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的翻译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作品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扩展资料: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不约时间来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并且还可以看出孔君平很有礼貌。并与小儿关系很好。
3、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有杨梅。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21世纪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聪慧、能言善辩的孩子。他的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又表达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鸟,杨梅又怎么是杨家的果",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既没有伤了两家的和气,又让人一笑而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扩展资料
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创作背景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引》,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扩展资料
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创作背景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引》,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315 55
下一条回答
周围人还关注
公主钻戒
九尾狐佛牌
儿童迪斯尼公主裙
公主鞋学生
公主嫁到零食店加盟
女生怎么去脸上痘痘
公主馆婚纱照
最薄的手机
1条评论
评论此刻,你最独特
发布
热心网友
2
不能短点吗?
2019-03-20 18:30 · 回复Ta
为您推荐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
1263 浏览10526 2017-11-25
杨氏之子的翻译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
2030 浏览92572
《杨氏之子》的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2 浏览368 2018-04-10
杨氏之子翻译成现代文
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
32 浏览132 2018-03-28
《杨氏之子》翻译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聪明有智慧。孔君平拜见孩子的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叫儿子出来。孩子为孔君平
123 浏览1152
杨氏
金刚丝的杨氏模量大小大概是多少?
45个问题1,877,555人浏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