与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和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保证参与活动有深度(即参与积极思维的程度)、有广度(即参与面),有效实现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的教育追求。
(责编 周侯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