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泡塑料不宜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B.雾霾天气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一定的关系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经常食用的含明矾的食品能中和过多的胃酸... A.发泡塑料不宜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B.雾霾天气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一定的关系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经常食用的含明矾的食品能中和过多的胃酸 展开
ss290012
2014-04-17 · TA获得超过2.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万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5450万
展开全部
A.发泡塑料不宜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发泡塑料餐具 能上餐桌不能加热
近日,国家发改委对被禁14年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除禁令,可以正式上餐桌。面对公众提出的质疑,专家表示:发泡餐具能上餐桌,不能加热。
一、发泡塑料餐具为什么解禁
1、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结果表明,发泡塑料餐具符合《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和《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2、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使用后的发泡塑料餐具通过回收、处理后可以再利用,能生产建材、涂料、文具等多种产品。
3、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在使用。除中国内地之外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在生产和使用发泡餐具,且在不断研发新产品。
4、节约石油资源。发泡塑料餐具重量轻、耗材少,可以降低原料消耗,符合资源节约的理念。
5、人类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废弃物回收体系逐步建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最初出台禁止发泡塑料餐具使用的环境已发生变化,解禁的时机基本成熟。
二、发泡塑料餐具会带来健康问题吗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非绝对安全,尤其是盛装含油食品或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未聚合的苯乙烯单体会伴随食物进入人体,导致中毒。苯乙烯单体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醇溶液和醚溶液,浓度高时,使人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因窒息死亡。慢性苯乙烯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健忘、指颤,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等。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曾表示,苯乙烯可从聚苯乙烯容器进入食品和饮料中,致人体中毒。使用聚苯乙烯回收料生产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不仅回收料来源难以控制,易携带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回收的聚苯乙烯更易产生游离的苯乙烯单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
三、发泡塑料餐具不能盛装热食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材质为聚苯乙烯,因为材质本身的特性,解禁后使用时仍有注意的地方。聚苯乙烯易燃,对发泡塑料餐具的保存应考虑防火问题,在产品的包装说明中更应该明示。此外,聚苯乙烯耐热性差,超过70℃就会变形,并释放出有害的低分子物质。
在飞机上饮用冷饮采用的透明水杯硬度好;要想喝热饮,空乘人员会换成纸杯,这是因为聚苯乙烯材质不耐热的特性决定的。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着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教程——塑料专业篇》中论述:聚苯乙烯具有高于100℃的玻璃转化温度,常用来制作发泡塑料餐具。但其发泡后存在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冲击强度降低、易开裂、表面容易吸附油脂等不足,故发泡塑料餐具不能放入微波炉和蒸屉中加热,不宜盛装炒菜、热汤等热的食物。尤其是路边小摊的麻辣烫、炒面、炒粉等,更是不能用发泡塑料餐具盛装;生产厂家应将使用注意事项标注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包装上。由于发泡塑料餐具的诸多使用限制,建议将发泡塑料产品生产加工成生鲜、水果、蔬菜使用的托盘,不仅符合聚苯乙烯材质不耐高温的特点,而且发泡后的塑料产品能更好地保护果蔬产品。<!--end-->
以上是扬州大学健康教育网文章
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
2018-06-11 广告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使陆地表层的土壤和土壤母质等发生破坏、磨损、分散、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地貌起伏不平、陡...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闫晓捷202
2014-04-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万
展开全部
选择D吧,明矾是碱性,但是不能通过这种方式中和胃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jn_star
2014-04-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6万
展开全部
D,明矾不能经常食用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剑锋巧转
2014-04-17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7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万
展开全部
B物理现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